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78

从对手工作品的一见倾心到模仿制作、创作开发,她把手工制作之美带给她人。从独自创办工作室到联合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并肩开发作品完善制作流程开展手工艺课程培训,她用一双巧手将“青果”培育成一片巧妇手工园地 。她就是李英,北京青果布艺工作室(以下简称青果工作室)创始人,现任全国手工协会会员,北京巧娘协会理事,昌平区巧妇协会副会长。

一朵手工花 开启她的创作生涯

做工精良的布包、憨态可掬的玩偶、娇艳欲滴的花束……在李英的工作室里,随处可见精美的手工制品,这些都是“青果工作室出品”。

“最初的手工创作始于无意中看到的一朵手工花,我当时被它的精美所吸引。随后,便摸索着做了起来。”李英笑着谈道,因为有着装修设计的工作经验,她做起手工来很快就能得心应手。

天赋加上努力,她的手工艺品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赏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邀请到学校开展手工培训,从此,她走上了半职业讲师的道路。她的授课风格生动有趣、细致清晰、内容丰富,在让大家体验手工制作的快乐同时缓解了工作生活的压力。

2014年,在区妇联的支持下,她成立了工作室,在区妇联搭建的平台上,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更加拓展了创作的空间。

无论是编排课程开展培训,还是设计创作开发新的手工作品,李英始终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和比赛,拓展多方面技能。

在她不断的努力下,青果工作室在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巧娘工作室, 2016年,李英获得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手工技能大赛布艺组银奖。2018年,李英被全国妇联手工协会评为“优秀会员”。

产品+课程 一件件手工开出了致富“花”

“不能仅仅作为爱好,还得帮大家带来经济收益。”在和学员姐妹们不断交流中,她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从尝试售卖,到参加博览会、创意市集,手工让她有了收益。

经营初期,也曾充满艰辛,但家人的全力支持,妇联组织的全力帮助,成为她强大的后盾,她埋头精耕细作、笃行不怠,坚持,再坚持。在知名度慢慢打开后,订单也随之而来,同时,她的勤劳真诚也赢得了更多伙伴的信任,加入了她的队伍。

除了李英之外,青果工作室里目前已有八位专职手工艺老师,她们个个都是手艺强人、各有所长,这使得青果工作室成为了一家涵盖十一大类手工艺、上百种课件的专业培训机构。

“我们每位专职老师都各有所长,性格又互补,有着对手工艺的热爱,这让我们能多方面发展,也有着共同前进的目标。”李英指着满墙的手工作品介绍说。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和疫情带来的影响下,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探索,青果工作室形成了“主打课程+产品辅助”的经营模式。发展至今,青果工作室的收入中,超过80%都来自于培训课程,她的公司也逐渐转亏为盈。

通过开展培训,她让累计2万余人感受到了手工的魅力,在不断挖掘自己的同时,她们也找到了新的创业路径。

她不仅做到了满足各单位对手工培训的需求,更是带动了很多偏远村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增收创收,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让传统女红走出国门 小手工做出大希望

“创业期间虽然有过困难,但大家始终团结一心,细心打磨课程、经营工作室,现在这些手工能为大家带来收益,我也感到很欣慰。”李英感叹地说道,“我们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不仅在资金上还在技术上给了很多帮助,区妇联也为我们搭建了沟通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向更多人展示手工的魅力,从而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在区妇联的帮助下,李英还参加了其他区及外省市地区的交流活动,她还先后参加了文博会、妇儿博览会等,展示了手工带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结识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姐妹,让更多的妇女具备了一技之长,有了居家就业和增收的机会。在与不同单位合作过程中,她真诚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为她赢得了口碑。

她曾作为北京市妇联选派的妇女代表,跟随全国妇联远赴阿联酋,参加中阿妇女论坛交流。还曾多次带领团队参与外事活动,向世界展示昌平巧娘的风采,在国际交流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作为一名手工文化传播者,一晃她已经奋斗了十七载。在这十七年里,她从未停下向外探索的脚步,一步步拓展手工种类,自己学习的同时不断推广。通过她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手工艺术、了解女红文化。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李英一直践行着这个理念。“我希望我的课程不仅能让更多人找到创业的方向,更想把阳光、自信、乐观的精神传递出去。”她说道。

李英身上有着优秀女性共有的光芒,她为热爱的事业而奋斗,她为身边的妇女谋福利,她让一颗“青果”开出了满园致富“花”。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39.html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的相关文章

邵根伙:养猪博士2万元创业名列胡润富豪榜

邵根伙:养猪博士2万元创业名列胡润富豪榜

昨天下午,杭州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门口,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衬衫,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下了车,匆匆忙忙地往大堂里跑。“不好意思迟到了,司机不认识路。”他满脸歉意地坐了下来,小小的会场里坐满了人,都在等他。他是邵根伙,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已长到一尺来高。“12月中旬就能采摘销售了。去年我种辣椒赚了40多万元。”耿付建自豪地说。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耿付建此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2010年,他辞...

大学生返乡创业 黑水虻探出致富路

大学生返乡创业 黑水虻探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庐江县90后大学毕业生余宏伟,利用在高校里学到的知识返乡创业,养起了黑水虻,为当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探出一条新路子,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余宏伟的黑水虻养殖基地位于庐江县白山镇五艾村境内,一天三顿都要喂食,而喂养黑水虻的食物有点特别。合肥保护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大学生创业者“约会”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者“约会”互联网

彭少强,1987年出生,2011年创建51乐返网,一家淘宝购物返利网站,那时他还是一名大三学生,他用借来的2000元作为启动资金,150元买了个域名,200元买了个程序……就这样公司成立了。公司成立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月入8000元。看似顺利的创业之路,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彭少强说:“我有一颗不...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卖完了,樱桃地里现在也就捡捡漏了。”张亚缔在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彭庄村创业经营着200多亩的樱桃园,刚进六月,近30万斤的樱桃就已销售一空。“咱施肥只用有机肥、菌肥、农家肥,除虫只用太阳能灭虫灯,樱桃生长自然无公害,味道特别好。今年我们平均批发价格是每斤15块钱,纯利润已经达到了200万元。”张亚缔...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种地到底多辛苦,我国的唐朝诗人李绅早已一语道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在福建厦门的康英德却不怕吃苦,他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农业的种子。留学归国后,不顾家人反对回乡种菜,靠着一粒粒的蔬菜种子,带领家乡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年产值近1.17亿元,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又为什么会选择回乡创业种菜呢?讲述三农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