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陈翠云:“泥鳅大王”的创业致富路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

32岁的陈翠云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锦江镇铁山村人,因为家境贫穷,中学毕业后外出打工,2006年回乡创业。他结合当地农业实际,大力发展养殖业,走出了一条养殖泥鳅的富裕之路。

锲而不舍 迎难而进

在乡村舞台大显身手

陈翠云中学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养家,但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他不甘心守着农村几亩地过日子,毅然选择了外出打工。2004年,陈翠云用打工攒的钱在宁波开了一家蛋糕店,因为眼光准,能吃苦,蛋糕店生意非常好,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陈翠云在宁波开了4家蛋糕店,一年能挣20多万元。然而2006年冬天,就在生意越来越好的时候,陈翠云突然把宁波的蛋糕店全部转让出去,一共投入60多万元,在离老家十多公里贵溪市樊家村建了个泥鳅养殖场。

当地几十年以来从没有人养过泥鳅,陈翠云放着好好的蛋糕店不开,却要回家养泥鳅,很多人不理解,但陈翠云坚持自己的选择。在宁波菜市场,陈翠云发现冬季泥鳅的价格高达20元,比家乡高出两倍多,他敏锐觉察出商机,认为养殖泥鳅是一个创业致富的好途径。于是他毅然决定把自己在宁波的蛋糕店全部转让了出去,回江西老家乡村,建立专业的泥鳅养殖基地,开启创业致富之路。

然而由于养殖经验不足,技术操作不当,创业之路并没有预期的那般顺利。陈翠云第一批买入了两万多斤野生泥鳅,由于这些野外捕捉的泥鳅,大部分在抓的时候就已经受伤,再加上养殖场初期的设施不够专业,泥鳅受到水鸟、蛇的伤害,十几天的时间,陈翠云花30多万元买的泥鳅几乎全部死光,再加上建养殖场的投入,全家60多万元的投入都赔了进去。陈翠云没有退缩,初期创业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不仅要有创业致富的激情,还要懂创业致富的技术。他虚心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悉心钻研养殖技能,同时说服家人,借款60万元从头再来,在养殖实践中边干边学,迎难而上,分析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非常实用的养殖方法。他积极主动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改革创新观念。响应当地政府的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号召,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扩大再生产,扩大养殖规模,走规模经营的路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摸索和多方的请教,陈翠云终于在2009年突破了泥鳅繁育技术的难关。当年繁育泥鳅苗1000多万尾,发展泥鳅养殖面积60亩。许多当地养殖户也纷纷找到他购买泥鳅苗。为了扩大销路和增加知名度,他在网上开通了销售渠道,同时因陋就简,采用好多土办法加大泥鳅的繁育量。当年便养出成品泥鳅10万余斤。实现了年销售额300多万元,这让他不仅还清了欠债,还有了资金扩大再生产。

2011年陈翠云开办了宏鑫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建成一个年繁育能力2亿尾的苗种繁殖基地。凭借前几年开辟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服务理念,赢得了更多的客户。通过几年来的摸爬滚打和艰苦奋斗,他的养殖场已经从最初只有几亩的小鱼塘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面积达60多亩的养殖基地,实现了他自己创建规模化养殖基地的理想。并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致富能手。

感恩社会 服务乡邻

带领乡民共同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陈翠云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帮助周围乡邻共同致富。他创立的宏鑫特种水产养殖公司每年都要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一百多人,让附近乡邻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同时他还热情地为其他养殖户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只要是有养殖户上门求教他总是热情地帮助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信息。近年来为乡亲们讲解技术问题近百次,到养殖户家中提供技术服务三十余次,无偿提供养殖书籍二十多本。并在其他养殖户遇到资金困难时给予支持和帮助,低价赊销泥鳅苗等。开办小型养殖业务培训班,大家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发展养殖业,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如今的陈翠云已经建起了赣东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泥鳅养殖和苗种繁育基地,产品远销到浙江、福建、湖南、安徽及本省的上饶、九江、抚州、鹰潭等地;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带动近200户(农)渔民共同致富,成为江西省闻名的养殖“泥鳅大王”。他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重新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规划着成立养殖协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协会为手段,整合现有资源,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彻底改变家乡面貌,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99.html

“陈翠云:“泥鳅大王”的创业致富路” 的相关文章

女性和男性在创业上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有哪些?

女性和男性在创业上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有哪些?

虽说在商界里企业家都是以男性居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性别歧视的现象越来越少,男性女性更加的平等,拥有同样的权力。就创业来说,现在创业不分男女老少,而且女性创业的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女强人出现在我们视线里,像董明珠、陈丽华这样知名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女性创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的是分担家庭压力,有的...

把“吃瓜群众”带成放牛“达人”

把“吃瓜群众”带成放牛“达人”

来到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代味村,一座依山而建的生态养殖场豁然出现在眼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本地小黄牛悠闲地寻觅着新鲜的草料。“今天封装的这些黄牛肉,主要是发往北京、上海、浙江那边,目前我们的生态牛肉除了没往青海、甘肃、西藏这几个地方发过货,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收到过了,每年还是能销售出去好几吨牛肉的。”张志...

荣昌帮带致富 帮“穷亲戚”建养兔场年入上万元

荣昌帮带致富 帮“穷亲戚”建养兔场年入上万元

39岁的张德平今天起得特别早,因为她家兔场的“大灰”昨晚产仔了。这是今年6月她开办养兔场以来迎接的第4窝小兔子。掰开手指算算,再过两个月,这些兔子将给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这不但能为家里还上一些欠债,还能为两个癫痫儿子挣上一笔医药费,张德平满心欢喜。她特地给自己的“亲戚”何平打了个电话:“何主任,我学...

武大毕业生留汉创业种“汉橘”1000亩,带动农户致富获评

武大毕业生留汉创业种“汉橘”1000亩,带动农户致富获评

大学生船业故事:9月26日一大早,武汉佰果冠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在他的橘子地里查看果园管理情况。从2014年起,张朝扎根乡村种橘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就业”模式,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近日获得2021—2022年度“湖北省十佳农民”殊荣。不做金领做电商当农民,武大毕业生种“汉橘”上...

00后队伍涌现一批“新农人” 新型职业农民“新”在何处?

00后队伍涌现一批“新农人” 新型职业农民“新”在何处?

日前,河北石家庄两位农民获评“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引发广泛关注。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00后“新农人”也逐渐在田间地头崭露头角,成为农业农村建设的生力军。00后用知识和技术让农业“新”起来种地、务农,这些看似和年轻人距离遥远的传统行业,在他们的参与下,“玩”出了新花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的00后...

适合农村创业的好项目推荐(哪些项目适合农村创业)

适合农村创业的好项目推荐(哪些项目适合农村创业)

适合农村创业的好项目推荐。这几年,很多人都抱怨说大环境不好,很难赚钱。但是有的人却悄然选择回农村,创起了事业,在短短几年,就发财致富。是的,如今各地农村都在发展乡村振兴,人们生活环境以及经济条件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还有营商的环境也都在日新月异,有的人就在农村从业着这些赚钱的事业。适合农村创业的好项目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