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的 “热辣”创业梦

2个月前 (06-20)创业故事122

本报记者 马振东 陈赟业

90后创业故事:1月15日,冬日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被一层薄纱般的晨雾轻柔笼罩,凛冽的寒风穿梭在大街小巷。在小镇的一隅,铜锅记逸火锅店的卷帘门“哗啦”一声被拉起,32岁的老板田海缤脸颊因寒冷泛着微微的红晕。 田海缤先是用力地搓了搓双手,哈出一口热气暖暖冻僵的手指,随后便马不停蹄地拿起扫帚,开始仔细清扫店内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中午有游客提前好几天就打电话预定午餐了,可得准备周全。”田海缤一边忙碌,一边小声嘀咕着。

这家店的背后,藏着田海缤一段充满转折与希望的创业故事。

曾经,田海缤也是外出谋生大军中的一员。几年前,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他毅然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征程。日子一天天过去,城市的繁华并未真正属于他。

在那些漂泊的日子里,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出租屋的窗前,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心中满是无奈与迷茫。每次给家里打电话,他总是强颜欢笑,报喜不报忧,挂断电话后,却只能默默承受生活的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家乡找事做的念头在田海缤心中愈发强烈。2024年,他终于下定决心,结束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到青海。

回到家乡的那一刻,他深吸一口气,看着熟悉的山川河流,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彼时的海西州,旅游市场正呈现出一片火热。茶卡盐湖那如梦幻般的镜面,倒映着天空与游客的身影,每日接待游客量数以万计,成为游客们向往的打卡圣地;水上雅丹的湖水宛如天空般澄澈,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和旅行者前来,自驾的车辆在景区外排起长龙。

据统计,2024年,海西州接待游客数量就突破了两千万人次,旅游收入大幅增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田海缤曾在西安、长沙从事餐饮相关行业,他目睹了家乡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与餐饮市场的日益繁荣,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萌生了创业开餐厅的想法。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拿出了自己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30多万元积蓄,又四处奔波,向亲朋好友借了10多万元。在决定开店的那段时间里,他整日穿梭在大柴旦的大街小巷,寻找合适的店面。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观察周边的环境、人流量,认真分析市场潜力。最终,他选定了现在这家店铺。

“看到海西州旅游业发展得这么好,餐饮市场如此火爆,于是便萌生了从事餐饮业的念头,多方面考量,最终确定将火锅作为自己创业的首选项目。”田海缤说

从最初的筹备,到日常的经营,田海缤付出了诸多努力。每天,他都早早地来到店里,亲自挑选新鲜的食材,仔细检查每一道菜品的质量。在服务顾客时,他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周到,耐心地询问顾客的需求。

随着“青甘环线”上游客的不断增多,他的店生意越来越好。到了2024年年底结算时,田海缤惊喜地发现,除去各项成本,自己的净收入达到了近20万元,这一数字远超他的预期。

在过去的一年里,店内常常座无虚席,顾客们大快朵颐,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店铺。田海缤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成就感。

展望2025年,田海缤眼睛放光,兴奋地搓着手说:“这几年整个青海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政府大力扶持,新景点、线路不断,游客肯定更多!”

说到这儿,他自信地挺直腰杆,“咱店去年积累不少回头客,旅游平台好评多,口碑打响了。我还学了新营销法,打算跟旅行社合作,推特色套餐,吸引团队游客。”他拿起手机晃了晃,嘴角上扬:“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店铺知名度肯定能扩大!生意肯定更上一层楼,收入也会大幅增长!”

2024年,青海的旅游业持续升温,像田海缤这样抓住机遇、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青海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共同描绘着青海美好的明天。而田海缤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青海日报》(2025年01月26日 第2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推荐阅读:

90后创业女孩艾萍萍:用创意扎根龙华点亮梦想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01.html

““90后”的 “热辣”创业梦” 的相关文章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在不起眼的街角开一家文艺而小资的花店,似乎是每个女孩心中的梦想。但是,开花店却不是女性的专利。在嘉定,有一家名为“无有之花”的花店,店主正是一位“90后”男生。花店于2014年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多次与知名化妆品牌雪肌精、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和上海浪琴杯环球马术冠军赛合作,迅速成长为业内的一颗新星。...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团场里干出大事业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团场里干出大事业

90后创业故事:他乡纵有千般好,不及故乡一片云。六年前,在外企打拼多年的王留勤决定放弃高薪工作,毅然返回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六团米兰镇,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5年。这一年,因为工作积极,个人能力突出,25岁的王留勤被公司选派前往位于迪拜的分公司进行培训学习。“刚听到...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创业故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养猪致富、养鸡致富、养鱼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鲜,可你是否见过养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乡,一位叫罗景杨的女大学生辞职回乡创业,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厂”,养殖了上亿条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妈妈”“蚯蚓女孩”。在仅有百亩的养殖场内,平时不起眼的小蚯蚓却牵出...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创业故事:今年71周岁的潘焕华,是瑞安康馨养老服务中心(简称康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00年,年逾五旬的她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创办了瑞安康馨养老院。20年来,她紧紧抓住时代养老需求,不断扩大养老事业版图,一手将康馨打造成一家拥有机构养老、培训、康复、居家上门、服务便民网点为一体的规模大、服务功能全的...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我们有一所房子,一半泥土,一半诗意。”如今,70后杨家远与妻子武娟的这一愿望,已实现。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张家界社区富溪峪组的醉心谷庄园,距离景区仅10分钟车程。民宿建在山顶上,享有一整片森林的景致。17间客房,不拘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既有融于自然的美,又有居住的舒适。住在这里,清晨不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