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湖南省长沙县:海归当起“新农人” 金江湖畔养虾忙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4

早上7时之前,魏锌(右)都会跟父亲一起把虾子打捞上来,迎接游客。

清晨6时,天还透不过亮。长沙县果园镇金江湖畔,山、稻田、屋宇此时都还被笼在未醒来的雾中。旁边的六禾生态农庄里,31岁的魏锌和年过半百的父亲已经忙着收虾好一会了,身上的短袖早就湿透。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魏锌六禾生态农庄肉质细嫩的生态龙虾成为爆款,前来吃虾的游客络绎不绝,平均一天要卖掉500斤虾。

“我们这边是活水养虾,水质好,并采用水草恒温技术,养出的虾不仅个头大、肉还嫩,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看到记者,魏锌举着巴掌大的龙虾做起广告,草帽下,大颗的汗珠沿着脸颊滴在他脏兮兮的雨裤上,很难让人把眼前的庄稼汉和金融业海归联系在一起。

2017年,魏锌辞去外企的金融工作,在金江水库旁流转了三百亩土地,在父亲的技术支持下,发展龙虾养殖,做起“新农人”。如今五年过去,他的六禾生态农庄年收入超200万,还带动了周围50多位村民就业。

不当白领当农民

“我是那种想到了什么,说干就要干的人。”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魏锌哈哈一笑。他坦言,因为自己的这种性格,创业路上也吃了不少苦头。

2017年,魏锌投入600万元,正式成立六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不久后又追加投入了百来万。农庄日渐起色,规模也在适度扩张,但几年下来,龙虾养殖的单一形式,让资金回流慢、周期长,再加上中间商,几乎赚不到什么钱。

“在国外看到不少农庄,都是自产自销,能缓解经济压力。”于是魏锌逐步打造以自养龙虾为特色的餐饮农庄。

这条路还真让他走通了。三年时间,六禾凭借着这一口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从市里特意来此尝鲜。据魏锌估计,开餐厅以后,年收入提升了50%—60%。

但好景不长,餐饮刚有起色,疫情又来了。“虾子最值钱就是三月份第一批上市的时候,但疫情导致虾子进不了市场,农庄也没有游客过来,那段时间觉得人生都灰暗了。”没有资金回流,还不上银行贷款,一环扣一环,对农庄生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农庄还是要多元化发展,内容丰富,经济效益会更高。”魏锌的留学经历,帮农庄渡过难关。农庄存在刚性锄草需求,他便提出放养牛羊的建议,在省去一大笔锄草成本的同时,还为农庄餐饮提供了多样化的肉材。

此后,魏锌又在塘内圈养甲鱼,在春夏之交种植水稻,形成稻虾鱼共养体系,把园区打造成一个小型绿色生态圈。“我们也可以不使用化肥,不污染环境。”

目前六禾虾的年产量已经达到40吨,均销于自家农庄,高品质的龙虾与好的口感共同营造了六禾餐饮的口碑,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专程前往尝鲜,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产业融合有奔头

近年来,果园镇不断深耕田汉文化,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研学、红色旅游和红色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果园镇2019年获评湖南省首批十大特色文旅小镇,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魏锌坦言,看到这一发展前景,自己也决心搭上农文旅融合的顺风车,提出“一小时经济圈”,即长沙市区到乡村的车程时间。而如何打造这一小时经济圈,让魏锌犯了愁。

那段时间,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围着农庄转,和家人交流的话题也离不开一小时经济圈。“我听你说国外的农庄,能吃能玩,还能住宿,我们也试试?”一次闲聊,母亲的话让魏锌茅塞顿开,“这个点子好!”

去年年底,魏锌建起民宿,在农庄打造了一整套田园牧歌式的体验服务,还有引进了儿童娱乐设施,每到节假日,房间总是供不应求。同时,提供给周围村民的就业岗位也就更多了。

目前,魏锌还负责公司对外事务,包括外销对接等,而他的父母亲则负责对内事务,如龙虾养殖、农庄管理等。对于经营农庄,这几年的经历似乎让魏锌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要先把客人留下来,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谈及未来的打算时,魏锌说,将招聘专业的外销和宣传团队,赶上直播趋势来打响六禾品牌。同时,还打算在旅游业上下些功夫,比如做一个供游客在夏天畅玩的游乐泳池等,争取稳定的客源。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0.html

“湖南省长沙县:海归当起“新农人” 金江湖畔养虾忙” 的相关文章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通过一个个初创者的故事,看这座青春之岛如何培育和孵化这些新生力量,观这座城市能否给这些创业者提供一个留下来扎根的理由。我们走进青岛拓界建筑设计...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强国新"声"代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也即将迎来成立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春湖北”特开设“强国新‘声’代”专栏,常态化宣传青年典型,展示青春寻访、青年宣讲等系列活动和优秀文化产品,传播青春正能量。“96...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近日,在石棉县绯饴家庭农场,刚忙完猕猴桃丰收的农场主曹霞,已做好了冬管的准备。2004年,曹霞为了生计外出务工,曾在水果行业从事批发、营销、产品经理等工作,虽然辛苦却从不喊累。后来,她瞅准家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毅然回乡开启创业之路。曹霞正在猕猴桃下除草返乡逐梦瞄准猕猴桃种植2004年,曹霞和几个朋友一...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一头干练的短发、亲和的笑容、雪白的手套……7年,陈翎隽完成了从“全职宝妈”到“月销30万网红收纳师”的华丽蜕变。2021年初,“整理收纳师”被人社部列为家政服务新工种,“时薪上千元,豪车别墅不是梦”的逆袭神话正吸引着许多人投身整理收纳行业。做“整理收纳师”到底是什么体验?近日,记者走入河南首届整理收...

十七岁女孩创业三年  用汉服传承传统文化

十七岁女孩创业三年 用汉服传承传统文化

“汉服于我而言,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我开了这个汉服店卖汉服,更多的是我对汉服的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刘童童今年17岁,却是已经创业三年的“小老板”。14岁时,她便成立了一家自制汉服的网店“福禄堂”,17岁的她和汉服事业逐渐走向了成熟,她在安庆市成立了汉服工作室,并在广东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