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

五年前,年近6旬的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决定做一件“大事”——承包村里的65亩荒地种枣树。

但她们不得不面对许多质疑。周小姣的丈夫对她说,这件事又耗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何苦呢?

邻里也同样不看好。“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57岁的周小姣说,“我只是想证明,即使在我们这个年龄,人生已经步入晚年,只要肯努力工作,也一样可以有所成就。”

1987年,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先后嫁到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洞头村,随后成为好友。三人一起干农活,有时还同住同吃。

她们的孩子也年纪相仿,谁家里有什么难解决的事也会一起商量,彼此之间出谋划策。在周小姣的眼中,罗秋兰性格直爽,谭八香含蓄内敛。

2017年,在浙江做了18年鞋的周小姣回到家乡,见村里开垦的荒地没有人种,觉得非常可惜。

周小姣重新联系了两位好友罗秋兰和谭八香,她们都愿意尝试开拓新事业。于是她们从各自积蓄中凑出20万元,承包了村里的65亩荒地,种起了枣树。

“我们是流转来的土地,多年前红枣是当地特产,我们和地方政府都想让它再次成为本地知名品牌。”周小姣说。

虽然她们以前积累了很多农业生产经验,但在种植枣树方面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劳动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是最大的。

创业第一年,由于缺少资金购买机器,她们只能自己徒手种树苗,而光这些树苗就花光了几乎所有的钱。

第二年,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枣子产量很低,“种植枣树的土壤需要更多的锌。”

为了弥补损失,后来她们购买了4000只土鸡苗,把鸡粪用作养护枣树的肥料。但她们再次遭遇挫折:数百只鸡苗在运输途中死亡,更多的死于炎热的天气。

“我很自责,因为是我建议买鸡苗的。”周小姣说。但她的另外两位合伙人没有埋怨,甚至安慰她“第一次犯错是正常的”。

到了2020年,也就是她们共同创业的第三年,一切似乎进展顺利,树上结满了甜美的果实。但当年九月初,大雨突然而至,果子还来不及采摘,就遭到暴雨的侵袭,许多果树被毁。他们在网上发布了这一情况,并收到了其他人的建议。

“我们在县里注册成立了李大妈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我们就可以申请政府资助并接受投资者。”周小姣说。

三人一致认为,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她们都不埋怨,而是要互相照顾。

去年是他们种枣树的第四年,周小姣的儿媳即将生产,需要她去广东帮忙照顾。罗秋兰和谭八香都说:“你放心去吧,枣园里有我们呢。”

去年秋天,枣子大丰收,销售又成了问题。由于不熟悉电商平台,三人只能把枣子运到当地市场卖。

“今年我们决定注册自己的品牌,打出名气,”周小姣说。由于他们的枣园位于远离城市的深山中,新冠疫情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天气的影响更大。

“枣树的生长严重依赖天气,经不起大雨或干旱,”周小姣说,“品相好的枣子可以卖到20到30元每斤,品相差的每斤只能卖5、6元。”

经过近5年的努力,这三位合伙人仍然没有盈利。周小姣说:“创业不容易,农业领域的创业更难。”

“如果在城里或县城找份工作,我可以轻松挣到3000到4000元,但那样就没有那么多挑战和乐趣了。”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周小姣和她的朋友们坚持了下来。

“我们的枣子是纯有机的,今年将在9月左右上市。”周小姣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70.html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的相关文章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创业故事: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创业故事:长安区有一对残疾人夫妻,即使一个丧失听力,一个肢体残疾,但他们不相信命运,不相信失败,认为人生就是奋斗与拼搏。纵使人生寂静无声,纵使命运折磨,他们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终于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批发经销商,还帮助附近不少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一定要自己干,才有更大的世界”王燕云是新疆...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10月1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山塘村的菱湖中宏家庭农场的养殖大棚里,负责人沈志宏身穿深蓝色工作服、手提饲料桶,撒料、喂水,动作一气呵成。如今的他,虽然仍面容青涩,但已是管理800头羊的“羊老大”了。今年27岁的沈志宏是土生土长的菱湖草根“新乡贤”,父母养了一辈子鱼,2017年毕业后,和大多...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初秋雨后,雁北大地格外凉爽,放眼望去,山坡和草地郁郁葱葱,在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衬托下,雪白的羊群自由地分散在山野间,分外显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朔州活动期间,采风团来到右玉县,走近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倾听这位“羊代表”背后的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一、回乡创业“养羊”得意朔州市右玉县张千...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千余亩的蔬菜园区,什么时候最适宜播下种苗?大棚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菜农都是按照经验、跟着感觉走。但在如今的寿光,菜农依靠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近年来,寿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智慧化”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农业赋予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