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名大学生用微信卖水果 3个月营业额达45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18

8位大学生,因为共同的创业梦想走到了一起,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勇敢地“杀”入当下最时髦也最火爆的市场——移动互联网O2O。目前,他们开发的“移动互联网+门店”微信平台——“大象果园”,已经让不少本地市民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而且项目运营三个月以来,总销售额达45万元,带动四十余名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如今,他们并没有满足现状。接下来,他们还有更多的计划,比如陕北土货项目……

创业他们因为共同的梦想选择创业团队个个都是牛人

1980年出生的张志鹏是榆阳区人。2003年7月,他从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毕业后,进入了中国联通榆林分公司综合市场部工作,2005年11月调到榆林市定边县分公司,2014年2月,张志鹏再次回到中国联通榆林分公司,于2015年10月辞职,开始创业。在中国联通榆林分公司的十几年间,他从一名小小的业务主办升至部门经理,到达公司中层,年薪达20万;然而他却放弃眼前这份好工作,选择创业。如今,他任榆林市大象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虽然这份国有企业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是我不满于安逸的现状,尤其2014年调回榆林分公司,接触到互联网新思维后,更是激发了我创业的想法。这一年多来,我读了不下40本关于互联网的书籍,直至2015年10月,我们的项目启动,我最终选择了辞职,一心一意扑倒项目上来。”张志鹏说。

1990年出生的王鹏飞是咸阳市彬县人。2011年9月,他来到榆林,就读于榆林学院植物科学专业,大一开始他就一直坚持做兼职,从派发传单到做活动策划,直至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公司。毕业时,他放弃了家乡公务员和年薪10万元的工作,毅然选择创业。

“在毕业之前,我们就开始搞达绿园·家庭一站式服务园,后来张总来榆林学院招兵买马,偶然之间,我们互相发现价值观是相同的,项目也是相似的,所以就把两个项目取长补短,融合在了一起,选择了联手。”王鹏飞兴奋地说。了解到,目前王鹏飞已是榆林市大象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

除了他俩,还有抛下老婆、孩子,只身来榆林创业的王志刚,放弃中国联通榆林分公司年薪10万的田布栋、田淑慧、曾任榆林学院广播电台学生副台长、放弃留校机会的刘彦亭。

平台网上下单线下配送2小时内可享受各种水果拼盘

想吃水果,两个太多,吃一个又不过瘾;想吃多种水果,又怕买的吃不完,容易坏,去买路边的拼盘水果,又担心卫生问题。

在榆林,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在微信里点击“大象果园”,两小时内就能吃到各种组合的新鲜美味水果,还可免洗、免切。

在“大象果园”的微信平台,看到各式各样的水果、干果、小吃琳琅满目,还有不错的礼盒和划算的年货。只需轻轻一点就下单,很实用,很方便!线下体验店货源也是非常充足。

据张志鹏介绍,“大象果园”线下已有5家体验店,分别是:东环路店、银沙路店、玻璃洼店、新明楼店、人民路店,区域覆盖榆阳区东沙、西沙、开发区、二街、南郊。基于这样的布局,主要考虑的是配送时间的问题。现在他们的配送是由百度外卖来做,而百度骑士接单就是按照这五个区域来接单的,只要顾客一下单,就近的百度骑士就会立马赶过去,这样就保证了2小时内配送完成。

目标致力于打造大河套最具影响力的社区O2O生活服务电商平台

张志鹏透露,“大象果园”项目从去年10月份运营3个月以来,总销售额达45万元,带动40余名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目前完成投资230万元,这个项目也得到了榆林榆阳民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授信的300万元贷款。

“现在我们的货源有一部分还不是来自农产地,今年我们主要解决的就是货源来自农产地问题,让市民吃着放心,吃的舒心!”对于货源,张志鹏毫不避讳的说。

“电商市场竞争很激烈,而‘大象果园’目前定位就是区域化电商平台。我们计划把‘大象果园’的模式复制到榆林各个区县以及社区。”张志鹏说,在团队设想的“大象果园”蓝图里,首先是顺利走入社区,随后是各个区县,立志于做大河套最具影响力的社区O2O生活服务电商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91.html

“8名大学生用微信卖水果 3个月营业额达45万” 的相关文章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返乡创业守初心 绘就乡村新画卷

返乡创业守初心 绘就乡村新画卷

返乡创业故事:今年57岁的任绪平,是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人。2018年7月,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激励下,任绪平带着在外打拼30多年积累的资金和“再造故乡”的创业梦想,回到生他养他的天门镇,与金塔村村委会达成协议,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中药材,并创办了安徽梦思康中药材有限公司。通过3...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只喜欢买买买、囤囤囤,却没有收拾的习惯;房子储物空间不足,杂物凌乱堆积;搬家乔迁,物品杂乱得无从下手整理……在广阔的收纳需求背景下,一个小众职业——整理收纳师悄然兴起。据统计,2022年中国66.7%的家政服务消费者年龄在27岁至39岁之间,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年轻人有很多潮流单品,他...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创业故事:2011年7月,西藏林芝一军营里,23岁的陈斌参加西藏军区侦察兵比武,获得个人成绩第一名,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狙击手”,记“个人三等功”。五年当兵经历中这精彩的一幕幕,陈斌记忆犹新。10多年后,现年35岁的陈斌,是广东清竹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从事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业务,...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从军时,他保家卫国奉献青春;退役后,他返乡创业带富乡邻。固镇县仲兴镇陈圩村80后退伍军人张青退伍不褪色,创办安徽丰安生物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牧草制作发酵饲料,以草代粮,开展生态养猪,用敢闯敢干能吃苦的军人本色,闯出一条创业致富道路。李荣志正在和张青查看新生产的发酵饲料。在杨庙...

聆听乡村发展新思路:安吉余村要来个“二次创业”

聆听乡村发展新思路:安吉余村要来个“二次创业”

11月17日下午,安吉余村矿山遗址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余村故事”宣讲团和当地村民。这片遗址很新潮:全镜面的艺术互动装饰,布置浪漫的露营天幕,远处翠绿的山坡上,山屿美术馆的英文标识“YU HILL”傲然挺立。宣讲团副团长俞小平和其他成员在这里为村民们带来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矿山,是余村的一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