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67

“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们的羊肉复购率达到45%以上,回头客很多。”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90后”返乡大学生张志强如是说道。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盟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这里的牛羊遐迩闻名。相比于全世界蓄养的60多个品种的羊,当地的乌珠穆沁羊要多一枚胸椎或腰椎,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形容,这也成为其产肉量多的基础。

在锡林郭勒盟,每户牧民家至少有上千亩草场,按规定每15亩地可以养一只羊,这些羊边吃边溜达,一天大约能走七八公里,被称为“溜达羊”。180天出栏的“溜达羊”,一生要走1300公里,这也造就了锡林郭勒羊肉的品质。

“然而,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在张志强的记忆里,外地人以前如果想买到正宗的锡林郭勒草原优质羊,需要“找关系”去牧民家挑选,语言不通、效率也低。

同时,牧民因为交通不便、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屠宰场和冷库,挣不上什么钱。“以前牧民卖羊主要集中在秋季,其它季节基本没有收入,很多牧民会出现资金紧张,有时候还需要从银行贷款,有的甚至借高利贷。”张志强说。

出生于1992年的张志强在大学毕业之初,选择进企业工作,这让他学习了很多草原上没有的先进管理理念。

2013年,张志强辞去高薪工作返乡创业。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他做起了羊肉生意。“我就是想通过在外面学到的东西,把草原上的优质‘溜达羊’卖到全国各地,同时也能带领牧民们致富。”

凡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现实结结实实给了张志强一个“下马威”。“刚开始,由于传统的经营理念,销售渠道闭塞,我们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张志强说。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张志强带领团队奔赴北京、重庆等地参加各类食品展销会,取经学习,短则一周,长则半月,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几乎场场不缺。

“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要转变传统的销售观念,必须在包装、品牌、营销上做文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张志强看来,锡林郭勒草原上的羊都是吃着天然牧草,喝着矿泉水长大的,品质没问题,他所要做的就是整合资源。

之后,张志强联合当地的家庭牧场、牧民成立了合作社。“这样一来,互惠互利,对我们来说,集中采购费用会降低,而对牧民来说,羊价稳定,而且随时都能卖羊。”张志强说。

目前,张志强已建成屠宰、分割、包装等车间,经营方式也发展为快递、电商、直播等线上线下经销,为锡林郭勒羊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羊产业经济效益。

随着业务的拓展,销路问题解决了,但对整个牛羊肉运输的冷链物流也带来挑战。“比如成本问题、保鲜保质问题。我们不仅要在源头保证肉品的新鲜,冷链运输也是影响品质的重要环节。”张志强说。

今年开始,张志强选择和京东合作,依托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和冷链能力,帮助自己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能将鲜美的产品快速送往消费者的餐桌。

“不仅速度快,最重要的是可追溯。商家的生意红火起来,百姓的餐桌丰富起来,牧民的收入也提升起来,这也实现了我的初衷。”张志强说,今年“双十一”期间,线上销售迎来大丰收。“和去年相比,仅京东渠道的牛羊肉销售单量,同比增长300%。”

借助电商平台,张志强让畜牧业注入科技力量,今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国各大城市开放多家实体直营店和餐饮连锁店,实现自产自销,全产业链发展,让每位顾客都能吃上来自锡林郭勒天然草原的放心肉。”张志强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67.html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的相关文章

为父分忧,河南“90后”大四大学生创业年入数百万

为父分忧,河南“90后”大四大学生创业年入数百万

90后创业故事:今年22岁张梦龙,是黄河交通学院大四学生,也是同学们眼中的成功人士——如今,从事植保无人机研发的他,已是公司老板,年营收300多万,而促使他创业的缘起,则是目睹家里弟弟先天残疾,父亲租地种地苦撑家庭,要为父亲减轻负担。12月17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黄河交通学院,探寻这位“9...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当初决定要回来种大棚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家人认为我在外做生意,虽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但是毕竟收入比较可观,猛然间放弃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家里觉得我脑子‘坏掉了’。”武加祥笑着调侃道,“当时家里给我打电话,给我说搞种植多么不容易,说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脑袋一热种大棚,万一赔钱了,里里外外这...

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地里种“冰淇淋”销售受阻,急需您的帮助

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地里种“冰淇淋”销售受阻,急需您的帮助

创业故事,萝卜切开是紫色的?吃起来还是冰淇淋的口感?这种萝卜你见过吗?这就是这两年才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的网红萝卜——紫萝卜。一说起网红商品,都应该是不愁卖甚至供不应求才对。可是平顶山鲁山县的程佳佳今年种了200亩紫萝卜,这已经到了成熟期,却遇到了销售困难。一、4500元一斤的种子萝卜喜获丰收却成了发愁...

90后女孩侯茜然:深山养殖蜜蜂,带富一方百姓

90后女孩侯茜然:深山养殖蜜蜂,带富一方百姓

侯茜然,女,1996年6月出生于黄平县上塘镇永爱村,中共党员,现任贵州苗疆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位看似普通的农村女孩,正带领着当地父老乡亲在建设乡村振兴的征程上高歌奋进,这个年青美貌的姑娘,凭借自己良好的素质和惊人的胆识,搏击风云,以她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充分展示了新一代农村青年党员的风采。...

复旦校友|夏立城: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复旦校友|夏立城: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夏立城,1995年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在校期间迫于生计的压力,经历了两段校园创业,均小有成绩。毕业后,他创办了蓝盟,今年迎来了第20个年头。现在最令他在意的是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创业创新俱乐部负责人的身份。采访中,他多次提到“情怀”对创业的重要性,这源于复旦对他多年的精神滋养,他希望通过创...

任超:80后浪子创业养黄鳝成功逆袭

任超:80后浪子创业养黄鳝成功逆袭

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无可救药,无心上学的他最终辍学,南下打工谋生。如今他在四川省内江市王板桥村的养殖基地年产量100多吨,每年可获利3000多万。“我们一路从广元到成都,再从成都到内江,最后好不容易才到凤鸣乡。”经过一天的辗转,王应燕夫妇总算找到了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而如此奔波,只为寻找一个80后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