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薯立方创始人宋章峰:小地瓜做成大产业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3

宋章峰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却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创建了“薯立方”这个品牌。如今,济南薯立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门店分布全国,已经超过500家。他凭借卖地瓜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路,用他的勤劳、智慧、汗水和心血创造了属于他自己天地。

决心创业:不断积累让他厚积薄发

2008年,宋章峰迈进了威海职业学院的大门。在他三年的大学生活中,他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为将来创业不断做准备。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中了食品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从吃细粮到吃粗粮,从吃得饱到追求吃得好,他认为,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才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2011年,宋章峰大学毕业,选择卖地瓜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虽然地瓜是一个不起眼的食物,但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市场前景,都是值得投资的黄金产业。”宋章峰说,自己创业就意味着吃苦,意味着放弃安逸的生活,吃苦是一个历练自己的机会,也是一种财富。为了省钱,他住在洗脸水都结冰的小屋里,站在零下10度的店面里售货,为了省下搬运费,自己卸下400多箱的货物,用仅剩的几元钱吃一碗面,虽然早就知道创业艰苦,但做起来比想象的还要难,还要苦。

薯立方做大之后,他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只有他自己知道,大学三年他一直致力于创业实践,将市场调研、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书籍看了个通透,自己也经常出门去实地考察,去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的积累,让他厚积薄发,让他在现在的市场上如鱼得水,才有了他的公司能够围绕电子商务、餐饮连锁经营这两大核心业务扩大资金,朝着集餐饮经营、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企业的目标迈进。

恒心坚守:把小地瓜做成了大产业

2016年,在政府多项利好政策帮扶下,薯立方在文祖建立红薯种植扶贫基地。三年时间,薯立方先后投入5000万元进行产业扶贫基地的建设,建立了集育种育苗、基地种植、地窖仓储、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并通过“订单种植,统一收购”的合作模式,在章丘发展红薯种植面积7900亩,通过红薯事业带动就业人口200余人,成功帮扶350多家贫困户脱贫致富。

地瓜造福人类,产业带动扶贫。在宋章峰的努力下,曾经最平凡的小红薯如,华丽转身成为农民们争相种植的“金疙瘩”。红薯产业的异军突起让这里的农业成为最有奔头的产业。

把小地瓜做成大产业,十年的时间,宋章峰从一个“地瓜小哥”逆袭为“地瓜CEO宋章峰”,这背后的付出与辛苦成为了他创业多年来最好的见证。

如今的薯立方已经从地瓜坊的门头小店,成长为今天甘薯行业的标杆性企业,跻身中国甘薯产业创领者。无论是创业伊始的初衷还是发展道路上的坚持,无论是扎根农业的坚守还是产业扶贫的反哺,宋章峰始终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不管走多远,他都没有忘记曾经走过的路,薯立方集团也会继续以拳拳之心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汇聚起更强劲的发展力量。

诚心筑梦:让薯立方走向世界

2016年10月14日,成立薯立方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扶贫产业基地;11月18日,宋章峰荣获“创新创业类”济南最美青年,受邀齐鲁电视台每日新闻栏目,进行专访报道;2018年,他被评为章丘区“乡村好青年”;2018年,他被聘请为“山东青年创业导师”。2019年被评为章丘青春榜样……通过持续发展,薯立方成为济南市创业促进会重点扶持项目,连续获得济南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就业扶贫示范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等称号。

公司通过“订单种植,统一采购”的方式鼓励红薯种植,通过与农户签订种销协议,发展“农户买多少产多少企业收多少”的合作模式,将新品种引进给种植户的同时,形成了红薯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的规模,不仅减少了采购成本,同时也稳定了红薯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期间,公司定期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达到收购标准,最后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从而实现产销无缝对接,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村增收难、村集体增收难、山区群众增收难“三难问题”。区域经营逐步由单一的家庭经营向多元主体经营转变红薯良种比例由之前的40%提高到现在的80%。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经济体制构建。通过促进传统红薯产业的改造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实现每亩年收益增收超过2000元。

宋章峰自服务于章丘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以来,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章丘6个村扶贫项目入股薯鑫农业,带动了官庄、宁家埠贫困村发展千余亩的红薯种植,走上了小康之路。

宋章峰说:“在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的同时,我们规划在章丘建设万亩地瓜小镇,通过红薯文化博物馆、休闲观光,完善红薯经济产业链,改善经济收入模式。通过红薯种植规模的增加、红薯制品品质提高以及红薯观光功能的建设,起到龙头扶贫企业示范作用,利用薯立方总部经济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使章丘红薯走出山东,远销国内外。”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98.html

“薯立方创始人宋章峰:小地瓜做成大产业” 的相关文章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残疾人创业故事:“只要努力打拼,不轻言放弃,残疾人也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苏立,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出生于醴陵市白兔潭镇柏大村。她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身患多种残疾,但人如其名,苏立凭借着自强自立和一股决不服输的劲头,终于在二度创业中,成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懂事开始,苏立就发现自己的面容...

四川女子返乡创业养殖小尾寒羊 年入近千万

四川女子返乡创业养殖小尾寒羊 年入近千万

创业,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背后的心酸和艰辛,只有自己深知其味,尤其对一个女人来说,更是一种磨砺。何俊华,今年43岁,阆中文成镇人,在外打工20年,于2011年回乡创业,创办了畜牧养殖场,依靠养殖小尾寒羊,走上了致富之路。阆中人社局介绍,经过5年时间打拼,现在何俊华所经营的羊业专业合作社,集种羊培育、...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岁物遂,皆可观藏。我为品牌取名为‘椿物皆藏’,就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汉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被拿来收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说话的人叫执辞,“椿物皆藏”汉服创始人,今年二十出头的她在高二那年偶然观看了一场汉服社团成人礼活动,从此便被汉家华服深深吸引。大学毕业后,她和发小一拍即合,从外省一起来...

张成:从门外汉到致富带头人 做时代高素质的新农人

张成:从门外汉到致富带头人 做时代高素质的新农人

深秋的黄昏,在泗县长沟镇邵庄村,脱下军装已经9年的村民张成在大棚里正忙活。见有人过来,赶忙放下手头活,趁天黑前带我们转了几个棚子。“今年茄子的长势尤其好,看这个头儿,春节前可以上市;茄子已经开始授粉,元旦前采摘没问题……”听着张成的介绍,活脱脱一位蔬菜专家,但9年前,对于大棚蔬菜种植,他却是一脸茫然...

山西“海归”谈回国创业:机遇比挑战更多

山西“海归”谈回国创业:机遇比挑战更多

“作为‘世界工厂’,相较国际市场而言,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回国创业后,李星乐对此感触颇深。她认为,回国创业的机遇比挑战更多。每个创业者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书。创业初期很辛苦,但看到如今创业步入正轨,李星乐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2018年,李星乐从美国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山西太原。“我回国后看到了...

白领辞职回家种多肉植物 一个月收入十几万

白领辞职回家种多肉植物 一个月收入十几万

近段时期以来,多肉植物凭借它的迷你“身材”、肉肉的“长相”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还出现了不少“多肉玩家”“多肉粉”等等。有些人花在多肉植物上的钱高达十几万。随着多肉植物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进行创业。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小玩意,真能做成大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小村庄种多肉年收入8000万,名企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