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蒋露:返乡创业 匠心逐梦

3个月前 (06-21)创业故事253

80后创业故事:蒋露,一位充满活力的80后女性,尽管年纪尚轻,却已拥有宽广的商业视野。在商界摸爬滚打20余载的她,对于市场脉搏、行业动态以及公司成长轨迹有着极为深刻且独到的认知。这一路上,她历经了无数风雨洗礼:梦想的火花与现实的荆棘相互碰撞,情感的细腻与事业的坚韧交织缠绵,成功的辉煌与失败的苦涩轮番上演。然而,正是这些复杂的经历,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

一、独闯沪上 逐梦启航

2000年,不满20岁的蒋露,怀揣着满腔热血与梦想,从贵州桐梓这个小县城起航,孤身一人勇闯上海滩。在这座繁华而充满机遇的城市中,她一边辛勤打工,一边用心探索创业之路,凭借个人的不懈努力与智慧,逐步积攒下了人生的首笔创业资本。

蒋露认真工作

初抵上海,她的第一份职业是在一家直销公司做书籍推销员。她凭借出色的销售业绩赢得了老板的青睐,收入也相当可观,这不仅是对她努力的认可,更点燃了她内心深处对商业世界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这次经历如同一颗种子,在蒋露心中悄然萌芽,激发了她自主创业的梦想,她决定开设一家饰品店。于是,蒋露在上海师大旁边的好又多超市里租了一间店面,自己成为店主,同时聘请了店员负责日常运营,自己则在需要时为店铺进货和负责完成承接的手工定制。为了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实践,她又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应聘到一家木材厂担任销售职务。

应聘之初,蒋露便与老板达成了一项特别的协议:她放弃底薪,仅以提成作为报酬,且工作时间灵活,不受考勤束缚,唯一的标准是业绩——成功拿回订单。这样的安排,让她得以兼顾自己的饰品店,实现了事业上的双轨并行。

二、确立志向 迈步前行

在上海历经5年的磨砺,蒋露在打工、创业与成长的并行轨迹中砥砺前行。

蒋露意识到,唯有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与能力,方能一步步靠近梦想的彼岸。2005年,她毅然决然踏上归乡之旅,选择进入遵义海威计算机职业学校深造,专攻办公商务与平面设计领域。求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丁字口通道的十字绣店铺中,被一幅“大展宏图”的绣品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买下这幅绣品。自此,她白天刻苦学习,夜晚则沉浸在绣针与彩线的交织世界中。历经半年的潜心创作,学习期满之际,这幅满载希望的“大展宏图”也圆满完成。

竹木结构艺术品“禅椅”获一等奖。

蒋露深知,仅凭当前的能力要实现宏伟梦想仍显单薄,她必须持续积累实战经验与财富。因此,她再次踏上征途,远赴广东常平,成功应聘至凡尔赛酒店担任市场部经理职务。凭借灵活的商业思维与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她打破了同行对她业务能力的怀疑,迅速在业界崭露头角,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此期间,她广泛接触各大家具展会,不仅结识了众多参展商家,还建立了与外商的联系,这些宝贵的人脉资源,为她日后的创业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蒋露对销售充满热情却更倾心于艺术,她在工作的酒店中,总能发现那些精雕细琢的雕塑品的亮点。她时时驻足凝视,细细品味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精髓,每一次凝视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尤为难忘的是,那幅寓意深远的“大展宏图”十字绣,不仅触动了她的心弦,更让她领悟到艺术能以多种形式展现其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了将艺术融入生活的念头。

于是,蒋露在工作的酒店附近繁华的商场里,精心挑选了一个店面,开设了一家十字绣店,聘请专人打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本宣传手册为蒋露的创业梦想注入了新的活力。手册中,四川资阳古唐艺雕机构开设培训手工雕刻匠人的信息深深吸引了她。为了深入学习雕刻技艺,她毅然决定从广东远赴四川,拜入名师门下,潜心钻研木雕艺术。

三、商海沉浮 商途驰骋

木材的清香和木雕艺术的精妙都深深地吸引着蒋露,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想带动家乡经济发展的想法也时时激励着蒋露,她觉得自己找准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决定带着近十年异乡拼搏累积的财富返乡创业。但与男友5年情深意长的爱恋,却如同枷锁般让她难以割舍,双方都有自己的事业追求,她面临着一场情感与理想的艰难抉择。在无数次的心灵交锋后,蒋露含泪告别了爱情,满载憧憬回到了生养她的家乡——贵州桐梓。

雕刻作品八骏图。

回乡后,她开始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并潜心钻研所学的雕刻技艺,同时走访和调查市场,探寻需求与机遇。经过深思熟虑,她于2009年底在桐梓县城官渡河租了两层门面,开了一家“古唐艺雕”工艺品店。创业初期,她除了雕刻,什么都不会,就连工作台都是父亲从乡下带来的几块木方给她临时搭建的。

人生路上,好事总是多磨。为了将生产加工和销售分开,蒋露租了一套三室一厅毛坯房进行手工雕刻和喷漆加工。工艺品店样品筹备了3个月,可开业不到1个月,就因门面业主间的扯皮事件而不得不搬迁。可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着太大的差距,经营了一段时间,蒋露发现,桐梓人们对雕刻工艺画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市场也不太好。面对困境,蒋露并未退缩,她凭借一己之力,既当生产者又做推销员,逐步打开了市场的大门,让作品逐渐获得认可,曙光初现。

单纯的工艺品加工远非蒋露的终极梦想,她希望将雕刻艺术融入建筑领域,赋予其更广阔的生命。为此,她不惜变卖住房,购进先进的雕刻设备,购置土地兴建厂房,组建工匠团队。然而,世事无常,一时之间,每月高达6000余元的亏损如巨石般压在她的心头。2010年的6000元,对于同时还要兼顾工作与身怀六甲的她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可她是不倒的“小强”,时常想起那些行业大咖的艰辛创业路,她总用他们的成功激励自己努力拼搏,不言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精湛的营销能力打开了市场,赢得了嘉华酒店手工雕刻工艺工程的订单,这标志着她在雕刻行业掘得了宝贵的第一桶金。接二连三,蒋露接到了桐梓县城几大茶楼项目的雕刻订单,有了这些成功的案例,蒋露在业界算是站稳了脚跟。2011年,蒋露注册了小微企业“古夜郎木雕厂”。

实木家具。

创业艰难百事多。蒋露与伴侣因理念、性格及经营策略上的分歧,最终选择在家庭上和平分开。念及丈夫作为异乡人在桐梓奋斗的艰辛,蒋露慷慨地将木雕厂的运营重任托付于他,自己则转身投入直销领域,发挥个人专长。然而,世事难料,短短两年间,由于经营不善,木雕厂竟累积了高达80余万元的债务。面对这一困境,丈夫主动请辞,恳请蒋露重掌大局。

面对如此局面,蒋露虽感头痛不已,却对亲手打造的基业怀有不舍之情。她毅然行动,找到两家小额贷款公司筹集了6万元资金,又分别吸纳了油漆和木工的两个劳务团队负责人为合作伙伴,引进一组全新的木工设备,为厂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市场方向。

蒋露凭借深厚的人脉网络,频繁奔波于市场,积极推广产品。她不仅深耕房屋内部雕刻艺术,更勇于创新,将业务范畴拓展至房屋立面改造,市场触角延伸至县外乃至省外,逐步扭转了局势,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华丽转身。

蒋露始终坚守初心,对艺术的热爱也未曾减弱,周围始终萦绕着木材特有的馥郁香气。2014年,她成功注册了“贵州沿木坊家具有限公司”,并巧妙地将业务版图扩展至装修市场,将精湛的雕刻技艺融入房屋装修与家具定制之中,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公司的发展势头强劲,逐步成长为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家具企业,实现了“产、销、施工一站式”整装配套服务,彰显了不凡的实力与远见。

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蒋露与她的公司始终坚守前沿设计理念,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流程,坚持使用货真价实的材料,并独具匠心地采用原木榫卯结构,以此展现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此外,蒋露在公司的发展蓝图中,尤为注重与地方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她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桐梓所拥有的超过100万亩方竹产业的巨大潜力,致力于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利用,巧妙地将方竹与木材相结合,提升了竹木家具的品质与价值。

2024年,公司凭借独树一帜的设计理念,推出的竹木结构艺术品“禅椅”,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遵义市决赛(先进制造赛道)第一名,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省级决赛(先进制造赛道)第三名,第九届“创客中国”贵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复赛(特色轻工赛道)全省100强。正在参赛的还有第六届“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云南昆明市决赛,村有界·创无边“第六届”“农行杯”贵州省乡村旅游创客大赛省级复赛。

大赛现场答题。

蒋露及其团队正深入探索方竹竹材的多元化应用,旨在开发一系列竹编、竹雕、工艺品及竹家具等产品,进一步丰富竹木结合的产品线。同时,她还将苗族银饰、刺绣、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竹木家具的设计之中,力求创造出更具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的多元融合产品。

在蒋露的带领下,公司始终保持着创新发展的步伐。她坚信,在互联网时代,市场无界,合作共赢。因此,她创立了“贵州百创项目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旗下6家企业合而为一,共同打造一站式整装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

目前,蒋露已为企业制定了全面的发展规划,并计划通过3D云设计系统、3D云展系统、云销系统以及3D产品数字模型和虚拟直播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反向定制,让客户体验从装修设计到工厂生产,一键下单到源头厂家生产线的无缝对接,让现实与虚拟场景之间的转换变得自由流畅。

蒋露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始终不忘返乡创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初衷,作为县政协委员,她深入调研,积极书写提案,其中“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被列为当年十大优秀提案。2024年,蒋露再次发力,提交了“关于桐梓方竹材的开发利用”提案,并精心筹备了大会发言材料,持续为地方经济贡献智慧与力量。

蒋露的企业积极吸纳返乡技术人员与应届毕业大学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技术革新,同时,企业还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残疾人、退伍军人及周边民众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目前,企业固定生产人员50余人,每月稳定发放薪资20-30万元,而在生产旺季,带动300人多就业。

此外,蒋露热心公益,她用爱心温暖着别人。重阳节,她们慷慨解囊,为马鬃、官仓等乡镇的老人送去关爱与物资;开学季,她们为五中的学子捐赠书柜书架;高考季,她们资助桐梓一中步入大学殿堂的学子,助力梦想启航;农忙时,她们向新站、大河的农户捐赠化肥,助力丰收……蒋露正以实际行动诠释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文/王霞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11.html

“80后蒋露:返乡创业 匠心逐梦”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创业故事: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淠河岸边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通过在土地整合上下功夫,连片开发,打造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的美丽村庄,吸引了许多在外创业的致富能手回乡发展,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在外经...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2日清晨,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52岁的韩发图麦刚为5岁的孙子穿好衣服就接到了合作社打来的电话。“这几天我们来不了,天冷了,蚯蚓也都进深土了,主要就是保湿,只要大棚盖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韩发图麦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这位精神而又能干的妇女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北漂奶奶”,顾名思义,...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因为手术舌头切除两厘米而发音含混;上身的花格子衬衣被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沾满泥土,像是从泥泞田地归来的老农。眼前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让记者深感意外:就是他,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就是他,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

生态养猪求发展 “海归”创业写新篇

生态养猪求发展 “海归”创业写新篇

今年35岁的孙道远,是一位智慧型的男子汉,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一头短发映衬着红润的脸庞,他那刚毅明亮的目光,依然流露出动人的风采。在6年的海外工作中,孙道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他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从事石油化工机械的工作经历当作发展的奠基石,视为人生旅途中的里程碑,在内江市海外工作...

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创业?

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创业?

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创业?互联网创业很简单,简单到一个手机,一台电脑,我想这个条件不是10年的时候电脑很贵的买不起的那时候,对我就是那时候开始互联网创业的,现在也不算啥成功哈,不然也不会在这回答问题说正题,现在是社交电商的年代,比如流量变现,知识变现,移动电商引流变现,互联网项目变现,创业类型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