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回乡搞养殖致富众乡亲 “新农人”程涛的创业故事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

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在荥经县五宪镇,今年31岁的程涛,就是一位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程涛返乡创业、扎根乡村,为产业兴旺摸索新模式,为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为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程涛正在查看兔子生长情况

回乡创业

成立家庭农场

程涛是荥经县勤天共创养殖有限公司、荥经兔孃家庭农场的创始人,也是荥经县人大代表、五宪镇毛豆坝村乡村振兴发展顾问。

2014年,程涛从成都体育学院毕业后进入四川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曾外派到江西省、湖北武汉等地工作。在外打拼的程涛,看到大城市环境优美、规划合理、产业兴旺后,同时也深受启发,并萌生了建设家乡的念头。

“近年来,荥经取得了巨大发展,国家对农村也越来越重视,相关优惠政策多,创业者的发展空间也大。”随着对家乡了解的深入,程涛返乡干事创业的愿望也愈发强烈。2019年,程涛毅然辞职回到荥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于2019年6月成立荥经县勤天共创养殖有限公司。

“对我来说,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创业,进而让乡亲们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这就是我追求的诗和远方。”程涛说。

在荥经县五宪镇,程涛找到了他理想中的“诗和远方”,那就是成立荥经兔孃家庭农场。该农场主要经营肉兔繁殖、商品兔、断奶兔及发酵有机肥等。

“创业虽然很艰辛,可他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并一直走到现在。”程涛的妻子杜婷婷说,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加之没有销售门路,他们夫妇没少走弯路。然而,不服输的程涛并未气馁,他买来资料自学养殖技术,积极到大型养兔场学习,研究改进养殖设备,还主动寻找销售渠道,最终他们的创业之路越走越顺。

“长时间待在养殖基地,孩子也都是父母在带,我们对家人感到很亏欠。”杜婷婷说。

稳步发展

做大养殖产业

今年是程涛投身养殖的第3年。如今,他已从一个曾经的养殖门外汉,成为一名养殖行家,这中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自是不言而喻。

如今,荥经兔孃家庭农场存栏32000只肉兔,预计年出栏量15万只肉兔左右,其所养殖的肉兔销售也远销成都、自贡等各大批发市场及屠宰厂。

程涛的事业有了起色后,也从未忘记曾经的理想。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公益活动,无偿提供发酵有机肥给周边百姓,并提供技术及种兔苗帮扶周边散养肉兔的农户,让这些农户重拾生活信心,用勤劳的双手致富奔康。

荥经曾是四川有名的长毛兔养殖县,结合当地实际,程涛联合当地政府计划在今年12月前,新创办一个百人规模的肉兔养殖合作社,目前已有八十余人主动报名。

“合作社创办成功后,将带动群众进行合作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程涛说,他会积极为群众提供技术支撑,发展壮大荥经肉兔新型产业,真正念好返乡创业“致富经”、握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荥经县的乡村大舞台已然更加宽广和坚实,越来越多像程涛这样有知识、有抱负,且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年轻人正在积极选择返乡创业就业。这片生机勃勃的大地,也因一大批青年人的加入,持续涌动着一股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91.html

“回乡搞养殖致富众乡亲 “新农人”程涛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我注定成不了一个商人,只能做一个设计师。”在和陈际州聊天的过程中,他反反复复念叨着这句话。1996年出生的陈际州在20岁的时候从国外辍学回国创业,带着和传统汉服完全不一样的设计理念闯入汉服圈,在淘宝上运营着他的原创汉服设计品牌。在经历了创业过程中该有的和不该有的挫折后,如今陈际州的汉服在淘宝上吸引...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聚焦“95后”留学生这一新青年群像的新现实主义剧《鳄鱼与牙签鸟》,11月18日登陆湖南卫视播出。《鳄鱼与牙签鸟》讲述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南恩,留学期间阴差阳错进入了一个叫做“高级动物研究社”的社团,和社长周尔文成为了一对学术上的冤家、生活中的对头。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慢慢成...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今年茄子品质比去年好,产量也高,现在正是采摘旺季,每天能摘收1000多公斤。”11月18日,在位于枞阳县枞阳镇新丰村的青园心家庭农场负责人余青青说。望着满地紫红饱满的茄子和工人们采摘茄子装箱外运的忙碌景象,她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图为余青青(中)在指导工人农技知识。余青青,这位精于农事、娴熟耕作...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这种水培的小白菜,成熟快,一年能收十几茬,并且不依靠土壤肥力,并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绿色健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连日来,在武城县老城镇的盛茂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株株小白菜在多层立体水培种植架上茁壮成长,菜农们正穿梭在种植架里进行采收,基地负责人李秀双乐呵呵地说。近年来,水培蔬菜悄悄“...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9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沛桥村,陈芸站在自家的蟹塘边,看着父亲陈建禄横舟水上、将第一袋蟹笼慢慢拉起,塘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只只举着毛绒蟹钳的肥美大闸蟹离开生活了8个月的鱼塘。秋风徐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固城湖大闸蟹上市时间。2019年,因父亲养蟹连年亏损,陈芸决定返乡创业,希望通过电商把源头好蟹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