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辞15万元年薪工作 海口海归硕士回村养泥鳅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4

海归硕士、通讯企业主管、年薪15万,这在许多人心目中,是十分优越的。但是,海口琼山区红旗镇红旗村委会本立村80后曾扬,却做了个让人意外的选择: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农村创业养泥鳅。目前,曾扬的“泥鳅事业”慢慢有了起色,成了当地的“泥鳅大王”。

返乡创业

海归硕士放弃高薪回家养泥鳅

“这里总共包了5个鱼塘,占地14亩,全都是培育泥鳅苗的;村那头也有5个鱼塘,13亩,其中一个塘是育泥鳅种的。我还有基地在云龙镇,那里是专门养泥鳅,上市后卖给档口销售的。”昨日中午,在红旗村委会美雅村一片池塘边,今年34岁的曾扬一边往塘里洒饲料,一边对记者说。

曾扬告诉记者,泥鳅苗培育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受气候和温度影响比较大,这些鱼塘里的泥鳅苗,都是他亲手培育出来的,涉及配种、人工受精、培育等多个环节,这些方面的知识他由一窍不通到慢慢摸索出门道,育苗成功率也不断提高。

据了解,曾扬从琼山中学考上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大学毕业后留学韩国仁荷大学,攻读信息与通讯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硕士毕业的曾扬回到海南,在海口某通讯企业谋得一份工程师职位。之后几年中,曾扬升至工程科长,年收入15万元左右。在当地村民心目中,这可是十分优越的工作。可是,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2013年4月,曾扬毅然辞去工作,决定回农村创业。

家人曾反对

“读大学、出国留学都白费了”

“其实从读大学开始,我就一直有创业的念头,但因为种种限制,不能马上实现;工作后觉得平台小,不能满足自己。”曾扬说,工作几年并攒下一些积蓄后,他终于决定返乡创业,“我分析种还是养,后来觉得养比较好,就开始寻找技术要求高的、稀有的、销路好的产品,最后想到了泥鳅。”

“辞职前,我投入了两三万元在村里包了3亩池塘,实验养殖泥鳅,让姨父帮忙照看,自己利用周末回家边实验边研究。”曾扬说,几个月后,他向公司提出辞职回家专门养泥鳅。他的做法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周围一些村民也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甚至有人说他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被赶回来了,“当时最伤心的是我母亲,她一直觉得,如果回农村的话,辛辛苦苦读大学、出国留学就都白费了。但我觉得回农村创业大有可为,而且我爱人也很支持我。”

曾扬说,他曾几次赴四川、广东等地考察学习,结合海南本地水土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最终慎重选择了泥鳅养殖。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曾扬的“泥鳅事业”慢慢有了起色,家人也渐渐支持他的创业。

事业做大

育苗基地已供货超过500万尾

曾扬告诉记者,去年,他幸运申请到了15万元的2年贴息小额创业贷款,这笔钱对他来说是雪中送炭。经过2年多的创业,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广。

“我主要是育苗,也兼顾养殖、回收和销售,争取做到产业一条龙。”曾扬说,育苗成功率虽然还没达到自己的预期,但半年前成功率已经开始稳定。现在他培育出来的泥鳅苗销售到海口、琼海、文昌、临高、澄迈等地,甚至还有云南、江西、重庆的养殖户通过淘宝店联系他购买泥鳅苗。为了让岛内养殖户放心养殖,待泥鳅长大上市后,他还负责向这些养殖户回收并批发至海口等地,以扩大批发泥鳅苗的市场。现在每天都有固定的客户打电话预订,仅送货一项,平均每天超过1000斤,纯收入七八百元。

据介绍,泥鳅育苗周期20多天,价格0.1-0.12元/尾;上市出货周期3-5个月,价格平均在16-17元/斤,每斤有一二十条。养殖户如果管理得好,扣除成本后每斤可赚7元左右,但如果管理不好,也容易打水漂。曾扬说,截至目前,他的育苗基地已经供货超过500万尾。

当选村支书

“希望更多村民加入一起致富”

“客户买泥鳅苗回去养殖后,我都会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尽量帮他们养殖成功。”曾扬站在鱼塘边的田埂上,一边熟练打捞泥鳅一边说,“虽然现在我还在摸索实践阶段,产量也刚刚才稳定,但我始终觉得这个项目有很大潜力,希望更多村民加进来,大家一起致富。”

据了解,作为当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代表”,曾扬有想法、有抱负、有干劲,2013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曾扬说,他本来是打算以供应岛外为主,但由于需求量大,大部分都在海口“消化”了。谈到今后的发展,曾扬雄心勃勃地说:“我要争取尽快建一个比较规范的育苗场,现在已经物色好地方。同时,我在桂林洋一个即将开业的水产品批发市场盘了一个档口,准备专门批发泥鳅,到时不仅供应海口,还要供应岛内其他市县甚至岛外。”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02.html

“辞15万元年薪工作 海口海归硕士回村养泥鳅” 的相关文章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作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武阳春雨形似松针丝雨,带有淡淡花香,味甜醇甘鲜,得到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认可。这背后,是一名政协委员30多年来带领6万茶农奔共富的故事。委员名片祝凌平,金华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批中国制茶大师,浙江工匠,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武义绿茶非遗传...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近日,“女孩制作鸟用尿不湿”一度成为网络热点,不少人纷纷感叹“鸟竟然都用上尿不湿了”。在这外界看起来足够新鲜、神奇的事物背后,是一名95后女生将爱好变为创业的故事。来自江苏宿迁的郑晗经营着一家宠物鸟服饰类网店,如今,依靠“鸟用尿不湿”这一神器,网店销量也越来越高。如何理解鸟用尿不湿?“类比连体裤”郑...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这款山楂饮料罐头,来自中国山楂之乡河北兴隆,全国包邮到家!”直播间里,主播正在倾力推销产品。34岁的张静盯着手机直播画面,自信中透着干练。从海归硕士到承德瑞泰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张静和她的团队一起,演绎了一部创业版“山楂树之恋”,让兴隆的小红果成为致富“甜蜜果”。改变轨迹 留学生回乡创业“留学...

80后女大学生开网店创业 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80后女大学生开网店创业 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椒江有位1985年出生的女生,从2008年开始创业开了家网店,专卖女鞋,经过经营,现在她的网店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李丹丹是椒江人,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那时她沉迷网络游戏。在家玩了一年。"李丹丹说,她刚接触到淘宝网时,属于淘宝买家,买家信用到4钻后,觉得开网店很适合自己,于是开始留意一些网店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