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

聚焦“95后”留学生这一新青年群像的新现实主义剧《鳄鱼与牙签鸟》,11月18日登陆湖南卫视播出。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南恩,留学期间阴差阳错进入了一个叫做“高级动物研究社”的社团,和社长周尔文成为了一对学术上的冤家、生活中的对头。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慢慢成为了一对彼此依赖的“鳄鱼与牙签鸟”,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与理念的交融,促使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代人的故事。它首次将视角放置在了“95后”海外留学生的身上,讲述了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漂洋过海求学深造、学成矢志归国创业的故事。剧中所展现的中国第三代留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自信,为当代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极具冲击力的青春风暴。

展现当代年轻人敢于追梦的青春激情

《鳄鱼与牙签鸟》的剧名看上去颇有些“古怪”,而这个名字却正好契合了“95后”这一代年轻人身上非凡的创造力,和“不追随不苟同”的独特气质。

生物学家发现,鳄鱼饱餐一顿后,会张开大嘴,让牙签鸟在自己牙齿间啄取养分;牙签鸟,不仅是鳄鱼的活牙签,还是提前向鳄鱼发出危机预警的警报器。因此,凶猛的鳄鱼和机灵的牙签鸟,就形成了自然界里一种共生关系,和谐发展,融合互惠。这种共生关系,体现在人类与自然之间、个体与祖国之间、当下与未来之间、现实与梦想之间,甚至青年情侣之间,而这恰恰构成了电视剧《鳄鱼与牙签鸟》的内核。

在自然界当中,鳄鱼和牙签鸟是一对“互利共生”的“超级好CP”,而在现实社会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好指代了剧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关系,也生动诠释了生态建筑这一创新主题。

可以说《鳄鱼与牙签鸟》的故事就是当下中国发展现实的写照,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处于决胜阶段的今时今日,一群中国年轻人正在海外传播他们的理念,开拓他们的事业,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建筑,一步步去实践“中国智造”。

反映“95后”留学生回国创业心路历程

在“中国留学史”已有百年的今天,“95后”留学生和以往的留学生,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我们国家的地位,已经迥然不同。作为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人,中国第三代留学生具有更广博的视角,更多元的学术态度以及不同以往的文化自信。

本剧开篇,两位主人公就围绕“为什么留学”“什么是出国”“留学要做哪些准备”进行了讨论。男主人公周尔文给出了答案:“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指引我走向更远的地方,冲破无知的边界,你只有站得更高,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就不会像普通人一样被世俗困扰,被无知的贪恋捆绑,最终才能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随着剧情的发展,对出国目的逐渐清晰的女主人公李南恩,在异国过生日时坦言自己的愿望是“早日回国成就一番事业”。李南恩这个人物,代表了当下最朝气蓬勃的新青年群体,对自身和国家文化的自信。

本剧故事既紧跟时代又贴合现实,以小见大、宏观描绘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代年轻人自我成就、回报祖国的励志经历,从而让观众能够找到共鸣和自豪感。

以大众艺术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态文明

《鳄鱼与牙签鸟》从建筑和生态科学这一领域切入,看似冷门,实则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当下意义,角度独特。环保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命题,整个世界都面临着资源和气候的双重问题,环保是真正关乎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课题。《鳄鱼与牙签鸟》通过电视剧这样的大众艺术,普及环保意义,推广生态建筑,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态文明,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也体现了文艺作品的社会担当。

剧中,白教授和女主人公李南恩有一场关于垃圾的讨论。白教授对中国每年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提出质疑。李南恩则答以中国今非昔比的环保观念与努力,尤其是新青年以“中国智造”为世界环保升级,“就在我们学校,几名中国留学生正在以一个社团的模式,试图将城市建筑模拟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城市垃圾再利用,也是他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而随着剧情发展,这群年轻人回国创业的重心,也是要为城市打造能够与自然共生的建筑,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生态环保、“中国智造”的感染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85.html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一羽小鸽子 振兴整个村

一羽小鸽子 振兴整个村

“我能在家门口上班,全靠村里的养鸽带头人钟声亮。”温州平阳县鳌江镇书阁村村民谢春绿说,在养鸽场上班后,她的收入较之前高了很多。谢春绿,以及她口中的钟声亮,他们的致富都跟养鸽有关,而这样的人在温州有不少。据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市出栏肉鸽300多万只。在瑞安、平阳、乐清等县(市)已形...

贵州岑巩:“80后“女青年返乡创业筑起新时代“乡村

贵州岑巩:“80后“女青年返乡创业筑起新时代“乡村

创业故事:六月,熏风悄然漫过初夏的河堤,笼罩在雨山之中的土家腊味生产厂房,如海市蜃楼般迷迷蒙蒙。在厂房里,工人们忙着腌制、熏制腊肉、腊肠、腊火腿,柴火噼里啪啦,肉制品不时的散发出阵阵香味。“要赶紧把这批腊肉炕好,节日前后下订单的客户比较多。”刚从贵阳回来的龙久宏,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村里查看腊肉熏制情况...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真倒霉,这年要亏大发了。还有三四十万株卖不出去,再过半个月就过了栽种节气了。”去年3月初,记者初次见到钟海扬时,他面对着一大棚子滞销的百香果苗垂头丧气地说。钟海扬是闽西长汀县南山镇的一位百香果农,官坊农场得心生物科技百香果育苗基地负责人。了解他的人知道,近几年,在他发展百香果育苗产业的创业经历中,...

大学生返乡创业 黑水虻探出致富路

大学生返乡创业 黑水虻探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庐江县90后大学毕业生余宏伟,利用在高校里学到的知识返乡创业,养起了黑水虻,为当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探出一条新路子,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余宏伟的黑水虻养殖基地位于庐江县白山镇五艾村境内,一天三顿都要喂食,而喂养黑水虻的食物有点特别。合肥保护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他们都是“90后”,他们基本上是在校大学生,与很多人相同的是,在校期间,他们萌发了创业的冲动,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们将冲动付诸了行动。尽管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天道酬勤,他们也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几个学生的平均月收入也都接近了一万元。昨天,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创业故事才刚开始。“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