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创业夫妻:返乡种出“金葡萄”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6

因为对葡萄的喜爱和不让家乡土地荒芜的信念,他扎根乡野开展种植。从城市到农村,十载坚守,风霜在他脸上写满沧桑。剪枝、除草、松土、抚育......在辛勤的耕耘中,他成长为葡萄专家。

他叫黄星,他携妻子涂亚琼回乡种植葡萄创业,一待就是近10年。

4月8日,记者走进葡萄园,他正和妻子在葡萄园里忙着整枝。

黄星、涂亚琼正在查看葡萄的生长情况。

  • 夫妻回乡,投身葡萄种植

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星在武汉工作,在父母看来,家里的大学生终于顺利走出了农村,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可黄星一直记着家里的五亩地。

2012年,随着大学生返乡创业风的兴起,黄星同当时还是女朋友的涂亚琼商量后,带着5000元积蓄,回到位于肖港的农村,利用家里的5亩地,开始了葡萄创业之旅。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和技术不扎实是最大的问题。资金短缺,他们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每次葡萄一卖出去就还钱;技术不扎实,他们就经常赶往武汉的葡萄园请教技术。

“当时,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了守好这片葡萄,我们泡在葡萄园里,没日没夜地干。”黄星说。

三年时间,小树长成了大树。仅阳光玫瑰品种一项,亩产也稳定在2500—3000斤左右。

  • 同舟共济,辛劳结出硕果

为了提升葡萄抗寒能力,借着孝感市人社局推行大学生贴息贷款的东风,2016年,夫妻俩贷款10万元,购置了建筑材料,为葡萄园搭起了“温室”。

事业终于走上了正轨,但农业的艰辛困苦不止于此。

2018年,黄星的葡萄园遭受大雪灾害,一半的大棚被雪压倒,损失超过10万元。这意味着多年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同时还面临债务危机。那段时间,黄星时时怀疑自己回乡创业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就凭你对这份事业的钻研,坚持下去,你的一定能成为种植葡萄的大师。”妻子涂亚琼站出来给了他鼓励。

有了妻子的鼓励,黄星重新振作了起来,吃住都搬到了葡萄园里。一向反对黄星回乡的父亲主动来到田园为葡萄锄草、施肥,准备一日三餐。

2021年,葡萄园获得了丰收,除开肥料,人工等开销,当年利润近50万元。

  • 行稳致远,坚持精品路线

“我们规模不大,所以要做精品。”从最初的5亩地到如今的20亩,黄星扩张的速度并不快。

为了提升种植技术,他们几乎每年都会前往江浙地区,向技术专家学习业务知识。

坚持生态种植,不使用保鲜剂和催熟剂,施用有机肥,制定严格的土壤、果实管理标准,让种出来的每一颗葡萄质地均匀,果实饱满,甜度合适,这是黄星种葡萄的秘诀。

葡萄的品质提升了,夫妻俩经营的葡萄园的口碑也变得越来越好。葡萄一挂果,就被来自孝感、武汉的观光游客抢空。他还通过邮寄的方式销售,收入逐步稳定在每亩2.5万元。2020年,该合作社被授予孝感市先进示范农民合作社。

“未来,我们要将精品化路线进行到底。”黄星说,从农业的发展上来看,在种植的道路上,不能盲目扩大产能,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在农产品的品质提升上下功夫,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形成良好的产销循环,在广阔的市场竞争的海洋里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73.html

“创业夫妻:返乡种出“金葡萄”” 的相关文章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10月1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山塘村的菱湖中宏家庭农场的养殖大棚里,负责人沈志宏身穿深蓝色工作服、手提饲料桶,撒料、喂水,动作一气呵成。如今的他,虽然仍面容青涩,但已是管理800头羊的“羊老大”了。今年27岁的沈志宏是土生土长的菱湖草根“新乡贤”,父母养了一辈子鱼,2017年毕业后,和大多...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接单、整理、发货……国庆假期,当人们休闲放松之时,在厦门创业的台湾小伙王在荣却忙得热火朝天。一批批货物通过跨境物流,奔赴中东欧国家和地区。王在荣是厦门沙盒视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湖里云创智谷创业园区里,经营着这家以中东欧国家和地区为主要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经过多年努力,他已经逐步在市场上站稳...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在江城区中洲街道华龙村村口看到,180多亩连片土地生机勃勃,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前些日子种下的草莓陆续成熟,已露出了一个个红彤彤的“小脑袋”,一串串绿油油的圣女果挂满枝头。这些都是村里“80后”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三人的“心肝宝贝”,希望所在。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是土生土长的华龙村人。这...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95后创业故事:创业第7年,蓝宁和合伙人定下目标:卖出1000万斤赣南脐橙。时间回到2016年。20岁的蓝宁拉上同学凌雨南、凌永春,在网上卖出2万斤脐橙,赚了一万多块钱。这笔钱,成为他们创业之路的“启动资金”。此后,他们经历了“半工半创”的候鸟生涯,也遭遇过挣来200万全部亏损的挫折。2021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