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48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

“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

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辣丁25万尾,成活率达90%以上,养殖3个月即可收获,产生经济效益预计达20余万元。他一边养殖,一边总结经验,准备在金洞乡大面积推广这种养殖模式,带动家乡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创业圆梦,回乡搞特色养殖

杨振今年25岁,曾因他和弟弟上学,母亲多病,他家于2013年被评为建卡贫困户。“两个娃儿一上学就是1万多元,确实有点恼火。”杨振的父亲杨启财说。

2016年,杨振毕业,家里经济负担逐渐缓解,杨启财当年就主动申请了脱贫。

杨振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先后在湖北、江西等地的水产基地担任技术指导员,月薪1.8万元。虽然拿着高薪,但杨振一直记着自己心中的梦想。

在选择养殖专业的时候,杨振就萌发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毕业后的近四年时间,他一边打工积累经验,一边积攒创业资金。

今年3月,杨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回乡准备搞养殖。

创新模式,小空间养大财富

杨振回乡后,在杨家社区5组办起了一个占地面积约1亩的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辣丁厂房。厂房四周植被茂密,水资源丰富。厂房内,10个流水桶整齐分布,桶里黑压压的一片,听到声响,一条条黄辣丁在桶里四处乱窜。

黄辣丁在云贵川渝地区受欢迎,销路广。杨振总共买了25万尾鱼苗回来,平均分到10个桶里面,一个桶就是2万5千尾左右。杨振的创新养殖黄辣丁模式,便于管理,存活率高,鱼苗的成活率基本上能达到90%以上。

据杨振介绍,他的这种养殖方式叫高密度全流水养殖模式,目前在黔江独一无二。高密度全流水养殖模式是目前市面上较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单产高等特点。流水养鱼池有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几种,一般以圆形为主,因其无死角,便于排污。他还给厂房配备了沉淀池,沉淀池里的残留粪便以及其他东西,能作为肥料二次利用。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杨振投入15万元,后期饲料还需要几万元,而这种模式饲养黄辣丁,最快3个月就可以出售,这一季度的销售额预计在25万元左右,第一次养殖就能把修建厂房的投入全部挣回来,经济效益不错。

总结经验,成功后全乡推广

实践是成功之母。杨振一边养殖,一边不断总结。他每天挑选出一些病变的鱼,用显微镜观察它们的腮、体表、肝、肾等器官,针对鱼的情况及时作出预防和治疗。同时,为了解决供养问题,杨振配备了3台增氧机,及时给鱼儿供氧。

搞水产养殖,水体的变化可是重中之重。为此,杨振不仅在厂房周边搭了个小屋,日夜坚守在养鱼“一线”,同时还置办了一台无线网监控设备,时刻监控着厂房的水体变化。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发展,杨振的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辣丁逐步走向正轨,第一季黄辣丁预计10月开始售卖。

对于未来的发展,杨振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武陵山区属于喀斯特地貌,水质和水资源是非常丰富和优越的,他的这种高密度全流水养殖模式的可复制性是非常强的,一旦成功以后,将召集身边愿意一起养殖的人,成立合作社,把技术全部教给他们,让他们慢慢试着养殖,帮助他们致富,希望能把更多青壮年留在本地,建设家乡。

“贫困户家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杨振,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杨家社区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他的行为值得我们点赞。他的高密度全流水养殖模式,具有易建设、投入较少、养殖周期短等优势,在乡村的可推广性强。该模式成功以后,我乡将把新的高密度全流水养殖模式推广至全乡,打造全新高效水产养殖新模式。”金洞乡副乡长刘波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13.html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的相关文章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创业故事,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成长成才,特别是关心青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他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只喜欢买买买、囤囤囤,却没有收拾的习惯;房子储物空间不足,杂物凌乱堆积;搬家乔迁,物品杂乱得无从下手整理……在广阔的收纳需求背景下,一个小众职业——整理收纳师悄然兴起。据统计,2022年中国66.7%的家政服务消费者年龄在27岁至39岁之间,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年轻人有很多潮流单品,他...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眼下,正值儿菜的丰收季,位于梅桥镇500亩儿菜也陆续迎来了采摘期。11月21日,记者来到蚌埠绿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儿菜种植基地,地里长满了成熟待收的儿菜,几十名村民在地里熟练地割菜、除叶、搬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上个月,我们就开始了采收工作,现在每天发货量都在4万斤朝上,全部送...

刘伯敏:从学生老板到“苏青”合伙人

刘伯敏:从学生老板到“苏青”合伙人

青年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这十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高潮,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敢想敢干爱追梦。十年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激励下,无数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被激活,校园里走出一批“学生老板”,刘伯敏就是其中一位。“你创业面临租场地,那我们就可以免费提...

白领辞职回家种多肉植物 一个月收入十几万

白领辞职回家种多肉植物 一个月收入十几万

近段时期以来,多肉植物凭借它的迷你“身材”、肉肉的“长相”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还出现了不少“多肉玩家”“多肉粉”等等。有些人花在多肉植物上的钱高达十几万。随着多肉植物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进行创业。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小玩意,真能做成大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小村庄种多肉年收入8000万,名企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