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

“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们的羊肉复购率达到45%以上,回头客很多。”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90后”返乡大学生张志强如是说道。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盟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这里的牛羊遐迩闻名。相比于全世界蓄养的60多个品种的羊,当地的乌珠穆沁羊要多一枚胸椎或腰椎,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形容,这也成为其产肉量多的基础。

在锡林郭勒盟,每户牧民家至少有上千亩草场,按规定每15亩地可以养一只羊,这些羊边吃边溜达,一天大约能走七八公里,被称为“溜达羊”。180天出栏的“溜达羊”,一生要走1300公里,这也造就了锡林郭勒羊肉的品质。

“然而,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在张志强的记忆里,外地人以前如果想买到正宗的锡林郭勒草原优质羊,需要“找关系”去牧民家挑选,语言不通、效率也低。

同时,牧民因为交通不便、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屠宰场和冷库,挣不上什么钱。“以前牧民卖羊主要集中在秋季,其它季节基本没有收入,很多牧民会出现资金紧张,有时候还需要从银行贷款,有的甚至借高利贷。”张志强说。

出生于1992年的张志强在大学毕业之初,选择进企业工作,这让他学习了很多草原上没有的先进管理理念。

2013年,张志强辞去高薪工作返乡创业。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他做起了羊肉生意。“我就是想通过在外面学到的东西,把草原上的优质‘溜达羊’卖到全国各地,同时也能带领牧民们致富。”

凡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现实结结实实给了张志强一个“下马威”。“刚开始,由于传统的经营理念,销售渠道闭塞,我们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张志强说。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张志强带领团队奔赴北京、重庆等地参加各类食品展销会,取经学习,短则一周,长则半月,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几乎场场不缺。

“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要转变传统的销售观念,必须在包装、品牌、营销上做文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张志强看来,锡林郭勒草原上的羊都是吃着天然牧草,喝着矿泉水长大的,品质没问题,他所要做的就是整合资源。

之后,张志强联合当地的家庭牧场、牧民成立了合作社。“这样一来,互惠互利,对我们来说,集中采购费用会降低,而对牧民来说,羊价稳定,而且随时都能卖羊。”张志强说。

目前,张志强已建成屠宰、分割、包装等车间,经营方式也发展为快递、电商、直播等线上线下经销,为锡林郭勒羊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羊产业经济效益。

随着业务的拓展,销路问题解决了,但对整个牛羊肉运输的冷链物流也带来挑战。“比如成本问题、保鲜保质问题。我们不仅要在源头保证肉品的新鲜,冷链运输也是影响品质的重要环节。”张志强说。

今年开始,张志强选择和京东合作,依托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和冷链能力,帮助自己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能将鲜美的产品快速送往消费者的餐桌。

“不仅速度快,最重要的是可追溯。商家的生意红火起来,百姓的餐桌丰富起来,牧民的收入也提升起来,这也实现了我的初衷。”张志强说,今年“双十一”期间,线上销售迎来大丰收。“和去年相比,仅京东渠道的牛羊肉销售单量,同比增长300%。”

借助电商平台,张志强让畜牧业注入科技力量,今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国各大城市开放多家实体直营店和餐饮连锁店,实现自产自销,全产业链发展,让每位顾客都能吃上来自锡林郭勒天然草原的放心肉。”张志强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67.html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的相关文章

云南普洱:“西盟姐妹”返乡创业 用青春追梦圆梦

云南普洱:“西盟姐妹”返乡创业 用青春追梦圆梦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有大量返乡大学生创业者,他们并没有选择做时代的旁观者,而是选择主动融入,成为新时代奋斗的参与者。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90后”的佤族女孩娜布拉和娜能正是这一群体的代表。当同龄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外出闯荡时,她们却带着自己的梦想回到家乡,一心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乡亲们走上产业...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从对手工作品的一见倾心到模仿制作、创作开发,她把手工制作之美带给她人。从独自创办工作室到联合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并肩开发作品完善制作流程开展手工艺课程培训,她用一双巧手将“青果”培育成一片巧妇手工园地 。她就是李英,北京青果布艺工作室(以下简称青果工作室)创始人,现任全国手工协会会员,北京巧娘协会理事,...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这种水培的小白菜,成熟快,一年能收十几茬,并且不依靠土壤肥力,并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绿色健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连日来,在武城县老城镇的盛茂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株株小白菜在多层立体水培种植架上茁壮成长,菜农们正穿梭在种植架里进行采收,基地负责人李秀双乐呵呵地说。近年来,水培蔬菜悄悄“...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2日清晨,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52岁的韩发图麦刚为5岁的孙子穿好衣服就接到了合作社打来的电话。“这几天我们来不了,天冷了,蚯蚓也都进深土了,主要就是保湿,只要大棚盖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韩发图麦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这位精神而又能干的妇女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北漂奶奶”,顾名思义,...

农妇创业8年 养金鱼致富

农妇创业8年 养金鱼致富

大家都知道《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今天,我们告诉您一个农妇与金鱼的故事。八年前,高新区板塘乡新农村的黄素莲还是一名普通的农妇。八年后,50岁的黄素莲成为一位年出售50万条金鱼的养殖基地负责人。因为家贫,她高中只念了一年,中年偶然一次创业却让她走上富裕之路。今年“三八”妇女节,勤劳的黄素莲还获得了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