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返乡创业新农人刘春平:通过美食讲好田村人的致富故事

2023-01-18创业故事48

越变越好的乡村不仅留得住乡愁,还可以承载年轻人的梦想。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不少打工青年选择回乡创业成为新型农民,赣州市赣县区田村镇刘春平就是其中一位。2017年6月至今,刘春平回乡发展当地特色农特产品黄元米果,注册成立“鹭河人家”品牌,通过网络和电商将客家古镇的农特产品销售至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希望的田野放飞梦想、传播特色乡土文化。

回乡创业挖“金砖”

12月5日凌晨五点,天还蒙蒙亮,鹭河人家家庭农场热气腾腾,一片忙碌的景象。对于客家人来说,赶早寓意迎朝阳、抢彩头。可对于刘春平来说,早起制作黄元米果已经成了常态。黄元米果是客家有名的米糕类美食,原材料为本地大禾米、槐花粉、黄碱水等,其中黄碱水由黄元柴烧成灰用开水过滤加槐花粉调制而成,是黄元米果呈金黄状的天然染料。黄元米果的制作包括熬制黄碱水、浸泡大米、蒸米、上色、敲打制作、晾晒等诸多流程,制作一批黄元米果需要两三个小时。如果多制作几批,从凌晨五点到晚上八点,刘春平至少要忙活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

“黄元米果在田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打黄元庆丰收的传统。”刘春平说,明朝的时候,黄元米果作为贡品向皇帝进贡,如今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金砖”,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刘春平就是看到了黄元米果的发展前景,毅然从广东回到了田村创业,这一干就是5年。

回乡后,刘春平盘活了家门口的农田,一个人种植了二十余亩大禾米。耕地、插秧、施肥、收割,刘春平时常一个人在稻田照看禾苗,通过拍摄短视频记录禾苗的成长。“那时候,我的禾苗遭遇了虫害、洪水、干旱等问题,还好有村民热心帮忙。”在村民的帮助下,他的大禾米总算迎来了丰收。可是第一次制作黄元米果,他没有经验却搞砸了。为了确保质量,他将质量有瑕疵的黄元米果全部拿去晒成黄元米果干留着自用,硬是把成本都亏了进去。质量是生命线,为了不再出现类似问题,他认真研究制作黄元米果的每个流程,形成操作规程和数据模型,每一批都按照他制定的标准制作。从此,鹭河人家黄元米果越做越好,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线上线下寻“突围”

2020年,就在刘春平的事业慢慢起步时,父母生病给了他巨大的打击。家庭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甚至决定破罐子破摔,将制作黄元米果的设备贱卖,准备回广东打工,不再留在乡村创业。听说刘春平要卖设备,很多人来农场查看,还有的人打算付定金将他的设备全部收走。可是每次带人来看设备,他眼前都浮现着过去热火朝天的场面,心中有很多不舍。

见刘春平成天愁眉苦脸、丧失斗志,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刘春平的爱人鼓励他重整旗鼓,给了他从头再来的信心和勇气。在爱人的帮助下,刘春平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投入黄元米果的制作和销售中去。为了制作更为优质的黄元米果,刘春平一个人走村串户,走进大山深处搜寻原材料,起早摸黑,夙兴夜寐,累了就在路边休息一会,饿了就吃碗泡面或炒碗黄元米果,一心扑在回乡创业上。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给刘春平的黄元米果销售也带来了不少困难。刘春平另辟蹊径,通过短视频记录黄元米果的制作流程,拍摄黄元米果的食用方法等,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支持,吸引了不少客户在线上下单。“我还会在线直播销售黄元米果,主动寻求销路。”刘春平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远在千里之外的客户也能品尝到正宗的黄元米果,品味正宗的客家味道。

美丽乡村燃“梦想”

“鹭河人家黄元米果很正宗,吃起来很有嚼劲,也很令人放心。”在北京工作的谢先生如是说。在南昌经营客家餐厅的肖女士说,她已经连续多年使用鹭河人家黄元米果了,不但随叫随到、送货上门、服务态度好,而且鹭河人家黄元米果品质好,每次顾客吃了都竖大拇指。

刘春平表示,尽管真材实料的黄元米果成本高、利润薄,但是只要客户喜欢就值了,田村黄元米果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每个人都有义务守护好这个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田村有黄元米果加工商户120余家,但是从事该产业的年轻人却相对较少。刘春平说,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他将传承好田村黄元米果的制作技艺,不断开拓市场,让田村黄元米果走进更多城市家庭,通过美食讲好田村人的致富故事。

“返乡创业青年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乡村需要更多爱农村懂农业的年轻人。”长期关注农村发展的本土作家、江西开放大学副教授陈志宏表示,刘春平是乡村振兴视野下新型农民自力更生、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黄元米果是具有较强地理标志的农特产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相信只要刘春平和当地广大商户一道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将产业做大做强,在希望的田野梦想成真,为助力乡村振兴再立新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422.html

“返乡创业新农人刘春平:通过美食讲好田村人的致富故事” 的相关文章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在不起眼的街角开一家文艺而小资的花店,似乎是每个女孩心中的梦想。但是,开花店却不是女性的专利。在嘉定,有一家名为“无有之花”的花店,店主正是一位“90后”男生。花店于2014年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多次与知名化妆品牌雪肌精、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和上海浪琴杯环球马术冠军赛合作,迅速成长为业内的一颗新星。...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吃黄元米果第一口不要蘸盐,也不要蘸糖,要吃原汁原味的。”江西省瑞金市红井步行街的一家黄元米果店前,老板刘海东正向顾客推荐米果的吃法。这一口“原汁原味”的黄元米果是刘海东的“乡愁”,也是如今村民们致富的“金钥匙”。从过去一斤五块到一斤八块,再到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将黄元米果卖到一斤十块,做了五六年黄元米...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10月22日上午,付红星带领村民开着新型红薯收获机挖地里的最后一批红薯,他们要赶在霜降前后把这批红薯放进地窖里储藏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批发销售,不久这批红薯就会出现在各地的菜场。“这是我今年引进的新品种,种植成功!”22日上午,付红星发来一组挖薯机挖红薯的视频。松...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又到一年螃蟹季,2020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9月21日举行,这些天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的顾敏正忙着大闸蟹开捕前最后的准备,既要拓展销售渠道,还得兼顾监测大闸蟹长势,多次乘坐渔船前往养殖基地实地查看。看着眼前这片大闸蟹养殖基地,顾敏坦言创业路走得真不平坦。顾敏出生于1986年,是一个土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