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2

生长在景色怡人的百亩荷花池,吃着无人机投喂的饲料,青山绿水中小龙虾们日子过得惬意。

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端的乔口镇,水域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小镇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虾”,截至2021年底,望城区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刘志鹏就是其中之一。

刘志鹏在养殖场门口

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95后”小伙回乡养虾

长沙的8月,热气逼人,唯独一片连绵的荷叶之下,池水中有着一丝难得的清凉。烈日下,晒得黝黑的刘志鹏正在池旁忙碌着,正是吃小龙虾的好时节,他的养殖厂内格外繁忙。

刘志鹏出生于1995年,2017年从湖南工程学院毕业,原本在园林部门就业的他,知晓村里的土地流转,有了创业的想法。

2018年年底,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田心坪村合作社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招募“养虾大王”。从小就在河里摸鱼抓虾的刘志鹏对小龙虾自然也不陌生,“政府鼓励水产养殖,我对这方面也有兴趣,打算承包一些土地养虾。”

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刘志鹏承包了400多亩地,并于2019年2月27日正式注册成立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

“我们的小龙虾生长在荷花池里,一部分饵料就来自藕尖和池底生物。这样产出来的虾干净,个大、肉质紧。”说到自己养殖的荷花虾,刘志鹏很快兴奋起来,其实在创业之前,他在养虾这方面完全是个小白,什么都不懂到“养虾大王”的蜕变,离不开日夜的摸索。

从2018年12月开始承包土地,到2019年5月迎来首批荷花虾上市,6个月时间,刘志鹏几乎都泡在荷塘里。

微孔增氧、无人机投喂,新农人靠新技术创收

“很多人觉得,做养殖不就是喂饲料,哪有那么简单。”刘志鹏说,一些无法控制的自然因素常常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比如盛夏时节的雨水,就可能成为小龙虾批量死亡的罪魁祸首。

“长沙雨季长,雨水会导致水中含氧量降低,小龙虾缺氧发生应激反应。”刘志鹏介绍,小龙虾产生应激后轻则减少进食、体质变弱,严重的话还会批量死亡。而且小龙虾不是什么增氧方式都受得了,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直接搅动水体,动静太大,同样会导致小龙虾应激反应。

刘志鹏四处学习,引入了最先进的底部微孔增氧技术——在荷花池底铺设管道,管上开有细小的孔洞,空气以微气泡形式由池底上浮,不会惊扰到池中的虾。

为了解决劳动力成本,刘志鹏专门购置了无人机投喂饲料,“以前只能靠手摇小船在一个个池子来回穿梭喂食,现在两个小时就能遥控搞定。”刘志鹏表示,将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生产中,收效明显。努力和创新的背后是丰收,创业第一年,刘志鹏的养殖场收入达到了100万元。

自己创业的同时,刘志鹏也不忘带上周边村民致富。创业至今,刘志鹏主动为村民“带货”,“村民养的土鸡、种的蔬菜,我都会帮他们卖。”在荷花虾丰收的季节,刘志鹏也会为当地村民提供岗位。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谈起未来的打算,刘志鹏表示,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9.html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的相关文章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1、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已长到一尺来高。“12月中旬就能采摘销售了。去年我种辣椒赚了40多万元。”耿付建自豪地说。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耿付建此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2010年,他辞...

中科院女硕士返乡创业 种得满树扑鼻香

中科院女硕士返乡创业 种得满树扑鼻香

“这一片大马士革玫瑰明年5月开花后,能用来提取上好的原液、纯露、精油。”12月15日,在武冈市邓元泰镇绿嘉园生态基地,管海英正趁着难得的阳光给玫瑰修枝剪叶、施肥培土,操作相当娴熟。“今年,我们的太秋柿子产量1万公斤左右,总收入超过50万元,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管海英介绍,她创立...

残疾人养螃蟹成“乡村振兴之星” 年纯利润超10万

残疾人养螃蟹成“乡村振兴之星” 年纯利润超10万

残疾人创业故事:53岁的高世彬,在当地被称为“残疾螃蟹养殖能手”,是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新港村的一位农民。近日,高世彬被高淳区残联授予“乡村振兴之星”荣誉称号。从“拖拉机手”到“螃蟹养殖大户”“左手只有两根手指,胳膊也短一半,先天就这样,是肢体残疾二级。”高世彬说,初中毕业后他就进城打工了。由于左手...

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26岁白手起家败光120亿后靠“共享充电宝”翻身

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26岁白手起家败光120亿后靠“共享充电宝”翻身

四川,巴蜀之地,天府之国,走出了不少互联网人杰。如果说湖南人身上的“霸蛮”精神,体现在创业上是倔强、执着和坚韧;那么四川创业者的川蜀基因,一定饱含着敢为天下先的野心。自古有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近代有新中国第一家典当商行在成都开业,这种创新精神一脉相承。而聚美的创始人、街电的董事长陈欧,就来自...

肇庆怀集回乡创业青年摸索种出李子满园飘香

肇庆怀集回乡创业青年摸索种出李子满园飘香

近日,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沙坪村勇豪农场的“银妃李”果熟开园,不少游客结伴而来,在果树林里开心地采摘“银妃李”,果园里一片欢声笑语。勇豪农场由蓝钟镇沙坪村石板寨农村创业青年梁炳园经营,总面积约200亩,其中种植“银妃李”100多亩。外地回乡租下荒地创业2017年,梁炳园和妻子从外地打工回乡创业,租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