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追梦——“轮椅天使”丁玉坤的创业故事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6

残疾人创业故事:今年1月,丁玉坤新成立了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让自己的创业生涯更上一层楼。河北日报记者 解楚楚摄

6月14日,记者来到坐落于石家庄市新华区钟宏路京津冀残疾青年创业园内的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它的创立者丁玉坤。

丁玉坤今年40岁,先天性脊柱裂让她从小双足变形、双髋关节脱位。面对多舛的命运,她选择用坚韧和从容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并将温暖和爱心传递给更多像她一样的残疾人士。爱笑、爱美、不服输的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轮椅天使”。

■ 与其被动地找工作,不如自己主动创业

初见丁玉坤,坐在轮椅上的她面带笑容,举止优雅,说话时声音清脆洪亮。然而年少时的她,却尝尽疾苦。

1982年,丁玉坤出生在石家庄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出生起,她便被诊断为先天性脊柱裂。残疾带给她的除了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绝望:父亲不堪重负离开了家,母亲同样身患残疾,幼小的丁玉坤不得不跟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因不方便到学校正常上学,18岁之前,丁玉坤几乎没有出过家门,闭塞的环境让她的生活没有色彩。

“我是一个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的人。”采访中,丁玉坤对自己如此定义。然而,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食其力的向往刻在骨子里,带着不服输的拼劲,她硬是自学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本。

2003年,互联网的普及,给丁玉坤的人生带来转机。一位爱心人士特地从天津赶到石家庄,为丁玉坤捐赠了一台电脑。从此,一根小小的网线为她枯燥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她点燃了实现梦想的火把。

“互联网就是我的老师。我开始学习各种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还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丁玉坤强烈表达着对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向往。

丁玉坤说,她也曾为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奔忙过,却四处碰壁。当她发现网络营销非常适合残疾人后,便下定决心,与其被动地找工作,不如自己主动创业,通过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2011年,丁玉坤和同为残疾人的丈夫一拍即合,共同创办了石家庄中讯传媒有限公司。

回想公司成立初期,第一笔业务让她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下雪天,道路非常光滑,我和爱人小心翼翼地骑着电动三轮车,顶着寒风来到客户约定的地点。”丁玉坤说,因腿疾无法上楼,她索性在大街上与客户签订了第一笔订单,当准备走的时候才发现,手脚已经完全冻僵了。

残疾的身体不比常人,但为了给客户留下好印象,即使行动不便,丁玉坤总要提前10分钟到达约定地点;为了完成一笔生意,即使劳累引发了高烧,丁玉坤也不肯休息,她不能失信于客户……创业路上,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丁玉坤的公司渐渐做大,业务范围也从最初的网络营销扩展到网站建设、软件开发、广告设计与制作等领域,客户覆盖全国。

今年1月,丁玉坤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新成立了一家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加工流通“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科技助农公司——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让自己的创业生涯更上一层楼。

“残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失去拼搏精神。”丁玉坤坚信,只要勇敢地追求梦想,残疾人一样可以开启精彩人生。

■ 她的公司里,近一半的员工都是残疾人

“对于残疾人来说,工作不仅意味着自力更生,更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丁玉坤告诉记者,她希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就业走出阴霾,阳光自信地生活。

于是,除了积极参与各类扶残助残公益活动外,丁玉坤格外注意吸纳残疾人到自己的公司就业。为方便残疾员工出行,贴心的她还在办公室、卫生间等处,全部安装了无障碍设施。如今,她的公司里,近一半的员工都是残疾人。

“我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挣到钱,从精神上站起来。”丁玉坤表示,每当看到残疾员工拿到工资时脸上流露出的喜悦和满足,她便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15年第二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当天,由丁玉坤牵头创办的残疾人创业中心正式开业。“我发现身边的很多残疾人都会制作手工艺品,但苦于没有销售渠道。”丁玉坤说,残疾人创业中心为残疾人进行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同时,还通过实体店和互联网销售残疾人手工艺品,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增收。

“我现在每个月都有至少2500元的收入,终于实现了自食其力。在这里,我找到了‘家’。”今年27岁的乔红雁同样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无法正常行走。在多次就业失败后,她来到残疾人创业中心,经过技能培训顺利就业,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如今,残疾人创业中心已免费为30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相关培训,带动近百名残疾人从事非遗、文创等手工艺品制作,手工艺品品类达到上百种。

一路走来,丁玉坤的身边也聚集了一群和她一样有爱心的人。

2018年6月,丁玉坤一鼓作气,又成立了石家庄高新区希望之家社工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以扶残助残和专业化社工服务为基础,集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社区服务、文体服务、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带动几百名爱心人士参与到爱心助残的公益活动中。

今年3月3日,丁玉坤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市民广场的第一棒,参与了冬残奥会火炬的传递。“能成为一名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是我一辈子的荣耀。”丁玉坤表示,今后,她将带着传递火炬的激情在助残公益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带动更多残疾人奏响追梦的交响曲。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63.html

“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追梦——“轮椅天使”丁玉坤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返乡创业故事:时间来到下午6时,安静的生产车间嘈杂起来,女工们整了整手头的线束,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天是9月27日,一场雨刚下过,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泥土味。女工们一...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接单、整理、发货……国庆假期,当人们休闲放松之时,在厦门创业的台湾小伙王在荣却忙得热火朝天。一批批货物通过跨境物流,奔赴中东欧国家和地区。王在荣是厦门沙盒视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湖里云创智谷创业园区里,经营着这家以中东欧国家和地区为主要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经过多年努力,他已经逐步在市场上站稳...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2019年21岁的杨钧翔大学毕业时决定回家种地,这个决定让种了半辈子樱桃树的父母曾一时难以接受。但杨钧翔用了两年的时间将家里的20亩樱桃地扩大到100亩,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创业选择和野心。16岁萌生想法,21岁着手实施烟台福山区多山地,家家多以种果树为生。杨钧翔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张格庄镇是...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一台二手单反相机,将幸福点滴记录下来,成为将要上传到快手账号上的视频素材。在快手短视频平台,高玉楼、王娇夫妇开设的“乡野丽江娇子”账号,已有近600万粉丝。五彩粽子、自制菠萝QQ糖、鲜花饼、古法咸鸭蛋……打开这对夫妇的账号,大多是母亲带着孩子制作原生态乡村美食的日常。视频里的王娇,喜欢穿浅色棉布长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