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肥乡网红女主播谢贝,励志创业,温暖百姓

3周前 (07-02)创业故事54

女性创业故事,WOMEN,女性力量光彩绽放,妇女节快乐,在肥乡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征程中,有这样一群身影,她们以不让须眉的豪情与担当,活跃在各个领域,冲锋在基层一线,用智慧和汗水为肥乡的发展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就是肥乡的巾帼英雄,在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我们向奋斗在肥乡经济社会发展,各条战线上的女性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福,也让我们一同走近优秀女性代表,感受“她”力量的精彩,今天,我们带来谢贝文化传媒创始人,谢贝的故事。

来自肥乡区北高镇贾庄村的谢贝毕业于河北大学,2024年读完巴黎学院硕士学位,是谢贝文化传媒的创始人。

谢贝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不顾亲人朋友的反对,选择创业,做大码女装。从夜市摆摊开始。立志让更多胖女孩找到自信,实现自身的价值,是她创业一直以来的愿景。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艰辛,她都会告诉自己“你可以,多学多努力,一定会有结果”;遇到各种困难时,她都告诫自己:“凡事发生必有好处。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能’和‘不行’,我相信方法一定会比困难题多”。在公司发展越来越好的同时,她也一直坚守,不忘初心。

她对工作极致的专注与投入也感染着公司的员工。她的公司是一支娘子军,巾帼不让须眉,核心团队30位,全国4个云仓,带动百人就业。

2024年,谢贝荣获北京十大创新女性奖。她还代表华中北地区,作为河北唯一的代表,参加抖音红人之夜。作为肥乡区代表,在邯郸市“丹姐姐”大赛中荣获第一名。

2025年2月,代表肥乡区参加“邯宝坊一品一播”争霸赛,获得小时榜全国带货第2名,仅次于“与辉同行”直播间。

谢贝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因为很多人对她的爱与支持,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她也要把自己得到的爱传递下去。

每年夏天,她都会回到老家,去看望全村的老人。2021年至今连续四年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米和油,提供生活补助,每次费用在4万左右。立身行道,孝行天下,也是她公司的企业文化。

八年来,她长期资助福利院和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常常会带上生活用品送给大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每次费用在1万元到3万元不等。近几年以个人名义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累计10万元左右。

创业故事,谈到今后发展,谢贝表示,她会继续用直播的形式宣传肥乡,让家乡的特色产品从“深闺”走向云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她还将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与丰富的直播经验,培养更多肥乡女性运用电商自主创业,共同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用自己的爱心温暖更多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27.html

“肥乡网红女主播谢贝,励志创业,温暖百姓” 的相关文章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创业故事:2016年,潮汕籍深圳青年林曦和一帮海归朋友,正在为他们打造的互联网民宿平台“悠居”寻找适合的精品民宿案例。同一时间,在汕头南澳岛,南澳本土青年林蓓琪正忙着打理由她自己创立的民宿“林家海景客栈”。机缘巧合下,林曦认识了林蓓琪。一番聊天后,两名90后惊喜地发现,双方在民宿话题上有许多一致...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初秋雨后,雁北大地格外凉爽,放眼望去,山坡和草地郁郁葱葱,在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衬托下,雪白的羊群自由地分散在山野间,分外显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朔州活动期间,采风团来到右玉县,走近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倾听这位“羊代表”背后的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一、回乡创业“养羊”得意朔州市右玉县张千...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返乡创业故事:“成名须趁早”,60岁的王献志,为实现从家具厂商到家禽养殖户的跨界创业转型,他已在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的山里待了7年。在其漫长而波折,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他欠债后卖了房也要坚持。为纪念父亲的创业历程,鼓励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老人的儿子将六旬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年逾半百后 仍跨界创业...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种地到底多辛苦,我国的唐朝诗人李绅早已一语道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在福建厦门的康英德却不怕吃苦,他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农业的种子。留学归国后,不顾家人反对回乡种菜,靠着一粒粒的蔬菜种子,带领家乡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年产值近1.17亿元,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又为什么会选择回乡创业种菜呢?讲述三农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