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温商徐俊调侃王思聪 买域名“低调点不好吗”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41

近日,王思聪收购bbbb.com的消息再次让域名交易成为热门话题,与此同时,来自温州的域名大佬徐俊发微博调侃王思聪,称自己手中的mm.com于近日卖出,“是bbbb这个价格几十倍,但也没发一个声音,低调点不好吗?”

实际上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估值1亿美元,排名全球前三的game.com也同样由徐俊持有。除域名生意外,徐俊创办的“海蜜全球购”,更在2015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拿下“年度最受欢迎跨境电商企业”奖。

跨境电商创业不是野心而是情怀

今年3月,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正式落户杭州,让不少跨境电商企业看到了蓝海。

1982年7月出生的徐俊,在涉足跨境电商前,已有过多次创业经历。他从一名大学生黑客,到抢注域名成立全球最大的域名交易平台4.cn金名网;从做B2C鞋子网,再一手打造CPS广告联盟多麦网,并为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等电商每年带去近40亿元的销售额。徐俊14年的创业经历,基本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注解。

“原来做的那几块业务都有一个天花板,虽然做得不错,但规模也就这么大,不可能有爆炸式增长的机会。”徐俊在接受采访时说,如今自己已经很久不参与具体的项目管理。他旗下的项目都在良好运作,但如何将这些项目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他的下一个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挑战一个更大的市场,因此他瞄准如今越发兴起的跨境电商领域,成立了海蜜全球购,“这不算野心,算情怀吧”。

“海蜜全球购是一个以轻奢品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徐俊告诉记者,自去年11月上线以来,由于先人一步,海蜜的月交易额已实现了从0到2000万元的跨越,并且每月都以3倍的速度增长。每天新增的SKU能达到数万级别,同时每笔订单的客单价已达1000元左右。

从退学到成为互联网达人

“我们有电商基因,我认为我对这个领域有足够的理解,并且我有足够的资源来做这个事情。”如今的徐俊,既是估值1亿美元域名的持有者,又拥有多家成熟的互联网公司,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在业内,徐俊的创业经历也是颇为传奇。

“其实我的创业是被逼的,并不像比尔盖茨、戴尔、乔布斯那样是退学创业英雄。”由于不喜欢当时所学的专业,经常不去参加考试,到2003下半年,浙江理工大学给徐俊发了一个降级通知,这对于即将毕业的他来说,意味着已经不能再通过类似校招等正常渠道找一份工作,于是决定退学创业。

当时的徐俊已是国内四大黑客联盟之一的大版主,这个经历让他接触到最前沿的互联网信息和技术应用。2004年,拿着父母卖掉房产给的10万创业启动资金,徐俊开起网络公司,做些卖域名空间、3721网络实名、网站建设等基础业务。可惜那一年的杭州几乎同时成立了几百家类似的网络公司,徐俊的第一次创业遭遇失败。

“从第一次创业失败开始,我特别注重风险控制,创业不是赌博,创业是一场长期博弈。”徐俊感触很深。2005年4月到6月,徐俊在杭州的莫干山路租了一个实际面积不到15平方米的单间,早起晚睡。每天只做一件事:抢注域名。

域名抢注生意为徐俊积累了原始财富,他创立了4.cn金名网,2014年交易额已近10亿,“从长期来看,我一直很看好域名投资生意,直到现在我仍在做域名投资”。去年徐俊买下game.com,这一域名在业内被认为估值可以进入世界前三,第一的sex.com曾卖出1.2亿美金,“也许有一天,当国内最大的游戏公司想在全球建立影响力时,这个域名就可以发挥真正价值”。

2011年,国内B2C开始大热,徐俊看准CPS广告会是未来趋势,于是单独成立一家多麦广告,着手做电商效果营销,如今除淘宝之外,国内的大B2C几乎都是多麦的客户。“我们的电商营销公司也为海蜜服务,通过各种渠道的整合不断地尝试。”徐俊介绍,去年多麦已实现40亿元的交易额。

想做一个“世界小店”的聚合平台

“大家都觉得在国外不是花钱,而是省钱赚钱。”一次海外游学的经历让徐俊感触颇深。

去年5月,浙大EMBA组织去美国访学。在领队的安排下,徐俊和同学在奥特莱斯购物3小时,同学们还一直抱怨很多东西没买。

徐俊发现,一些轻奢品,国内外差价达3倍以上,“很多人没机会出国,但大家有这个消费需求”。去年8月,女儿放暑假,徐俊带着她去英国待了一个月,其间在英国买了不少当地的东西。对自己都充满诱惑力的海外商品,让徐俊认定了机会。

回国后,徐俊启动了跨境电商格局的搭建,3个月后,“海蜜全球购”平台正式上线,不到一个月便获得了1500万元的天使投资。为配合官网启用,徐俊更是发挥所长,用7位数收购了双拼域名haimi.com。与目前跨境平台流行的B2C模式不同,徐俊的“海蜜”采用C2C平台模式。作为第三方平台,海蜜以开店免费的服务方式面向卖家,这些卖家包括以海外华人、留学生为主的个人代购,也包括很多海淘界、时尚界的意见领袖、网络达人。

目前,海蜜平台的产品主要以服饰箱包等轻奢品、化妆品、保健品为主,但未来会以时尚类产品为主。徐俊把海蜜作为自己最后一个创业项目。他的设想是做一个“世界小店”的聚合平台,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卖家之间构建一个桥梁,通过引进国外时尚买手,建海外仓和保税仓,让国内消费者能低价、快速买到正宗国外产品。“现在主要是对海外华人招商,正推出海外留学生创业计划。”在徐俊的设定中,阿里巴巴的信条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海蜜全球购”的愿景是,“做海外华人实现梦想的地方”。如今的海蜜已经有5000多个卖家,包括团队和个人,专业、兼职都有,“我的目标是10万个,若每个卖家每天成交10单,一天的交易额就能达到10亿,当然这个是我在做白日梦,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对话

记:这次王思聪买下bbbb.com引起不小关注,周鸿祎都表示要买bb.com,作为业内达人的你怎样看待域名抢注的生意?

徐:域名是稀缺资源,域名生意就是雷军所说的风口。从长期来看,我一直很看好域名投资生意。其实较早接触互联网的一群人有非常多的一部分通过这个生意积累了原始财富,包括著名投资人蔡文胜,奇虎当初买360.com就花了1亿。

记:海蜜是买手免费入驻的,那未来的盈利方向是什么?

徐:我们不着急盈利,有投资者愿意给钱,就先做规模,把买手、用户培养起来。未来也不会考虑收入驻费、服务费来盈利,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一个让买手开店的平台,我们想把所有买手需要的东西都提供给他。

记:海蜜都采用海外直邮,但目前更有噱头的是保税备货的模式,这两种模式怎样选择?

徐:未来,我们不一定只卖国外商品,国内的一些优秀商品照样可以卖。用户只求有价值的好产品,无论来自哪里。其实,这也是之前我们纠结到底名字叫“海蜜海外购”还是“海蜜全球购”的原因。后来终于想清楚,全球购的意思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商品都可以买到。只要是好的美的东西,我们都卖,这是消费者需求所驱动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54.html

“80后温商徐俊调侃王思聪 买域名“低调点不好吗”” 的相关文章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五年前,年近6旬的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决定做一件“大事”——承包村里的65亩荒地种枣树。但她们不得不面对许多质疑。周小姣的丈夫对她说,这件事又耗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何苦呢?邻里也同样不看好。“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57岁的周小姣说,“我只是想证明,即使在我们这个年龄,人...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今年茄子品质比去年好,产量也高,现在正是采摘旺季,每天能摘收1000多公斤。”11月18日,在位于枞阳县枞阳镇新丰村的青园心家庭农场负责人余青青说。望着满地紫红饱满的茄子和工人们采摘茄子装箱外运的忙碌景象,她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图为余青青(中)在指导工人农技知识。余青青,这位精于农事、娴熟耕作...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这种水培的小白菜,成熟快,一年能收十几茬,并且不依靠土壤肥力,并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绿色健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连日来,在武城县老城镇的盛茂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株株小白菜在多层立体水培种植架上茁壮成长,菜农们正穿梭在种植架里进行采收,基地负责人李秀双乐呵呵地说。近年来,水培蔬菜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