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科技农业新势力,无人机成为新工具,新科技农业创业故事

1周前 (06-25)创业故事27

创业故事:2025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将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智慧农业” 列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农业发展锚定了清晰的方向。在广袤的华夏田野上,传统农业正经历深度转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答题。

1、一次散步,开启无人机农业创业之旅

故事的主人公许桂平,初次见识到农业无人机是在2020年。那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他漫步在田野间,却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一架无人机在广袤的大田里挥洒药水,身姿轻盈而高效,作业效率之高令人惊叹。在那一刻,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背后潜藏的巨大商机,心中不禁涌起一个念头:“原来农业可以这么玩,这工作效率至少是人力的 10 倍以上,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离不开无人机。”

随后,他迅速行动起来,在互联网的浩瀚海洋中搜索关于无人机服务农业的各类资料,深入研究相关政策。他惊喜地发现,虽然当时无人机的农业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完全成熟,但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国家政策也明确导向支持农业朝着科技化方向迈进,这无疑为他的想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投身这一行业的,是 2022 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封闭期间,他不幸失业,陷入了短暂的迷茫。但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将这次危机转化为机遇,毅然踏入了无人机农业服务领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征程。

他所创立的公司专注于多项无人机农业服务。公司提供的无人机农业植保服务,就像是给农作物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防护服”,高效精准地防治病虫害;精量播种和变量施肥服务,则是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和施肥,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无人机的农田航拍摄影服务,更是为农户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及时地了解农田的状况。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公司已在上海的崇明、金山、闵行、松江等多个区域留下了坚实的足迹,累计服务超过 20万亩次农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贡献了重要力量。

2、智慧农业,优势尽显

许桂平指出,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传统农业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困境。而无人机等农业科技设备的应用,让农业生产不再过度依赖人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智慧农业通过科学的精准作业,实现了对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过去,农户们在施肥、打药时往往凭借经验,容易出现过量使用的情况,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如今,无人机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精准地进行作业,在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可谓一举多得。

许桂平认为,在现有的植保、精准播撒等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未来无人机农业服务将朝着精准授粉、作物病虫害分析、专家诊断以及灾情评估等新的场景应用方向发展。在精准授粉方面,无人机可以通过携带花粉,精准地对农作物进行授粉,提高农作物的授粉效率和质量,从而增加产量。在作物病虫害分析和专家诊断方面,无人机可以利用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和先进的传感器,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及时将数据传输给专家,专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远程诊断,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无人机作业也不例外。在面对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时,如何保障服务不受太大影响,是许桂平和他的团队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此,他表示,公司有着一套完善的应对机制。在每次作业前,团队都会密切关注天气情况,详细查看天气预报,判断是否具备安全作业的条件。只有在确保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会安排无人机进行作业。如果在作业过程中突发恶劣天气,他们会迅速做出反应,寻找合适的地方让无人机紧急降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安全隐患。同时,他们还会及时与农户沟通,说明情况,协商后续的作业安排,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农户生产的影响。

3、厚积薄发,技术深耕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许桂平在创业初期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其中最棘手的问题便是如何赢得农户的信任。对于习惯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农户们来说,无人机是一个新鲜事物,他们心中充满了疑虑:无人机打药真的能行吗?这技术靠不靠谱?

面对这些质疑,许桂平并没有退缩。他深知,只有让农户们亲身体验到无人机的优势,才能打破他们心中的顾虑。于是,他采取了大优惠甚至免费服务的方式,主动接触种植大户。在服务过程中,他始终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会详细地向农户们介绍无人机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以及作业效果,让农户们深入了解这项技术。

经过一次次的实践,农户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无人机作业的高效和便捷,对他的信任也逐渐建立起来。这种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成为他打开市场的重要钥匙。

在无人机的植保飞防、播种、施肥等服务中,精准度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许桂平坦言,这些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地实践摸索而来的。在作业过程中,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以及与周围农作物的安全距离等,都需要精确控制。遇到有树木、电线杆等障碍物的地块时,更需要谨慎操作。

为了确保技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许桂平和他的团队不断学习、参加专业培训,并在实际作业中积累经验。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农田环境、农作物种类以及作业要求,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方案,确保每一次作业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2023 年,对于许桂平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公司净利润达到了28%。取得这一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多个关键因素。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赢得客户的基础。公司始终秉持着客户至上的理念,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无论是在作业前的沟通交流,还是作业过程中的认真负责,以及作业后的跟踪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价格实惠也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公司合理制定价格,充分考虑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让更多的农户能够享受到无人机农业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同时,建立了农户会员制以及介绍返点销售,既稳定了老客户,也可以吸引新客户,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格的作业技术把关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确保每一次作业都符合高标准。正是凭借着良好的服务态度、实惠的价格以及过硬的技术,公司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客户之间相互介绍,业务不断拓展,最终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

4、创业之旅从不是一帆风顺的

对于创业,许桂平认为创业前期的调研工作至关重要。创业者要深入了解市场信息、市场前景以及政策导向,找准市场的空白点和发展趋势,为创业项目找准方向。

在创业资金方面,要合理规划,不要盲目追求大规模。

创业初期,资金相对有限,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注重技术的沉淀、经验的积累以及团队的磨合。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同时,创业者还要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推荐阅读:

“衡”青春 “创”未来:“00后”小伙苏文利的创业“折腾史”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46.html

“科技农业新势力,无人机成为新工具,新科技农业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赵卫刚给我微信里发来一篇长文,题目是《创业者的人生最美丽》,讲述陕西和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雅娟的创业之路,我反复阅读后,倍感震动,一名农家之女,通过艰苦创业,竟然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被选为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被评为西安市好青年、西安市最美女性、巾帼创业模范。刘雅娟,1984年出生...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乡下种地的清华女博士,她可能是最会种地的女博士。作为清华毕业的博士后,她出国留学,见识了国外的繁华,依然选择回到祖国,扎根农村创业,成为了农民眼中“脑子有病的城里人”。她运用学到的知识,依靠种地实现了年收入超过800万。让人意外的是,在上大学之前,她都没去过农村。从没去过农村的城里人,到依靠种地年收...

新人遇上新业态 东营80后女性创业者的厨电新机遇

新人遇上新业态 东营80后女性创业者的厨电新机遇

近年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鼓励到城乡基层就业和返乡创业。山东东营的吴敬敬,就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其经营的京东手机数码店在当地家喻户晓。而尝到“创业甜头”的她,今年又马不停蹄的开业当地第一家京东家电智慧厨房店,与京东...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创业故事:2011年7月,西藏林芝一军营里,23岁的陈斌参加西藏军区侦察兵比武,获得个人成绩第一名,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狙击手”,记“个人三等功”。五年当兵经历中这精彩的一幕幕,陈斌记忆犹新。10多年后,现年35岁的陈斌,是广东清竹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从事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业务,...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他叫李辉,今年27岁,2008年8月参加我市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录取后被分配到陈集镇陈双楼村任大学生村官。李辉任职的陈双楼村,人多地少。虽说是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但都是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种植分散,形不成规模。种植的方法、品种、技术及经销理念比较老。李辉通过调研了解这一实际情况,他认为既然种植蔬菜,就...

刘洋:返乡创业“新农人”电商直播“新网红”

刘洋:返乡创业“新农人”电商直播“新网红”

走进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乡易洋牧业养殖有限公司的新西兰万只肉羊育肥基地,一个个养殖大棚映入眼帘,几千只羊儿“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羊舍内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利奴、萨福克、乌珠穆沁等高端品质羊精壮灵巧,在追逐撒欢,刘洋正在为它们拌料、喂料,忙得不亦乐乎。两年前,还穿着笔挺的西服和锃亮的皮鞋,领着国外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