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贵州郑培坤:返乡创业深耕养殖 带领村民蹚出致富路

2个月前 (07-05)创业故事171

养殖业创业故事,截至6月底,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共销售7000余头黑猪,销售额近2100万元;塔山村肉牛共计销售300余头,销售额近500万元。

生猪和肉牛是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的支柱产业。时间过半,翻开账本,一笔笔收支记录映入眼帘,红利清晰可见。看着可观的销售额,公司负责人,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jpg

郑培坤给来观摩学习的村党组织书记介绍塔山村抓党建促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具体做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更多是扮演先行探路者的角色,打造可复制的模式,通过辐射带动让产业红利惠及更多村民。”郑培坤说。

猪倌、牛司令、致富带头人、村干部,郑培坤拥有多个头衔。今年43岁的他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光荣而神圣。

二十年,是岁月的沉淀,更是初心的坚守。

“之前,我未能深刻理解模范、先进、示范引领等词汇的含义,但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越发清晰了——干别人干不了的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委屈、成别人成不了的事。所获荣誉越多,就越要往前走,且每一步都要向下,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郑培坤感慨。

2001年8月,从塔山村到华中农业大学报到时,志愿者的热情相迎让他倍感温暖。“学长学姐们各方面都很优秀,得知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后,我就下定决心向党组织靠拢,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郑培坤说。

2.jpg

郑培坤在养牛场作业

学生时代最朴素的想法,点燃了郑培坤心中那颗理想与责任的星火。

2005年,郑培坤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出生在农村,又是畜牧兽医专业科班出身的郑培坤,先在外企工作,后与朋友在湖北创业养猪,年收入超百万。

然而,2012年春节的一次回乡经历彻底改变了郑培坤的想法。看到村里产业凋敝、青壮年外流、土地撂荒……郑培坤决定放弃在外省的事业,留下来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路子。

靠上学“跳出农门”,但却又折返回村,此举引发了不少人的议论。

3.jpg

郑培坤给高中生讲农业生产科普课

能为家乡做什么呢?依托经验、技术和资金,郑培坤选择从最熟悉的养猪行业入手。

2014年8月,郑培坤养殖的第一批生猪上市,市场反响热烈。生猪的大卖,不仅让他证明了自己,也让长年累月在地里刨食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大家纷纷跟着他学习如何科学养猪。

“开始养猪之后,规模不断扩大。”村民郑培成以前靠打工谋生,日子过得紧巴巴,如今年出栏达1000余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塔山村养殖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如何带领更多村民增收,成了郑培坤的心头大事。

2016年,他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牵头组建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新建年出栏10000头的标准化智慧生猪养殖基地,带动470户农户增收。

4.jpg

郑培坤(右)和工人查看肉牛生长情况

数年时间,塔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4269元跃升至如今的18200元,村级集体经济累计超200万元。

深植厚壤,向阳而生。随着一座座标准化养殖场相继投产,一盘盘鲜美的猪肉、牛肉端上市民餐桌,郑培坤的理想扎得更深了。

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农业公司、14个家庭农场、32户种养大户……塔山村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农业产值7900万元,正朝着“亿元村”迈进。

5.jpg

郑培坤和工人正在给牛喂食草料

塔山村富了,邻近的村也跟着走上致富路。大有镇12个村(社区)合作社全部入股塔山村黑毛猪、小黄牛养殖产业。两家公司现有资产5200余万元,累计兑现分红1186万元,带动9个村集体经济累计分红均超过70万元,带动130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与创业。

创业故事,如今的塔山村村民,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依托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开设的养殖、家政、叉车等课程,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技能饭”。

从引进种猪改良到繁育贵州本土黑毛猪,从关注生猪产量到追求肉质、口感、风味,从等着商贩上门收购到链接商超、门店专营和开启直播扩大销路……郑培坤发展产业的思路一直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戴正国

二审 欧阳章杰

三审 安通

推荐阅读:

从河南面坊到巫溪牛场:宋成平的返乡创业路

“新农人”改变“老把式”:返乡“牛倌”创业,打造循环农业润泽乡亲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63.html

“贵州郑培坤:返乡创业深耕养殖 带领村民蹚出致富路” 的相关文章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今年35岁的王旭潭在上海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的老家,另一个是在城里的小家。小时候,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养猪场,后来养猪场被逐渐荒废。2021年初,王旭潭回到老家,看着只剩下“空壳”的养猪场,开始与家人谋划进行改造。一次在上海看展时,王旭潭突发奇想:干脆利用大空间...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95后创业故事:创业第7年,蓝宁和合伙人定下目标:卖出1000万斤赣南脐橙。时间回到2016年。20岁的蓝宁拉上同学凌雨南、凌永春,在网上卖出2万斤脐橙,赚了一万多块钱。这笔钱,成为他们创业之路的“启动资金”。此后,他们经历了“半工半创”的候鸟生涯,也遭遇过挣来200万全部亏损的挫折。2021年,这...

宁夏创业故事:盐碱地上种樱桃,两棚净赚10万元

宁夏创业故事:盐碱地上种樱桃,两棚净赚10万元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渐从“吃得上”变为“吃得鲜”,越来越注重水果的品质和口感,对鲜果的需求,自然也增加了。在西北地区,当地人以往只能买到外地运来的樱桃,而近些年,随着对鲜果需求的增长和种植技术的提升,不少蔬果打破了原先的种植地理界限,“南果北种”或“北果南移”不再是新鲜事。在宁夏,火龙果、无花果...

“养兔大王”成天顺的创业路

“养兔大王”成天顺的创业路

创业故事,“兔舍的建设一定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兔粪不管多少每天都要进行清理...”4月10上午,成天顺正在给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户传授养兔技术。说起成天顺,他个儿单小,形象文雅,但却敢闯敢试,先后建立了岳池县百顺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岳池县百盛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四川省融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高中毕...

外贸商人回乡养虾 借力电商在家门口做天下生意

外贸商人回乡养虾 借力电商在家门口做天下生意

养殖业创业故事:在衡南县三塘镇前进村,提起周海龙,谁都会叹一句是个能干人:退伍老兵在沿海做外贸生意,做到年净利润超百万,后毅然二次创业,返乡从零开始养殖龙虾,成为了衡南小龙虾养殖领域的“领头人”和“创新者”。周海龙是惠农网培训学员,也是衡南县满江红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今年是他养龙虾的第十年,其间...

白手起家的刘强东,创业初期,面对的痛苦让人意外

白手起家的刘强东,创业初期,面对的痛苦让人意外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作为京东的创始人,现在的刘强东身价上千亿元,是著名的企业家。刘强东从中关村租柜台卖光盘做起,一步步做到现在的程度,算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很多人在创业初期,会遇到困难,面对让自己痛苦的事情。比如缺少资金、压力巨大、遭人白眼、受苦受累等。但是,刘强东在创业初期面对的痛苦却让人意外,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