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

女性创业故事:7日,“十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一大早,位于“京南明珠”河北省固安县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内已是熙熙攘攘。

“恰逢小长假,又是换季卖货高峰期,有新顾客刚下的订单,也有老顾客要发走的货,这一早我一会儿都没闲着。”商贸城内,欧格经典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娟在店里一边理货一边说。

图为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内,徐丽娟的店员正在打包订单服装准备发货。 门丛硕 摄

58岁的徐丽娟是辽宁人,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一开始,徐丽娟在北京大红门做服装批发,凭着坚韧的干劲和做服装的天赋,她很快在大红门一带小有名气,很多人找她合作。近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徐丽娟也在谋划着另寻他地再次创业。

经过一番考察,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一系列免租、免物业费的优惠政策,让徐丽娟下定决心在这里“安家”,成为商贸城第一批入驻商户。

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是河北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这里涵盖服装服饰全品类、鞋类、箱包、皮具、小商品百货、家具用品等全业态,可实现一站式采购。目前,商贸城承接了“北京大红门”、“动物园老动批”等服装批发市场的4000余家商户,并且已入驻56家物流企业,可实现“一点发全国”,满足商户收发货需求。

图为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全貌。 门丛硕 摄

“双面呢大衣100件,羽绒服150件,派克服50件……”忙活中,徐丽娟微信收到了天津客户的订单。徐丽娟说,受疫情影响,现在一些老客户选择线上选货下订单,对于京津冀的客户,一般是头天发货第二天就能到。

去年年底,徐丽娟把公司旗下的蔓歌、玛琳萱、古莎娜、娅格国际等品牌从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全部迁入固安商贸城。在搬迁过程中,商贸城提供了免费货运、搬家及过渡仓库等服务,为商户们纡困解难。

从大红门到商贸城,徐丽娟的店铺规模层次实现了全线升级。徐丽娟在商贸城内有13家店铺,单店经营面积由最初的80多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近200平方米。

一年多过去了,徐丽娟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很正确。商贸城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市场影响力,不仅没有让徐丽娟丢掉老客户,还为其吸引了许多新客户。现在她的店铺销售额比在大红门经营时多了近三分之一,这让她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如今,徐丽娟已经定居固安。她坦言,固安生活成本低,收入比在大红门时还多,生活舒适安逸了不少。商贸城还给商户们提供拓客引流、居住、子女上学等全方位的经营保障服务,希望在这里实现二次创业的升级腾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1.html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的相关文章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创业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短缺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优化返乡...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强国新"声"代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也即将迎来成立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春湖北”特开设“强国新‘声’代”专栏,常态化宣传青年典型,展示青春寻访、青年宣讲等系列活动和优秀文化产品,传播青春正能量。“96...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前一样。只不过...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80后”崇阳返乡创业青年雷志超,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农村这片沃土上,一步一个脚印,一路拓荒开路,带领群众种植黄精奔富路,在黄精地里刨“黄金”。在崇阳县举行的2022年首届“桃溪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雷志超荣获第三名。雷志超是崇阳县肖岭乡白马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在浙江杭州经营一家服装公司,开始几...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即使有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收成还是挺不错的,早稻粮款100多万元。”10月中旬,琅琊镇上盛村的种粮大户张俊礼站在成片的农田里,感受着风吹稻浪,十里飘香。从部队退伍后,张俊礼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在城市奔波,并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回到自己的家乡琅琊镇上盛村,看着眼前...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已长到一尺来高。“12月中旬就能采摘销售了。去年我种辣椒赚了40多万元。”耿付建自豪地说。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耿付建此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2010年,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