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武汉大三学生创业,年营收百万元的创业故事

2个月前 (06-28)创业故事113

创业故事:武汉大三学生成墨涵,带领团队创业一年营收百万元。6月26日,武汉地果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地果公司)创始人兼CEO成默涵在公司,布置暑假业务安排,“暑假不放假,一边研发下一代产品,一边做营销,争取下一年度销售额能破200万元”。

地果公司团队成员成默涵(中)和刘浩林(左)

一、他带领10多名同学创业

成墨涵是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大三学生,今年21岁,他带领团队自研“驱控一体器”,一年卖出百万元。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驱控一体器”只有50厘米见方,专门用于工业机器人的驱动和控制的设备。

成墨涵介绍,早在2016年,国内已有厂家提出工业机器人“驱动控制一体”的设想,但产品不够完善,为节约成本将驱动和控制硬塞进一个柜子中。而他们这款产品,采用SOC芯片将驱动和控制两项功能进行了集成,成功做成“驱控一体器”,去年8月完成中试,随后在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5G创新验证中心通过验证。

成默涵和团队研发的“驱控一体器”(嵌入了机箱中)

目前,地果公司有10多名成员,大多来自武科大在校生和毕业生。

二、从实习中多次发现创业商机

大一暑假,老家荆州的成默涵留在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参与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发中,当时“完成任务有工资”给了他很大的吸引力,不仅学到不少东西,还激发了他对科研的热情。

在一次“三下乡”活动中,成默涵看到了农村光伏发电的困境——维护成本高。他设想做一个光伏运维机器人,来代替检修、更换光伏板。很快,成默涵在校组建了项目团队,并成立了武旭胤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出“光伏兵”机器人,在全国大学生“双创”大赛上获得省级金奖。该项目最终因为资金问题,“光伏兵”无法从PPT上走下来,公司也不幸夭折。

地果公司团队成员探讨研发新产品

大二时,成默涵在人工智能企业继续实习,很快发现工业机器人控制行业的商机——缺一台真正的“驱控一体器”。“我们的优势是能承担试错成本”,成默涵迅速将原公司团队10多名成员聚拢,成立了新的武汉地果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之所以叫‘地果’,是因为有一家地瓜机器人公司,我们想对接他们的配套服务;另外,‘地果’有一层寓意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这也符合我们年轻的团队。”

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立马可应用

6月18日,在武汉科技大学创新学院5楼的地果公司,公司CEO成默涵正和CTO(首席技术官)刘浩林商议产品的技术迭代问题。

刘浩林就读于该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三,与成默涵相识于大一时一场科创活动。

刘浩林说,“成默涵敢说敢做,执行力强,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是团队的灵魂人物。”

二人各自拿出10万元创办了地果公司,但周围人对创业和学业能否兼顾依然有隐忧。但这对公司的CEO和CTO的综合成绩截至记者发稿时都是排名各自专业的第一名。

刘浩林告诉记者,在产品研发中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立马应用,甚至课堂上没有的还要现学现用。譬如,在集成电路研发中,每个单片机的零部件都要理解,否则做不了研发。

在创业和学业的分配上,成默涵和团队掌握了一种平衡术——“创业就是学习,学习反哺创业。”

大学生创业故事:成默涵说,未来地果公司要打造人形机器人的小脑,小脑主管机器人的运动与控制,研发“驱控一体器”已经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技术完全可以迁移到机器人身上。

来源:长江日报

推荐阅读:

女大学生刘玉红创业跨境电商逆势飞扬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72.html

“武汉大三学生创业,年营收百万元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农村前景好的几条创业之路,可以灵验勤劳能致富

农村前景好的几条创业之路,可以灵验勤劳能致富

这几年,农村的变化非常大,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带动了很多空白行业,不少农区都在发展地方经济,农民职业的环境越来越好。2022年,就有以下这些看好的致富门路,有了机会,人勤快一点,创业也并不再难了。一,短视频、直播培训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如今流行短视频、直播,很多人通过自媒体获取了一桶金。特别...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1、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从“打工人”变“带货达人”!玉溪小伙返乡创业,年销水果近500吨

从“打工人”变“带货达人”!玉溪小伙返乡创业,年销水果近500吨

4月29日,玉溪市元江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将举办一场抖音短视频制作和直播带货培训活动。这段时间,“85后”的李旭一直为筹划此次培训忙碌着。李旭是元江县鲜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元江县电子商务协会的会长,2015年返乡创业后,李旭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家乡水果,7年里,他将元江的水果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返乡创业故事:“成名须趁早”,60岁的王献志,为实现从家具厂商到家禽养殖户的跨界创业转型,他已在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的山里待了7年。在其漫长而波折,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他欠债后卖了房也要坚持。为纪念父亲的创业历程,鼓励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老人的儿子将六旬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年逾半百后 仍跨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