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武汉大三学生创业,年营收百万元的创业故事

1周前 (06-28)创业故事23

创业故事:武汉大三学生成墨涵,带领团队创业一年营收百万元。6月26日,武汉地果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地果公司)创始人兼CEO成默涵在公司,布置暑假业务安排,“暑假不放假,一边研发下一代产品,一边做营销,争取下一年度销售额能破200万元”。

地果公司团队成员成默涵(中)和刘浩林(左)

一、他带领10多名同学创业

成墨涵是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大三学生,今年21岁,他带领团队自研“驱控一体器”,一年卖出百万元。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驱控一体器”只有50厘米见方,专门用于工业机器人的驱动和控制的设备。

成墨涵介绍,早在2016年,国内已有厂家提出工业机器人“驱动控制一体”的设想,但产品不够完善,为节约成本将驱动和控制硬塞进一个柜子中。而他们这款产品,采用SOC芯片将驱动和控制两项功能进行了集成,成功做成“驱控一体器”,去年8月完成中试,随后在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5G创新验证中心通过验证。

成默涵和团队研发的“驱控一体器”(嵌入了机箱中)

目前,地果公司有10多名成员,大多来自武科大在校生和毕业生。

二、从实习中多次发现创业商机

大一暑假,老家荆州的成默涵留在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参与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发中,当时“完成任务有工资”给了他很大的吸引力,不仅学到不少东西,还激发了他对科研的热情。

在一次“三下乡”活动中,成默涵看到了农村光伏发电的困境——维护成本高。他设想做一个光伏运维机器人,来代替检修、更换光伏板。很快,成默涵在校组建了项目团队,并成立了武旭胤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出“光伏兵”机器人,在全国大学生“双创”大赛上获得省级金奖。该项目最终因为资金问题,“光伏兵”无法从PPT上走下来,公司也不幸夭折。

地果公司团队成员探讨研发新产品

大二时,成默涵在人工智能企业继续实习,很快发现工业机器人控制行业的商机——缺一台真正的“驱控一体器”。“我们的优势是能承担试错成本”,成默涵迅速将原公司团队10多名成员聚拢,成立了新的武汉地果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之所以叫‘地果’,是因为有一家地瓜机器人公司,我们想对接他们的配套服务;另外,‘地果’有一层寓意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这也符合我们年轻的团队。”

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立马可应用

6月18日,在武汉科技大学创新学院5楼的地果公司,公司CEO成默涵正和CTO(首席技术官)刘浩林商议产品的技术迭代问题。

刘浩林就读于该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三,与成默涵相识于大一时一场科创活动。

刘浩林说,“成默涵敢说敢做,执行力强,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是团队的灵魂人物。”

二人各自拿出10万元创办了地果公司,但周围人对创业和学业能否兼顾依然有隐忧。但这对公司的CEO和CTO的综合成绩截至记者发稿时都是排名各自专业的第一名。

刘浩林告诉记者,在产品研发中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立马应用,甚至课堂上没有的还要现学现用。譬如,在集成电路研发中,每个单片机的零部件都要理解,否则做不了研发。

在创业和学业的分配上,成默涵和团队掌握了一种平衡术——“创业就是学习,学习反哺创业。”

大学生创业故事:成默涵说,未来地果公司要打造人形机器人的小脑,小脑主管机器人的运动与控制,研发“驱控一体器”已经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技术完全可以迁移到机器人身上。

来源:长江日报

推荐阅读:

女大学生刘玉红创业跨境电商逆势飞扬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72.html

“武汉大三学生创业,年营收百万元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农民工创业人群不断增加,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助力脱贫攻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监管局调研发现,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遇到择业创业缺少引导、融资困难、政策红利享受不够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择业创业选择缺少引导。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表示,虽有外出...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农民创业故事:为跑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的“接力赛”,今年以来,江油市以“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新模式,实施系列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返乡创业,让农村形成致富“新风口”、“创业新高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创业故事:“女孩也要自立、自强,纵然也跌落尘埃,也能倔强地开出一朵花来,抖落满身的灰尘,与不好的告别,向美好的行进。”这是光韵达联合创始人姚彩虹女士一直坚守的信念,也是父母一直都教育他们四姐妹的话。作为2022年3D打印女性创业故事征文活动中的参与者,资源库很高兴看到有姚总这样实力派的企业家参与进来...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五年前,年近6旬的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决定做一件“大事”——承包村里的65亩荒地种枣树。但她们不得不面对许多质疑。周小姣的丈夫对她说,这件事又耗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何苦呢?邻里也同样不看好。“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57岁的周小姣说,“我只是想证明,即使在我们这个年龄,人...

跨境电商的女性“闯入者”:海外“扫房”建仓,牵手国际巨头合作

跨境电商的女性“闯入者”:海外“扫房”建仓,牵手国际巨头合作

初见知性、温婉,偶尔还有面对镜头的一丝拘谨。这样一位女子,短短数年,润物细无声地在跨境电商领域“杀出”一条大道,业务遍及全球18个国家,引来亚马逊、eBay等国际巨头合作。仅是其在西安的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经扶持万余人自助创业,跨境电商出口额累计超100亿元。即便是女企业家,似乎也极易联想到雷厉风行,...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近日,在石棉县绯饴家庭农场,刚忙完猕猴桃丰收的农场主曹霞,已做好了冬管的准备。2004年,曹霞为了生计外出务工,曾在水果行业从事批发、营销、产品经理等工作,虽然辛苦却从不喊累。后来,她瞅准家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毅然回乡开启创业之路。曹霞正在猕猴桃下除草返乡逐梦瞄准猕猴桃种植2004年,曹霞和几个朋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