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张亮麻辣烫创业发展史:年入50亿,秘诀就是文中这8个字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94

张亮麻辣烫的创始者是一位年轻37岁的年轻人,张亮为人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他用11年的时间,创造了年入50亿的品牌,打造了4500多家店面。张亮麻辣烫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不断的做大做强,他经过了自己的不断努力才得到的这样的结果,相信有很多的人们对于他的投资创业故事感兴趣,在此便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刻在张亮办公室的座右铭

23岁创业,11年开出4500家店

23岁的时候,跑了几年销售的东北小伙子张亮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不过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项目。有一次他在四川跑业务时,偶然在路边吃了碗麻辣烫,麻辣过瘾,回味无穷。这让张亮看到了商机。张亮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决定自己开一家麻辣烫馆。反复琢磨后,小伙子决定把它带回哈尔滨。

2008年,第一家张亮麻辣烫在离哈尔滨市区23公里的阿城开业。原本以为,麻辣口味适合东北人,小店一开业应该就会火爆,结果却令他大受打击。

原来麻辣烫是地道的四川小吃,哈尔滨人对麻辣烫一点概念都没有,此外,完全复制的川味麻辣烫,并不符合东北人的口味,店里的生意远不如预期。

开局虽然并不顺利,但张亮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开始尝试改良口味,一方面,将四川传统的麻辣红油汤底改成了骨汤,做成可以喝汤的麻辣烫;另一方面,在调料上加入东北人吃火锅时爱加的麻酱,这样既保留了麻辣烫的精髓,又在口味上调和南北的差异。

张亮将红油麻辣烫改成了骨汤麻辣烫,做出来一种可以喝汤的麻辣烫,另外加入了北方人爱吃的麻酱,调制出南北差异较大的一种麻辣烫美食,结果改良以后在进入东北市场以后,生意是越来越好。

张亮麻辣烫经过不断的改良,正式的引入了东北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开始,主动找上门来加盟的人越来越多,张亮受到触动,有了做品牌的决心。随后,成立公司、引进团队、升级品牌、规范管理、开放加盟,用了4年时间将原来的个体户升级成规范经营的品牌公司。

小小麻辣烫营收50亿,秘诀在8个字里

2018年,张亮麻辣烫营收近50亿。一碗小小的麻辣烫迸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除了得益于麻辣烫品类的强劲势能外,也离不开掌舵者的运筹帷幄。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这句话是张亮的座右铭,也是他为人处事的准则和管理公司的智慧。

年纪轻轻的他,就是凭借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践行,从而成功带领庞大的员工和加盟商团队,取得今天的成绩。

▌轻财:舍得和员工、加盟商分享

张亮认为,轻财的关键是舍得分享。他不是一个贪心的人,对钱财看得并不重,相反,却把员工和加盟商看得很重,舍得将企业成果和他们一起分享。

“员工过得好,没有后顾之忧,才会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公司才能发展得更好;加盟商挣到钱了,才会心甘情愿和公司一起把品牌做大做强。”别人觉得分享很吃亏,张亮倒觉得挺值的。

当然分公司人员隶属总部,绝不外包,直接服务区域内的加盟商,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加盟商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高效传达总部的指导方针,让总部与加盟商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降低犯错风险。

▌律己:坚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律己并不是要求自己去做什么,而是要知道什么不可以做。做事有原则,做人有底线,才能让别人信服。”

“这些年能走到现在规模,就是因为咱们专注、克制。中间也有很多诱惑,最早身边的朋友有做金融的,有做房地产开发的,我一直就做好这一碗麻辣烫,不搞别的。”

克制和坚持底线并不容易,但他相信,这样的自律有意义而且有价值。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张亮要求自己和所有加盟商坚守底线,做健康、安全的麻辣烫,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同时和雀巢、太太乐、天味食品等知名原料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材料健康安全,保障出品品质。

▌量宽:允许员工和加盟商犯错

张亮认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员工和加盟商犯了错,只要初心没问题,试错成本他都愿意买单。

张亮麻辣烫发展了11年,早期的一些加盟商大多是夫妻店或者家族店,店面小、经营思维跟不上、犯了很多错误。对这批老加盟商,很多人建议张亮放弃,他却设立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能帮的一定帮,积极帮助加盟商解决问题,带动其回到正轨。

为了帮助加盟商解决好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2015年,张亮还斥资400余万打造了商学院,为加盟商提供免费的课程培训,包括基础知识、运营步骤、招聘方法、如何应对竞争对手促销等。

▌身先:冲在最前头,打造标杆

“很多企业是金字塔管理结构,我们是倒金字塔,从上往下服务,我服务好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服务好基层员工,基层员工服务好加盟商,加盟商服务好消费者,从而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如今,张亮麻辣烫每到一个新省份,自己都会先开三四家直营店,把直营店做好、做成标杆,再让加盟商对照这几家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增长是每个企业与生俱来的梦想,成交是中小微企业的核心命题,只有成交才有现金流。上海尚永科技招商外包,创始于2013年,总部在中国上海,分公司遍布广州、成都、杭州、合肥,拥有超四百人专业团队,服务过超千家企业,是国内独家一站式资本结合营销的商机速配·企业招商外包成长赋能平台——帮助无数中小微企业渡过生死难关,实现弯道超车。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88.html

“张亮麻辣烫创业发展史:年入50亿,秘诀就是文中这8个字”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子承父业”,青年合伙人回到农村,开启茶园发展新模式,探索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带动茶企复苏,帮助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底,从青岛一家证券公司辞职后,范洪精回到老家贵州六盘水保基乡冷风村,开始尝试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个36岁的年轻人是当地的苗族小伙,从小在村里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2009年从武汉...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创业故事:“女孩也要自立、自强,纵然也跌落尘埃,也能倔强地开出一朵花来,抖落满身的灰尘,与不好的告别,向美好的行进。”这是光韵达联合创始人姚彩虹女士一直坚守的信念,也是父母一直都教育他们四姐妹的话。作为2022年3D打印女性创业故事征文活动中的参与者,资源库很高兴看到有姚总这样实力派的企业家参与进来...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在贵州省岑巩县,一些有志青年怀揣青春梦想,在家乡带头发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80后青年张顺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年他靠发展蛋鸡产业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广,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奔向好“钱”程。在岑巩县凯本镇芭蕉冲保览组,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俨如世外桃源。在这个寨子里,最显眼的就是张顺江的蛋鸡养殖...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人物简介:李金良,1988年生,南安北部电商创业园负责人,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称号。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创业的重要一步,南安青年李金良走上引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他抓住时代脉搏,精心布局电商孵化,为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1、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