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海归夫妻的创业经

2023-01-18创业故事29

“稍等一下,马上要公布我们的成绩了,我去听一下。”在2015创青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的决赛现场,刚做完路演的吴相颖就被记者拉到场外采访。匆匆录了一段,吴相颖就急着在窗口向场内张望,“马上要公布我们的成绩了”。

在场上,吴相颖被主持人称为“萌妹子”。这个“萌妹子”的经历让很多人咂舌。她曾经在美国德意志银行投行工作,曾参与近100亿元的融资交易。

吴相颖带到大赛上的创业项目“Dear  Mentor”项目,是针对留学顾问市场的一个项目。吴相颖和联合创始人组织了500多名来自全球名校的导师,为有出国需求的中国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从而越过了暴利的留学中介机构。

这不是吴相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她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创办留学求职咨询平台。对于她来说,这两个项目,针对的一个是留学的入口问题,一个是留学的出口问题。

大学期间,吴相颖在美国莱斯大学留学,这两个问题,对于她和她的留学生同学来说,留学的入口问题和出口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她得到一份在华尔街的工作后,她的丈夫吕勇还在莱斯大学读研究生。临近毕业,吕勇开始找工作,而先工作的吴相颖就用自己的经验给吕勇做求职辅导。这个方法很有效,吕勇顺利在休斯顿就业。

吕勇和吴相颖由此得到启发,萌生了搭建留学求职人员咨询平台的想法。吴相颖就是这个平台的第一个导师,而吕勇是第一个学生。

跟国内很多谋到工作的年轻人一样,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让吕勇觉得缺了点激情,他决定辞职创业。吴相颖也从华尔街辞职,两人后来结婚,成了创业夫妻档。

在当地的学习生活中,两人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建立起导师团队。凭着对留学生的了解,两人的公司开张了。

吕勇坦言,他们在美国成立的这家公司主要做的还是中国人的生意,他们也越来越体会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2014年5月,两人回国,也把公司从美国迁回中国。

直到两个月前,吕勇和吴相颖的第一个项目才开始融资。“因为我们一直有现金流,市场验证了这个产品是能赚钱的。”吕勇说。留学求职咨询平台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做到400万元的流水。

有了第一个项目点的摸索,吴相颖和吕勇在做第二个项目留学咨询平台的时候,一开始就想到了融资。

“我们希望融资金额能让我们坚持12个月,把累积交易单量做到1.8万单。”在路演中,吴相颖表示。

吴相颖透露,目前留学行业收费暴利,实际只有1.5万元以内的成本,却往往需要申请者付出2万~20万元的费用。而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吴相颖看好这个市场。

在吴相颖的设想中,未来,“Dear Mentor”项目将从留学咨询拓展到职场、租房、接机,甚至留学金融、留学旅游、社交等服务。

吕勇和吴相颖的父母都是经商者,一方是从事农业的,一方是从事家装行业的。吕勇说,他和吴相颖创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家庭影响。不同的是,两人的项目中,所有导师、学员资源都是靠互联网引流的,未来的发展也是依托互联网的。在如今“互联网+”的氛围下,从事传统行业的双方父母已经“感到很有压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572.html

“90后海归夫妻的创业经” 的相关文章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11月11日凌晨,“双十一”刚刚开启半个小时,李诗宣看着店铺后台爆单的势头,就知道今年的牛肉销量肯定要超过去年了。这是返乡创业以来,李诗宣经历的第二个“双十一”。与第一次相比,虽然少了一些新鲜感,但看着飞快增长的订单,李诗宣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还是难掩兴奋。截至当天下午5点,店铺的单日订单量就已经突破...

云南普洱:“西盟姐妹”返乡创业 用青春追梦圆梦

云南普洱:“西盟姐妹”返乡创业 用青春追梦圆梦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有大量返乡大学生创业者,他们并没有选择做时代的旁观者,而是选择主动融入,成为新时代奋斗的参与者。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90后”的佤族女孩娜布拉和娜能正是这一群体的代表。当同龄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外出闯荡时,她们却带着自己的梦想回到家乡,一心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乡亲们走上产业...

“九五后”大学生养蜜蜂酿造甜蜜事业

“九五后”大学生养蜜蜂酿造甜蜜事业

春节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工人们正为了生产礼盒装蜂蜜年货而忙个不停,而与他们达成深度合作、带动当地蜂产业发展的项目公司创始人,正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南京“95后”大学生林彤。2016年大学毕业后,林彤来到南京团市委实习,接触了许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了解到南京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政策,一颗...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眼下正是割蜜的最佳时期,走进开化县思远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徐进正在割蜂蜜。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割了一块原蜜给我们品尝。轻咬一口,满口香甜。这位动作娴熟的年轻蜂农,如果不是亲眼相见,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学生。“好环境+好政策”实现创业梦想徐进,33岁,他家老房子就建在一个小山凹里,三面环山。从他爷爷手上...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