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退伍兵陈光桥:带领群众致富的“鹅司令”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48

今年38岁的郓城县随官屯镇陈庄村退伍兵陈光桥,充分发挥一名军人的领头雁作用,手拉手帮助贫困户脱贫,心连心带领乡亲们养鹅走上致富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鹅司令”。

退伍养鹅勇创业

2000年,陈光桥从武警贵州某中队退役。转业回到家乡后,他围着养育他的小村转了许多天,深深思考如何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创业来实现人生价值。经多方考察了解,发现养殖业非常适合本地农村的情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陈光桥在贵州服役军民共建时,学习过当地百姓养鹅的技术,便尝试着发展养鹅,从最初的500只种鹅养起,规模逐渐扩大。

然而,2004年,赶上非典,销路不畅,成品鹅卖不出去,陈光桥损失20多万元,血本无归。当年过春节时,他连2斤猪肉都买不起,家庭陷入了极度困难之中。但是作为一名在部队锻炼多年的退伍军人,他养成了敢打硬仗、不怕困难、不服输的精神,在家人、邻居、朋友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养鹅逐步走上正轨。

扩大规模带领群众致富

为了让更多的乡亲们通过养鹅致富,2007年,陈光桥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上马鹅孵化场,成立了鑫隆鹅业有限公司,为周围的乡亲提供便利。陈光桥先把鹅苗赊给养殖户,还负责传授技术,等到鹅养成收回了成本,再收他们的本钱。

其实,陈光桥办企业资金周转很困难,但无论自己多么困难,只要群众张口赊销鹅苗或借钱,陈光桥二话不说,都会笑脸相帮。家人埋怨他,他总会说,人家张口就是遇到了难处,也是对咱们的信任,有困难,大家互帮互助才能开大船。

在陈光桥的带动下,陈庄村及周边村庄100多户群众通过养鹅发家致富。目前,陈庄村种鹅数量达到30多万只,肉鹅数量近200万只。陈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鹅专业村。

随着规模的逐渐扩大,为解决乡亲们生产的鹅蛋及成品鹅销售问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2015年,陈光桥又与别人合作投资500万元,创建了以加工鹅产品为主的郓城小池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卤鹅、麻辣鹅、鹅翅、咸鹅蛋等食品,形成了鹅孵化、养殖、鹅食品加工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线,乡亲们生产的鹅蛋和成品鹅陈广桥按市场价回收,既解决小池食品的原材料问题,又彻底解决了乡亲们卖鹅难的后顾之忧。

手拉手帮扶贫困户脱贫

扶贫攻坚,军人领先。陈光桥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开展扶贫工作,2016年,他为全村20多家没有脱贫的贫困户每家无偿提供50只种鹅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养殖期间,哪家遇到困难,需要资金,他全力提供资金支持,如果种鹅老了产蛋率低了,需要处理,他又负责回收成品鹅,彻底解决贫困户养鹅的后顾之忧。

陈光秋是陈庄村的贫困户,由于他腿脚有残疾,难找工作,家庭陷入了贫困。为了解决陈光秋的脱贫问题,陈光桥让陈光秋跟着自己学习养鹅,先把鹅苗赊给他,又手把手地教给他养鹅技术,没有饲料,陈光桥亲自送来,等到鹅养成后收回了成本,再收其本钱。如今,陈光秋每茬养2000只鹅,年收入4万多元,终于脱了贫。陈光秋高兴地说:“我养鹅能成功,多亏了光桥的帮助,我现在不愁吃不愁喝,还娶上了媳妇,没有他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不仅扶持贫困养殖户,陈光桥的鑫隆孵化场和小池食品公司还吸纳附近60多名群众务工,其中有10多名贫困职工,他们的月工资达到了3000元左右,实现了就近就业脱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陈光桥勇于发挥一名军人敢打敢拼的冲锋作用,勇于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2017年,他被评为全县创业先锋和郓城县电子商务先进个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85.html

“退伍兵陈光桥:带领群众致富的“鹅司令”” 的相关文章

周汤迅:专注新疆特产的大学生创业者

周汤迅:专注新疆特产的大学生创业者

3月初,当其他大学四年级学生忙着实习和找工作时,周汤迅已经奔走在杭州举办的一个小型农特产品展会上,通过各地农友会的介绍拜访客户,推介自有品牌的新梅干、吊干杏和甜糯冬枣等新疆特产。“短短几天时间,我走访了20多个客户,其中有5、6个是新客户。我还在展会上发现了冻干水果片这种新流行的产品,计划在新疆组织...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杜光然创业故事,云南昆明几名大学生课后进行了一周的创业活动,尝试卖糖葫芦赚钱。10月17日下午,当事同学介绍称,有过失败也想过放弃,到后面糖葫芦卖得不错,100多串40多分钟就卖完了。据都市时报报道,10月11日,昆明一所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每个组有100元启动资金,限定一周的时...

一个残疾人,走上了土特产的创业之路

一个残疾人,走上了土特产的创业之路

残疾人创业故事:昭平县走马镇有一位终身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残疾人,名叫邱宗敏,1986年出生,邱宗敏外号叫短短(他说朋友们都这么叫)。短短的生活之路很不平坦,他有个幸福的家庭,一家四口人,有疼爱他的父母,以及一个亲如手足的弟弟。但是幸运之神没有一直眷顾于短短,在2009年因为一次交通意外,短短失去了双...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先把宝宝的小手打开,然后从手心开始,轻轻向外推,一二三……”在吕梁市离石区的吕梁市艳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培训室内,许艳平正在教十几位农村妇女做婴儿抚触。她一边做示范,一边强调:“动作一定要轻柔……”六年前,许艳平还是临县小山村里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因为一张证书,不仅找到了新工作,还自己当老板,带领...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春雨淅沥,今年的第一批蚕宝宝已经接近“四龄”,即将结茧。覃燕华看着漫山绿油油的桑园,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2017年返乡创业以来,她品尝到了种桑养蚕、致富带富的甜蜜滋味。潜心钻研苦练技术成为养蚕能手邕宁区那楼镇是传统的养蚕大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镇农村几乎家家养蚕。后因市场凋落,养蚕的人越来越...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女性创业故事,看似一小店,里里外外却布置得井然有序:门前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金鱼缸,一只大盆里,几只小乌龟悠闲地游来游去;敞开的店门让人一眼可见成排的恒温鱼缸,各色各样的观赏鱼自由自在地表演……正如小店给人生趣盎然的印象一样,店主吴小芳也格外年轻。朴素的着装,言语似乎不多,在一旁细心观察顾客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