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白领辞职回家种多肉植物 一个月收入十几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28

近段时期以来,多肉植物凭借它的迷你“身材”、肉肉的“长相”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还出现了不少“多肉玩家”“多肉粉”等等。有些人花在多肉植物上的钱高达十几万。随着多肉植物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进行创业。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小玩意,真能做成大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小村庄种多肉年收入8000万,名企职员大学生开网店卖多肉月销售额十几万。

呆萌多肉植物身价上万 “多肉保姆”成生意新点子

八年前,张谛还在做进口玩具的生意,爱人因为看韩剧喜欢上了多肉植物,买回家,养的事儿就交给了张谛。没想到,这一养就喜欢上了,越买越多,越养级别越高,爱好最终变成了职业。张谛先是开了一个实体店,专门卖多肉。今年把实体店关了,做起了微店。

“银冠玉”,3年前三、四千块钱就能买下来了,现在的价格要七八千块钱,已经翻了一倍还要多。这盆长得跟俩犄角似的多肉植物,名叫“千年兰”,看上去不太起眼儿,但是价格却能卖到6000多元钱。

小村庄种“多肉” 年收入8000万

从漳州市区开车走了不到20分钟,记者就到了邹塘村。村里都是三层的小楼,但是楼挨着楼,根本没院子。楼顶的平台上、村里路边的空地上、就连鱼塘边,都种满了多肉植物。而在地里,到处都是高矮不一的多肉植物大棚,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大棚间的道路非常狭窄,两个人并肩走都有点儿挤。

因为种植多肉,这个村2014年保守估计,总收入将近8000万元,人均超过两万七千块钱,是全国农村人均年收入8000元的三倍还要多。

从无人问津到畅销全国,十几年里,叶建明前前后后经历过不少挫折。2000年,他偶然在厦门见到了韩国引进的多肉植物,发现外型可爱,就把自家四亩地的仙人球改种成多肉植物。但那时市场还没有形成,没挣到什么钱。直到2012年,电视里刮起的韩剧旋风,带动了多肉植物的畅销。然而正是那年夏天,一场高温,让叶建明所有的多肉植物几天时间就全都枯萎,当时的损失将近十万元。

2015年上半年有些多肉植物价格已经比前两年同期翻了两三倍,特别是名贵品种,比如雪莲和香槟的批发价格每棵已经达到一百块钱。大部分多肉植物网店,都感受到了井喷行情。仅上半年,淘宝网上经营多肉植物的商铺就增加了五成左右,达到二万三千多家。从销售数据看,买多肉植物的人群中,年龄在18-34岁的人居多。另外,女性比男性略多,占到了65%。

主题婚礼主题咖啡馆 多肉创业路花样百出

开发多肉周边产品,已经成为时尚类消费的一个新市场。多肉饰品、多肉橱窗展示、给多肉植物做衣服、以多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等等。还有人开发了主题婚礼、多肉主题餐厅、主题咖啡馆。

多肉植物在中国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有预测2015年市场规模至少超过十五亿元,这还不包括对陶瓷、花土、书籍等衍生品的带动。

半小时观察:小玩意也能做成大生意

“如果,我的喜爱能成为你的喜爱,而你的喜爱能让我做我喜爱的事,这该有多幸福?”听起来这么绕口的一句话,说白了就是“萌物经济”。多肉植物是绿植里的一个很小的分类,但是它商业开发的速度却出人意料,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发展速度,让人不敢小觑。扑面而来的萌物经济正在壮大,怎样用带有温度和情感的方式来做生意,考验的是创业者的眼光和对市场机会的敏锐。创业的路万千条,成功的感受也各不同,只有准确把握新的消费需求,创新求变,高效服务的人,才能真正成为搏击市场的强者。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74.html

“白领辞职回家种多肉植物 一个月收入十几万” 的相关文章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创业故事,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

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追梦——“轮椅天使”丁玉坤的创业故事

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追梦——“轮椅天使”丁玉坤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今年1月,丁玉坤新成立了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让自己的创业生涯更上一层楼。河北日报记者 解楚楚摄6月14日,记者来到坐落于石家庄市新华区钟宏路京津冀残疾青年创业园内的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它的创立者丁玉坤。丁玉坤今年40岁,先天性脊柱裂让她从小双足变形、双髋关节脱位。面...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向劳动者致敬她曾怀揣梦想、寻梦他乡,后来发现,最好还是故乡;她曾南下深圳打工、摆地摊,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勤劳致富的信念,开始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打工的辛酸,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尝试过失败的痛苦,最终铸就辉煌。她创办了众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云之绣手工作坊,她就是大峪乡老地村致富带头人、众乐农民专业...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已长到一尺来高。“12月中旬就能采摘销售了。去年我种辣椒赚了40多万元。”耿付建自豪地说。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耿付建此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2010年,他辞...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岁物遂,皆可观藏。我为品牌取名为‘椿物皆藏’,就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汉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被拿来收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说话的人叫执辞,“椿物皆藏”汉服创始人,今年二十出头的她在高二那年偶然观看了一场汉服社团成人礼活动,从此便被汉家华服深深吸引。大学毕业后,她和发小一拍即合,从外省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