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5

聚焦“95后”留学生这一新青年群像的新现实主义剧《鳄鱼与牙签鸟》,11月18日登陆湖南卫视播出。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南恩,留学期间阴差阳错进入了一个叫做“高级动物研究社”的社团,和社长周尔文成为了一对学术上的冤家、生活中的对头。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慢慢成为了一对彼此依赖的“鳄鱼与牙签鸟”,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与理念的交融,促使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代人的故事。它首次将视角放置在了“95后”海外留学生的身上,讲述了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漂洋过海求学深造、学成矢志归国创业的故事。剧中所展现的中国第三代留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自信,为当代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极具冲击力的青春风暴。

展现当代年轻人敢于追梦的青春激情

《鳄鱼与牙签鸟》的剧名看上去颇有些“古怪”,而这个名字却正好契合了“95后”这一代年轻人身上非凡的创造力,和“不追随不苟同”的独特气质。

生物学家发现,鳄鱼饱餐一顿后,会张开大嘴,让牙签鸟在自己牙齿间啄取养分;牙签鸟,不仅是鳄鱼的活牙签,还是提前向鳄鱼发出危机预警的警报器。因此,凶猛的鳄鱼和机灵的牙签鸟,就形成了自然界里一种共生关系,和谐发展,融合互惠。这种共生关系,体现在人类与自然之间、个体与祖国之间、当下与未来之间、现实与梦想之间,甚至青年情侣之间,而这恰恰构成了电视剧《鳄鱼与牙签鸟》的内核。

在自然界当中,鳄鱼和牙签鸟是一对“互利共生”的“超级好CP”,而在现实社会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好指代了剧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关系,也生动诠释了生态建筑这一创新主题。

可以说《鳄鱼与牙签鸟》的故事就是当下中国发展现实的写照,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处于决胜阶段的今时今日,一群中国年轻人正在海外传播他们的理念,开拓他们的事业,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建筑,一步步去实践“中国智造”。

反映“95后”留学生回国创业心路历程

在“中国留学史”已有百年的今天,“95后”留学生和以往的留学生,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我们国家的地位,已经迥然不同。作为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人,中国第三代留学生具有更广博的视角,更多元的学术态度以及不同以往的文化自信。

本剧开篇,两位主人公就围绕“为什么留学”“什么是出国”“留学要做哪些准备”进行了讨论。男主人公周尔文给出了答案:“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指引我走向更远的地方,冲破无知的边界,你只有站得更高,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就不会像普通人一样被世俗困扰,被无知的贪恋捆绑,最终才能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随着剧情的发展,对出国目的逐渐清晰的女主人公李南恩,在异国过生日时坦言自己的愿望是“早日回国成就一番事业”。李南恩这个人物,代表了当下最朝气蓬勃的新青年群体,对自身和国家文化的自信。

本剧故事既紧跟时代又贴合现实,以小见大、宏观描绘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代年轻人自我成就、回报祖国的励志经历,从而让观众能够找到共鸣和自豪感。

以大众艺术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态文明

《鳄鱼与牙签鸟》从建筑和生态科学这一领域切入,看似冷门,实则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当下意义,角度独特。环保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命题,整个世界都面临着资源和气候的双重问题,环保是真正关乎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课题。《鳄鱼与牙签鸟》通过电视剧这样的大众艺术,普及环保意义,推广生态建筑,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态文明,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也体现了文艺作品的社会担当。

剧中,白教授和女主人公李南恩有一场关于垃圾的讨论。白教授对中国每年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提出质疑。李南恩则答以中国今非昔比的环保观念与努力,尤其是新青年以“中国智造”为世界环保升级,“就在我们学校,几名中国留学生正在以一个社团的模式,试图将城市建筑模拟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城市垃圾再利用,也是他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而随着剧情发展,这群年轻人回国创业的重心,也是要为城市打造能够与自然共生的建筑,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生态环保、“中国智造”的感染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85.html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家里物品越积越多,整理收纳师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近日,整理收纳师慢慢进入了枣庄市民的视线,并走进了不少市民的生活。记者走访发现,在枣庄目前为数不多的初具规模的整理师团队,其中不乏本土经营的品牌,行业收费标准为每位整理师100-200元/小时不等,相较于家政服务行业来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和机会有哪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和机会有哪些?

创业故事,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推进传统农业改造、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有利于破解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户兼顾化等问题,更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但是...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创业故事,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成长成才,特别是关心青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他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大家好,我现在在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农场,离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农场的名字叫「分享收获有机农场」,今天我到这个农场来体验有机农业的发展。「分享收获有机农场」是两位博士做的,他们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相关的博士,非常了不起。他们现在统称为“掌柜的”,女主人叫石嫣,另一位叫程存旺,两位都是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