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回家创业种植君子兰,创造千万元净利润

2023-01-18创业故事44

2012年梁翰琦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在城市找一份工作,而是选择回乡创业。他在家乡鞍山市经济开发区宁远镇张忠堡村成立了鞍山金田华晟君子兰合作社开始创业。

20世纪80年代,鞍山曾兴起养君子兰热潮。如今鞍山的君子兰产业走向成熟,成为我国君子兰的重要产地之一。

2011年正月十五刚过,梁翰琦来到漳州,在专门销售君子兰的市场边上租了个小房间,一个多月下来,他不仅弄清了花苗供不应求的秘密,更摸清了销售渠道,发现了巨大的销售商机。

鞍山培育的新品君子兰,叶片短圆,叶面油亮,花朵鲜艳,在南方很受欢迎,但直接从北方购进成花成本太高,运输、存储、保鲜都成问题,所以精明的南方花商就想到从北方购进花苗,利用南方温度高的优势,花苗只要培育2年就可上市,不仅缩短了生长周期,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梁翰琦算了笔帐,每年南方市场对鞍山君子兰花苗的需求量1000多万棵,而在鞍山一棵苗的收购价是1元左右,运到南方后就能卖4元到5元,这么大的利润空间,花商们当然趋之若鹜了。

梁翰琦当即决定,把堡子里的君子兰种植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实现产销一条龙,把利润的大头夺回来。

辽宁当地的政策是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销售、工商等多种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

梁翰琦以每年1万元的价格租下8个花窑,加上自家原有的1个花窑,一共是9个花窑。

梁翰琦一下子就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自家30万元,向朋友借来70万元。那段时间,他跑遍了鞍山市大街小巷,收购成花和花苗,然后按年头分别种植在各个花窑中。

一开始,9个花窑中的君子兰长势喜人,但天有不测风云。

2012年8月下旬的一天,花窑的工人满脸紧张地跑来告诉梁翰琦,好几窑的花都打蔫了,还有些已经发黄死掉了。

梁翰琦急忙跑去查看。把病花从盆里拔出,花和根就分离了,几窑花都是如此,堡子里最有经验的花农来看,也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

他想起了曾在辽宁省农村青年科技培训班上授课的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教授找到了花苗枯死的原因,是施肥不当造成的。

2013年春节刚过,梁翰琦就带着合作社生产的250多万棵花苗,其中包括自家9个窑花生产的30多万棵,来到福建漳州。不到一个月,所有花苗销售一空。

最终,合作社净利润达1000万元,每户平均净得近4万元。而梁翰琦也收入了80余万元,一下就还清了所有债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8.html

“大学生回家创业种植君子兰,创造千万元净利润” 的相关文章

“90后”“佛系”创业:兴趣所致一路创新 掘金宠物经济

“90后”“佛系”创业:兴趣所致一路创新 掘金宠物经济

端午假期,各类粽子登场成为主角。这股热潮也吹进了宠物行业,不少宠物品尝上了专属粽子。“为了迎接端午节,我们推出了包含2个鸡肉山药养生蛋黄粽、2个鸭肉紫薯养生蛋黄粽和2个粽子蛋黄酥的宠物粽子礼盒。”IN Baker高端宠物烘焙创始人邱成书表示,今年粽子主打养生,特意加入了枸杞。作为一名“90后”,邱成...

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脱贫,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初心、爱心

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脱贫,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初心、爱心

今年36岁的王禹是一名回乡创业大学生,他多年来热心于公益事业,弘扬核心价值观,发挥正能量,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也教育孩子尊敬老人,深受邻里好评。组建“爱心帮帮团” 结对帮扶50多户家庭“我又来看你了,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好好学习?”近日,家住连云港猴嘴街道黄沙坨社区的王禹来到辖区留守儿...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今年初,一张戴墨镜的照片让“猫头鹰男”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了一把”,他创建的女性护理品牌“护你妹”也随之进入消费者视野。这并非姚哲男第一次尝试创业。对他而言,在英国的8年远非“留学”二字能够概括。用“护你妹”需要品牌智慧姚哲男(左)与同事欲打造与众不同的卫生巾。一起物色创业项目的哥们儿,第一...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在不起眼的街角开一家文艺而小资的花店,似乎是每个女孩心中的梦想。但是,开花店却不是女性的专利。在嘉定,有一家名为“无有之花”的花店,店主正是一位“90后”男生。花店于2014年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多次与知名化妆品牌雪肌精、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和上海浪琴杯环球马术冠军赛合作,迅速成长为业内的一颗新星。...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四川路25号,曾经诞生了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岛造船厂,多艘渔业、公务船从这里扬帆;2013年,老船厂启动搬迁,金茂湾拔地而起,国际湾居综合体呼之欲出;2018年,青岛柒贰法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与大多数平台公司不同,创始人于洋没有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东部,而是将创业孵化平台落在了老城区灵魂与文化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