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54

他们都是“90后”,他们基本上是在校大学生,与很多人相同的是,在校期间,他们萌发了创业的冲动,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们将冲动付诸了行动。尽管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天道酬勤,他们也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几个学生的平均月收入也都接近了一万元。

昨天,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在新华学院举行,其中有10组同学获得了安徽省“创业之星(金奖)”,本文的主人公张文进、向源哲等均名列其中。

一、巧打便捷牌网络零食店月入7万余元

大人的零食也是商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向源哲同学,就和校友们一起抓住了这个商机。

二、网上专卖“办公室零食”

10月20日,向源哲和7个校友开办的注册资金20万元的“合佰惠电子商城” 正式上线,接受合肥市区范围内的上班族网上订购“办公室零食”,并送货上门。

向源哲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白领通过在办公室吃零食来缓解上班的紧张情绪与枯燥氛围。所谓“办公室零食”,就是超市里散称的各种小吃,如橡皮糖、猪肉脯、山椒凤爪、香酥小黄鱼、小瓜子等等,各式各样,都是即拆即食的小零食,“上班族很难抽得出时间去逛超市,网上购物显然省时省力。 ”

和一些依附在淘宝网等大型网站上的小店不同,“90后”的向源哲他们选择建立自己的网站,开设电子商城。

“这个创业计划还是学长们想出来的,现在在一线城市,这个业务做得非常好。 ”向源哲说,他们还专门去上海、南京等城市考察过,“电子商城进入门槛不高,加上利润还不错,也是大学生们创业的一项不错选择。 ”

三、两千多订单自己骑车送

到11月17日,电子商城上线还不足一个月,向源哲和他的校友们已经接到了2200多个订单,总金额超过了7万元。为了节省开支,起初,向源哲他们没有选择专业的快递公司,而是自己骑车送货上门。

向源哲和校友的电子商城首页上称,要做合肥本土最专业的生活零食购物社区,使消费者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最便捷的方式买到最好的商品。现在,向源哲他们的电子商城涉及领域已经涵盖零食、服饰、数码、生活服务和家居五大类。

四、巧打养生牌米线店月入8万余元

五个在校生终于说服父母,从家里筹集到了创业启动资金,盘下一家店面做起了中药膳食和中药砂锅米线。

五、父母“赞助”创业启动

当陆兆发请父母贷的4万元到位后,5个大学生终于松了一口气16万元启动资金总算凑齐了。

陆兆发和张文进都是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中药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今年3月份,偶然间,张文进得知凤阳繁华的文昌街上有个三层的门面房快到期了,“可以盘下来,开我们的中药砂锅米线。 ”两人一打听,前期房租要6万元,先付定金4000元。张文进和陆兆发就联系了另外三个要好的同学,决定合伙盘下这家店。

到哪去弄这么一大笔钱呢?几人一商量,只想到一个办法让家里支持。陆兆发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一时拿不出几万元,但是,被儿子的闯劲说服的父母便从银行贷了4万元“赞助”他。

六、“中药米线”商机无限

6月份,营业面积120平米的云南过桥米线加盟店,开始了试营业。

张文进告诉记者,除了做米线和药膳的师傅是专职的,所有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是安徽科技学院勤工助学的在校生。和普通的过桥米线的做法不同,他们用所学的中药学知识,用药材熬制汤料,做成中药砂锅米线出售,不但口味独特,还有膳补的功能。同时,店里还推出乌鸡党参汤、茶树菇老鸭汤等补汤,同学们希望打响“中药膳食”这个招牌。

试营业前几天,来光顾的主要都是学校同学。逐渐的,小店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现在,他们每天的营业额都在2500元左右,一个月利润就接近5万元。 “现在,我们几个已经有实力再开一家分店了,希望毕业后能把‘中药砂锅米线’做得更大、更好。 ”张文进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02.html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的相关文章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周瑶,是一个90后女大学生。2014年,周瑶从攀枝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毕业后,她选择了就业。在成都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她主要负责管理该公司成都片区的工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管理一个项目时,她既要准备资料又要负责协助总监管理现场,白天要巡视工地,晚上还要守着混凝土浇筑完...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青年。如今,随着广东省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措施的实施,一大批青年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以家乡为“舞台”大展拳脚,唱响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近日,记者就走近了这样两位回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作为“85后”“90后”的他们,原本都被家人寄予厚望:毕...

把“吃瓜群众”带成放牛“达人”

把“吃瓜群众”带成放牛“达人”

来到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代味村,一座依山而建的生态养殖场豁然出现在眼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本地小黄牛悠闲地寻觅着新鲜的草料。“今天封装的这些黄牛肉,主要是发往北京、上海、浙江那边,目前我们的生态牛肉除了没往青海、甘肃、西藏这几个地方发过货,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收到过了,每年还是能销售出去好几吨牛肉的。”张志...

“潜伏”浙江学养乌龟 湖北京山父子回乡创业年销360万

“潜伏”浙江学养乌龟 湖北京山父子回乡创业年销360万

京山县永隆镇上陈桥村,有一处美丽的湖泊,被当地人称为“小西湖”。湖边有个养龟基地,这个养龟基地的主人是一对党员父子兵,父亲叫何永锋,儿子叫何夏伟,他们挖池养龟,创业兴家,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在当地传为佳话。父亲的养龟“战争”何永锋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种过田,贩过米面,还开过小卖部,但都只能赚小钱,管...

“水果玉米大王”炼成记——嵊州农民过永华的返乡创业故事

“水果玉米大王”炼成记——嵊州农民过永华的返乡创业故事

眼下正是嫩玉米上市的旺季,嵊州市甘霖镇有片玉米地,玉米还未成熟,已被电商平台订购一空,最高卖到10元一个,还供不应求。这片玉米地有260多亩,参与种植的农户近百名,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与普通玉米不同,这种玉米可鲜食,俗称“水果玉米”。“水果玉米”能在嵊州生根发芽、结出硕果,与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