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张亮麻辣烫创业发展史:年入50亿,秘诀就是文中这8个字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95

张亮麻辣烫的创始者是一位年轻37岁的年轻人,张亮为人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他用11年的时间,创造了年入50亿的品牌,打造了4500多家店面。张亮麻辣烫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不断的做大做强,他经过了自己的不断努力才得到的这样的结果,相信有很多的人们对于他的投资创业故事感兴趣,在此便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刻在张亮办公室的座右铭

23岁创业,11年开出4500家店

23岁的时候,跑了几年销售的东北小伙子张亮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不过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项目。有一次他在四川跑业务时,偶然在路边吃了碗麻辣烫,麻辣过瘾,回味无穷。这让张亮看到了商机。张亮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决定自己开一家麻辣烫馆。反复琢磨后,小伙子决定把它带回哈尔滨。

2008年,第一家张亮麻辣烫在离哈尔滨市区23公里的阿城开业。原本以为,麻辣口味适合东北人,小店一开业应该就会火爆,结果却令他大受打击。

原来麻辣烫是地道的四川小吃,哈尔滨人对麻辣烫一点概念都没有,此外,完全复制的川味麻辣烫,并不符合东北人的口味,店里的生意远不如预期。

开局虽然并不顺利,但张亮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开始尝试改良口味,一方面,将四川传统的麻辣红油汤底改成了骨汤,做成可以喝汤的麻辣烫;另一方面,在调料上加入东北人吃火锅时爱加的麻酱,这样既保留了麻辣烫的精髓,又在口味上调和南北的差异。

张亮将红油麻辣烫改成了骨汤麻辣烫,做出来一种可以喝汤的麻辣烫,另外加入了北方人爱吃的麻酱,调制出南北差异较大的一种麻辣烫美食,结果改良以后在进入东北市场以后,生意是越来越好。

张亮麻辣烫经过不断的改良,正式的引入了东北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开始,主动找上门来加盟的人越来越多,张亮受到触动,有了做品牌的决心。随后,成立公司、引进团队、升级品牌、规范管理、开放加盟,用了4年时间将原来的个体户升级成规范经营的品牌公司。

小小麻辣烫营收50亿,秘诀在8个字里

2018年,张亮麻辣烫营收近50亿。一碗小小的麻辣烫迸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除了得益于麻辣烫品类的强劲势能外,也离不开掌舵者的运筹帷幄。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这句话是张亮的座右铭,也是他为人处事的准则和管理公司的智慧。

年纪轻轻的他,就是凭借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践行,从而成功带领庞大的员工和加盟商团队,取得今天的成绩。

▌轻财:舍得和员工、加盟商分享

张亮认为,轻财的关键是舍得分享。他不是一个贪心的人,对钱财看得并不重,相反,却把员工和加盟商看得很重,舍得将企业成果和他们一起分享。

“员工过得好,没有后顾之忧,才会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公司才能发展得更好;加盟商挣到钱了,才会心甘情愿和公司一起把品牌做大做强。”别人觉得分享很吃亏,张亮倒觉得挺值的。

当然分公司人员隶属总部,绝不外包,直接服务区域内的加盟商,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加盟商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高效传达总部的指导方针,让总部与加盟商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降低犯错风险。

▌律己:坚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律己并不是要求自己去做什么,而是要知道什么不可以做。做事有原则,做人有底线,才能让别人信服。”

“这些年能走到现在规模,就是因为咱们专注、克制。中间也有很多诱惑,最早身边的朋友有做金融的,有做房地产开发的,我一直就做好这一碗麻辣烫,不搞别的。”

克制和坚持底线并不容易,但他相信,这样的自律有意义而且有价值。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张亮要求自己和所有加盟商坚守底线,做健康、安全的麻辣烫,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同时和雀巢、太太乐、天味食品等知名原料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材料健康安全,保障出品品质。

▌量宽:允许员工和加盟商犯错

张亮认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员工和加盟商犯了错,只要初心没问题,试错成本他都愿意买单。

张亮麻辣烫发展了11年,早期的一些加盟商大多是夫妻店或者家族店,店面小、经营思维跟不上、犯了很多错误。对这批老加盟商,很多人建议张亮放弃,他却设立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能帮的一定帮,积极帮助加盟商解决问题,带动其回到正轨。

为了帮助加盟商解决好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2015年,张亮还斥资400余万打造了商学院,为加盟商提供免费的课程培训,包括基础知识、运营步骤、招聘方法、如何应对竞争对手促销等。

▌身先:冲在最前头,打造标杆

“很多企业是金字塔管理结构,我们是倒金字塔,从上往下服务,我服务好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服务好基层员工,基层员工服务好加盟商,加盟商服务好消费者,从而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如今,张亮麻辣烫每到一个新省份,自己都会先开三四家直营店,把直营店做好、做成标杆,再让加盟商对照这几家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增长是每个企业与生俱来的梦想,成交是中小微企业的核心命题,只有成交才有现金流。上海尚永科技招商外包,创始于2013年,总部在中国上海,分公司遍布广州、成都、杭州、合肥,拥有超四百人专业团队,服务过超千家企业,是国内独家一站式资本结合营销的商机速配·企业招商外包成长赋能平台——帮助无数中小微企业渡过生死难关,实现弯道超车。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88.html

“张亮麻辣烫创业发展史:年入50亿,秘诀就是文中这8个字” 的相关文章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以前外出打工,很不方便,挣钱也不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资也翻番了,一年至少能赚五六万元。”青岛莱西市七星河新村村民徐希红说,“这都多亏了王云静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说起王云静,返乡创业、造福乡亲,周边村庄的群众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八零后的王云静,从小在七星河胡家疃和龙三村长大。大学毕...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

天津85后整理收纳师:辞职创业赚到可观的收入,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天津85后整理收纳师:辞职创业赚到可观的收入,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在物质丰富的生活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开始越来越追求空间宜居、环境更加和谐有序,由此一个全新的职业──整理师应运而生。2021年,国家人社部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更是增设了“整理收纳师”工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整理师行业。36岁的高婷就是其中一员。今年5月,高婷辞去了知名家居用品公司研发经...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残疾人创业故事:李能龙,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人,现任象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先后荣获“脱贫致富带头人”“扶贫好村官”“德宏好人”等荣誉称号。养猪创业促脱贫今年39岁的李能龙年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以微薄收入拉扯5个孩子长大。17...

90后女孩自学制作汉服创业 希望实现汉服日常化

90后女孩自学制作汉服创业 希望实现汉服日常化

轻柔典雅的齐胸襦裙,广袖飘逸的曲裾深衣,“90后”小裁缝龙佳言身着一袭汉服,带着记者流连于1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满屋的复古服饰,让人恍然如穿越到汉唐。“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我的愿望就是实现汉服日常化,街头流行最美中国风!”龙佳言说。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位儒雅姑娘谙熟中国传统文化,却曾因贫困初中...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乡村振兴,有你有我。”冬至将至,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石庙村家庭农场主陈正东在快手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分享他今天的养殖心得,做好300多只羊的越冬准备,希望与广大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陈正东今年45岁,参加过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位新农人,随手拍短视频记录羊群等乡村场景,一展歌喉,已成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