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刘伯敏:从学生老板到“苏青”合伙人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26

青年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这十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高潮,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敢想敢干爱追梦。十年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激励下,无数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被激活,校园里走出一批“学生老板”,刘伯敏就是其中一位。

“你创业面临租场地,那我们就可以免费提供,我们也可以帮注册公司,我们苏青合伙人帮助更多的青年创业……”9月底, 刘伯敏回母校南京工程学院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

刘伯敏,南京苏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青合伙人联盟会长。作为母校的创业导师,他是学弟学妹们眼中的偶像。

南京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张皖丽说:“希望能学到有关创业比较有用的东西,希望以后能成为一个像他一样厉害的人物。”

那么,学弟学妹们眼中这位“厉害的人物”,又有着怎样“厉害的创业秘诀”呢?在刘伯敏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遇上了好时代。

2010年,出生于甘肃陇西县小山村的他,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本科的大学生。刚入学那会儿,为了给自己攒学费,刘伯敏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做兼职。直到2011年,一场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改变了他的观念。那场持续了一年的比赛中,参赛团队要设计营销方案并用于实战。刘伯敏与十多位同学组团,做零售、搞团购、上门推销,屡屡碰壁,却又收获满满。

刘伯敏说:“但也学到了很多,比如团队协作、谈判沟通等本领。”

2012年,刘伯敏团队在强手如云的大赛中荣获亚军,获得了20万元创业奖金。对刘伯敏来说,收获还远不止荣誉和奖金。从这场大赛中,他观察到了国家对强化大学生创业理念、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的高度重视。因此,当有团队成员提出平分奖金时,刘伯敏给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刘伯敏说:“思考了许久,我提议,钱花掉也就没了,不如拿来创办公司。”

就这样,拿着这笔奖金,刘伯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业务是面向大学生和企业的培训以及服装租赁。

2013年,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风口,正在读大三的刘伯敏偶然结识了南京包子铺的负责人,这家包子店因为定位及宣传营销有些落伍,盈利甚微,但刘伯敏却从中看到商机,他大胆接手包子铺,成为包子哥掌门人。

刘伯敏说:“经过市场调研,我将目标客户瞄准都市年轻人,对包子铺进行了互联网改造。”

刘伯敏运用互联网营销战略,打造云包子,为上班族提供订餐、送餐等服务。仅一年多,包子铺从起初20家门店发展到200多家,年营业额破亿,刘伯敏也成了火出圈的“包子哥”。

2014年6月,“包子哥”大学毕业,从学生老板无缝切换到“江宁合伙人”事业中。“江宁合伙人”,是在南京江宁区初期创业的青年群体组织,创办初衷是为了大家能组团出去谈业务、壮士气。也就在这一年,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全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刘伯敏和合伙人们底气更足了。

张翔是“江宁合伙人”之一 ,他说:“有了这个江宁合伙人之后,政府开始对我们比较关注,我们自己也在这方面(业务)做一些钻研,像我们最开始的给团区委、区委统战部、区政协,做一些他们的应用平台,那么有了他们的支持,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业务。”

2015年,国家全面实施“双创”政策,政府不断出台财政税收、服务平台等新政策,“双创”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借着这股东风,刘伯敏和他的“江宁合伙人”创业路越走越开阔。在团区委协助下,江宁高新区为他们免费提供了1500平米办公场所,十多家企业聚集在那里办公,这就是最初的孵化器。作为“江宁合伙人”青年创业者联盟的会长,刘伯敏立志打造做全周期企业办公服务商。四年后,“江宁合伙人”升级为“苏青合伙人”,成为了江苏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的品牌项目。

刘伯敏说:“从创业者转身成为服务创业的人,帮助更多青年正确创业,因为在我创业过程中,走过弯路,但也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在我有能力后,我也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走过十年创业路,刘伯敏深深感受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被激活,创业思维不断发散。从过去以产品制胜,到精准定位市场和客户需求,“双创”项目更接地气儿。在共青团江苏省委推动和打造下,“苏青合伙人”成为青年创业者身边不占股份的合伙人,为在校大学生及大学毕业五年内的创业青年,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企业资源对接等服务,等到孵化企业进入正轨后,再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最近,00后黄飞宇的创业项目成为“苏青合伙人”10000多个孵化项目之一。

黄飞宇今年6月刚从南京工程学院毕业,别看这姑娘长得娇小玲珑,心里却装着一个“创业走天涯”的大梦想。大四的时候,同学们忙着求职或者考研,只有她无比笃定:要创业。

黄飞宇说:“我发现学生在学校里会有很多接触不到的内容,我们把这些企业相关的知识去给他们进行一个普及,让他们提前具有职场意识。”

黄飞宇的创业项目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与职场相关的人际交往技巧、口才与演讲等培训。经过评估,刘伯敏和团队认为这个项目切实可行。很快,黄飞宇的公司就在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注册运营了。

南京工程学院学工处创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许发磊说:“像我们创业园刚刚成立的时候,首家企业他当时办营业执照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我们注册一个企业一般只要3-5天,就可以把这个营业执照给它办好。”

黄飞宇创业项目很快落地,并且获得2000元启动资助金。这得益于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18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督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政策的落实,还加大了对创业失败大学生的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救助机制。有了好政策保驾护航,大学生创业更安心了。

刘伯敏说:“非常感慨,十年间,我见证了众多创业好政策落地开花,无数人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奋勇搏击,‘创’出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年来,江苏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建成50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累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71万项。2015-2021年,江苏高校取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96金129银159铜的好成绩,位列全国第一,大赛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超5000家,估值累计超200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36.html

“刘伯敏:从学生老板到“苏青”合伙人” 的相关文章

9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将家乡的柑橘卖到全国各地

9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将家乡的柑橘卖到全国各地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出台实施各种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今年27岁的张霄霆,与同学刘大楷、金鑫于2021年11月共同创办玉溪宁沣商贸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华宁县农业优势,结合发展迅速的电商产业,将地方农副产品包装销售作为公司的主要经...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我家的草莓采用无土化栽培技术种植,‘住’着‘高楼’,‘吃’着基质,‘喝’着营养液,采摘时还不用弯下腰……”一进“泡泡糖空中生态园”,记者就看到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整齐地排列着,架设在离地约90厘米的钢架上;种植槽内,一株株草莓苗油绿茂盛,白色的小花点缀其间,十分好看。离草莓上市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此时草...

“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80后”打工仔返乡创业 产品销海外

“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80后”打工仔返乡创业 产品销海外

作者 杨大勇霜降已过,位于豫西南的新野县依然气候宜人。在该县工业园区一家玻璃厂内,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一块块玻璃将从这里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三国文化名城”河南新野县,因“火烧新野”而驰名中外。新野还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近年...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从军时,他保家卫国奉献青春;退役后,他返乡创业带富乡邻。固镇县仲兴镇陈圩村80后退伍军人张青退伍不褪色,创办安徽丰安生物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牧草制作发酵饲料,以草代粮,开展生态养猪,用敢闯敢干能吃苦的军人本色,闯出一条创业致富道路。李荣志正在和张青查看新生产的发酵饲料。在杨庙...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千余亩的蔬菜园区,什么时候最适宜播下种苗?大棚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菜农都是按照经验、跟着感觉走。但在如今的寿光,菜农依靠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近年来,寿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智慧化”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农业赋予新动能...

内蒙古商都县:返乡创业姐妹花 乡村振兴写芳华

内蒙古商都县:返乡创业姐妹花 乡村振兴写芳华

姐妹创业故事:在众多的创业大学生中,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西井子镇灰菜沟村的师乐、师璐,这对姐妹花便是其中的一对。她们俩一个出生于1995年,一个出生于1997年。这对九零后的大学生姐妹,硬是凭着一腔热情和一股不输男人的劲头,扎根农村,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