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的 “热辣”创业梦

2周前 (06-20)创业故事20

本报记者 马振东 陈赟业

90后创业故事:1月15日,冬日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被一层薄纱般的晨雾轻柔笼罩,凛冽的寒风穿梭在大街小巷。在小镇的一隅,铜锅记逸火锅店的卷帘门“哗啦”一声被拉起,32岁的老板田海缤脸颊因寒冷泛着微微的红晕。 田海缤先是用力地搓了搓双手,哈出一口热气暖暖冻僵的手指,随后便马不停蹄地拿起扫帚,开始仔细清扫店内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中午有游客提前好几天就打电话预定午餐了,可得准备周全。”田海缤一边忙碌,一边小声嘀咕着。

这家店的背后,藏着田海缤一段充满转折与希望的创业故事。

曾经,田海缤也是外出谋生大军中的一员。几年前,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他毅然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征程。日子一天天过去,城市的繁华并未真正属于他。

在那些漂泊的日子里,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出租屋的窗前,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心中满是无奈与迷茫。每次给家里打电话,他总是强颜欢笑,报喜不报忧,挂断电话后,却只能默默承受生活的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家乡找事做的念头在田海缤心中愈发强烈。2024年,他终于下定决心,结束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到青海。

回到家乡的那一刻,他深吸一口气,看着熟悉的山川河流,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彼时的海西州,旅游市场正呈现出一片火热。茶卡盐湖那如梦幻般的镜面,倒映着天空与游客的身影,每日接待游客量数以万计,成为游客们向往的打卡圣地;水上雅丹的湖水宛如天空般澄澈,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和旅行者前来,自驾的车辆在景区外排起长龙。

据统计,2024年,海西州接待游客数量就突破了两千万人次,旅游收入大幅增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田海缤曾在西安、长沙从事餐饮相关行业,他目睹了家乡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与餐饮市场的日益繁荣,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萌生了创业开餐厅的想法。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拿出了自己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30多万元积蓄,又四处奔波,向亲朋好友借了10多万元。在决定开店的那段时间里,他整日穿梭在大柴旦的大街小巷,寻找合适的店面。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观察周边的环境、人流量,认真分析市场潜力。最终,他选定了现在这家店铺。

“看到海西州旅游业发展得这么好,餐饮市场如此火爆,于是便萌生了从事餐饮业的念头,多方面考量,最终确定将火锅作为自己创业的首选项目。”田海缤说

从最初的筹备,到日常的经营,田海缤付出了诸多努力。每天,他都早早地来到店里,亲自挑选新鲜的食材,仔细检查每一道菜品的质量。在服务顾客时,他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周到,耐心地询问顾客的需求。

随着“青甘环线”上游客的不断增多,他的店生意越来越好。到了2024年年底结算时,田海缤惊喜地发现,除去各项成本,自己的净收入达到了近20万元,这一数字远超他的预期。

在过去的一年里,店内常常座无虚席,顾客们大快朵颐,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店铺。田海缤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成就感。

展望2025年,田海缤眼睛放光,兴奋地搓着手说:“这几年整个青海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政府大力扶持,新景点、线路不断,游客肯定更多!”

说到这儿,他自信地挺直腰杆,“咱店去年积累不少回头客,旅游平台好评多,口碑打响了。我还学了新营销法,打算跟旅行社合作,推特色套餐,吸引团队游客。”他拿起手机晃了晃,嘴角上扬:“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店铺知名度肯定能扩大!生意肯定更上一层楼,收入也会大幅增长!”

2024年,青海的旅游业持续升温,像田海缤这样抓住机遇、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青海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共同描绘着青海美好的明天。而田海缤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青海日报》(2025年01月26日 第2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推荐阅读:

90后创业女孩艾萍萍:用创意扎根龙华点亮梦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01.html

““90后”的 “热辣”创业梦” 的相关文章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榛子乡育林村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社员重点种植有机包菜。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邹磊 摄)包菜又叫甘蓝,口感清脆,味道甘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大。在种植上,包菜适...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五年前,年近6旬的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决定做一件“大事”——承包村里的65亩荒地种枣树。但她们不得不面对许多质疑。周小姣的丈夫对她说,这件事又耗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何苦呢?邻里也同样不看好。“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57岁的周小姣说,“我只是想证明,即使在我们这个年龄,人...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先把宝宝的小手打开,然后从手心开始,轻轻向外推,一二三……”在吕梁市离石区的吕梁市艳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培训室内,许艳平正在教十几位农村妇女做婴儿抚触。她一边做示范,一边强调:“动作一定要轻柔……”六年前,许艳平还是临县小山村里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因为一张证书,不仅找到了新工作,还自己当老板,带领...

2000斤西瓜4小时售空,大学生助农创业拿“国奖”

2000斤西瓜4小时售空,大学生助农创业拿“国奖”

“欢迎各位小伙伴来到我们的‘经小萌’直播间!今天我们的西瓜全部来自汉川西瓜合作社,由我们亲自选品,又大又甜,我切开给大家看一下……”在主播的展示、介绍中,直播间的弹幕迅速滚动起来。4小时内,2000斤西瓜被销售一空。直播当天现场“经小萌”是由湖北经济学院电商创业实验室老师毛志斌和大学生素质班老师宋健...

威宁: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威宁: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地处黔西北乌蒙腹地的威宁县,境内拥有百草坪、灼圃草场等116万亩天然草场,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威宁充分利用“中国南方最大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县”这张名片,因地制宜打造牛羊等生态畜牧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畜牧强县”,推动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家庭牧场:赶着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