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新农人返乡创业实验超1000次,找配方做“荔枝+”产品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9

返乡创业故事:孩童时,绕着荔枝树追逐打闹,欢乐无限,长大后,围着荔枝树忙碌做事业,创意不断。趁着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毕业于南开大学的80后新农人宏美春返乡创业,于2017年在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创建了“红美荔”品牌,为镇隆一家具有生产许可证的荔枝果干生产厂家。跟随随着一年季节的更替,“红美荔”会相继推出荔枝花蜜、荔枝果干、荔枝红茶、荔枝酒、荔枝月饼、荔枝点心等四季产品。目前相关产品已被入选惠州手信五十强,成“荔”字号标杆。20年时间,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镇隆荔枝的情结。

宏美春

一、情结:要把“镇隆荔枝”名片推广出去

因其父亲在镇隆工作,宏美春自小就吃着镇隆荔枝长大。“镇隆荔枝是我小时候美好的回忆。”宏美春说,儿时的六月充满糖泡泡,荔枝成熟时,借口帮家里采摘荔枝,就和小伙伴们拿着竹篮冲向荔枝园,垫着脚尖采荔枝,每次都要先过一把嘴瘾才正式干活。剥开可见“瓤肉,莹白如冰雪”,入口浆液甜如蜜,当年的零食并无很多选择,欢乐与记忆基本来源于荔枝。

2000年,宏美春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在佛山从事金融风险管理,每年一到荔枝飘香时,她都会回到镇隆,尝一尝儿时的味道,返程时也会带上荔枝跟同事分享,推荐家乡的味道。“长大后我一直想把‘镇隆荔枝’这张名片推荐出去,现在很多顾客就是当时攒下来的客源。”她说。

辗转多年,在外漂泊多年的宏美春回到了镇隆,并入了茶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荔枝红茶”,再加上新会小青柑双地理标志结合的成功案例,她便开始思考:镇隆荔枝品质这么佳,为何不尝试做“荔枝+”产品,并以此完善镇隆荔枝产业链,提升镇隆荔枝的品牌价值。

说干就干,2014年宏美春利用镇隆荔枝和滇红定制研发荔枝红茶,没想到一推出就受到市场欢迎。2017年,镇隆的荔枝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加上惠阳区荔枝文化节的开展,宏美春注册了惠州市红美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打造“红美荔”品牌,开始研制发售“荔枝+”产品,她也就此踏上一条文艺新农人的道路。

二、探索:1000多次实验只求不破坏“镇隆荔枝”品质

“红美荔”最早主打荔枝干、荔枝红茶等果干系列产品,也于2017年成立之初,取得荔枝干国家生产许可证后,为目前镇隆唯一一家具有生产许可证的荔枝果干生产厂家。产品进入市场后,在收获市场肯定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反馈。通过分析客户反馈,宏美春发现:产品中荔枝香味是否更浓更持久是顾客最关心的需求点,也是市面上产品急需突破之处。

“就像荔枝红茶,不少顾客在拿到茶叶时会闻下有无荔枝味,但市面上很多产品添加的是香精,我们团队也曾就此问题讨论过,最后得出的答案是:不能添加香精,不然不仅会浪费镇隆荔枝这一优质佳果,更严重的还会砸了镇隆荔枝这一招牌。”宏美春说。于是她们便就此踏上了研发之路,过程中,他们邀请了多名专家、资深果农。最后她们改变了荔枝红茶传统的配方,将果干转化为鲜果,因鲜果的保鲜工艺、糖分的保护及制作工艺要求更高,她与团队经历了1000多次反复实验,才找到了最佳配方。“为了等待研发结果,我在实验室铺了一块木板,困了就直接睡,反反复复一个多月,所幸得到了好结果。”她笑道。

在镇隆镇大光村的荔枝基地,宏美春热情地拿出新的产品向记者推介:“这是今年荔枝季将推出的新款荔枝果酒,经过改良,镇隆荔枝的清香深藏入酒,端起酒杯即可闻到浓郁的荔枝清香,口感浓郁丰沛,唇齿留香。”

作为“荔”字号的产品之一,宏美春不断加大在荔枝衍生产品上发力,近些年已打造出荔枝干、荔枝蜜、荔枝月饼的深加工产品,每个季节至少有一款荔枝产品,均已成为惠州礼品市场的新宠。相继被评为惠州手信50强,惠阳十大手信。

“我们抓住惠州在推广手信方面,把镇隆荔枝,惠州历史和荔枝文化融合在一起,打造荔枝礼盒,期望通过多渠道推广镇隆荔枝。”宏美春说。

三、发展:以荔为介带动乡村振兴

“‘红美荔’源于镇隆,回报镇隆,也求推广镇隆。”宏美春认为打造镇隆荔枝品牌产品,需要更多的镇隆乡亲加入。

在荔枝季,“红美荔”总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采购果农的荔枝,她宁可压缩自身产品利润,也要保证果农的钱袋子不打折。“每年荔枝季,一打开门就可以看到果农挑着荔枝上门。”宏美春说,对于有富余劳力的乡亲,他还邀请他们加入选果、打包、销售等岗位。“红美荔”去年的产值达3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500万元,3年内将力争突破年产值超1000万元。

在红美荔生产基地,果树下两位主播正在通过讲述东坡荔枝故事、镇隆荔枝故事,推介荔枝产品。宏美春表示,要做好镇隆荔枝的推广,不仅仅以来一部分人的家乡情节,更需要传承。她鼓励当地青年人加入到镇隆荔枝的营销工作中,让品牌输入更多新活力。

“我们3月份已经组建了电商的运营团队,拍荔枝的成长系列片,普及宣传镇隆荔枝。”宏美春介绍,受疫情影响,很多人的消费习惯已经转到线上,她们要在鲜果季到来之前,做好线上的准备工作。同步打造淘宝店、天猫店、京东店等线上平台,全方位的销售镇隆荔枝。

东坡荔乡农业观光示范带是今年惠阳区重点推进建设的综合示范带。此前,镇隆镇委书记冯轶锐表示,在建设综合示范带中,将凸显镇隆独特的荔枝、客家、红色等文化元素,全力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宏美春表示,按照规划,她计划将自家荔枝基地升级为荔枝庄园,游客来到庄园游玩时,可以品味各类荔枝产品,还可参观其生产过程。同时,也将游客推荐到不远处的“四大半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让更多人了解镇隆红色故事、荔枝故事。

采写:南都记者 张嘉培 通讯员 张伟锋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29.html

“新农人返乡创业实验超1000次,找配方做“荔枝+”产品” 的相关文章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从对手工作品的一见倾心到模仿制作、创作开发,她把手工制作之美带给她人。从独自创办工作室到联合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并肩开发作品完善制作流程开展手工艺课程培训,她用一双巧手将“青果”培育成一片巧妇手工园地 。她就是李英,北京青果布艺工作室(以下简称青果工作室)创始人,现任全国手工协会会员,北京巧娘协会理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企业家刘银莲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她一个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致力于乌骨鸡的规模养殖,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农民工创业的传奇故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银莲脸上既充满了快乐,也写满了创业的艰辛;2013年的9月,一直在县城开办超市的刘银莲,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县城的各大超...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余雪梅,31岁,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大的魅力?年轻时她曾出外打工,最后又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并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进入正轨,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余雪梅成为新坡村当之无愧的...

“蜂后”金花的创业“蜜”事

“蜂后”金花的创业“蜜”事

“ 我爱你,如鲸向海,鸟投林。不可避免,退无可退。”这是香港作家黄碧云的一句经典语录。大抵表达的是一份坚定的执着与命定的归属。名字中带着一朵”花“的王金花,给自己的蜂蜜产品取名“海鲸花“的时候,还并不知道作家黄碧云和她的这句语录。但花朵与蜜蜂的羁绊,就如同鲸鱼归向大海,让王金花在创业的路上选择了与甜...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这种水培的小白菜,成熟快,一年能收十几茬,并且不依靠土壤肥力,并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绿色健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连日来,在武城县老城镇的盛茂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株株小白菜在多层立体水培种植架上茁壮成长,菜农们正穿梭在种植架里进行采收,基地负责人李秀双乐呵呵地说。近年来,水培蔬菜悄悄“...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创业故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养猪致富、养鸡致富、养鱼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鲜,可你是否见过养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乡,一位叫罗景杨的女大学生辞职回乡创业,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厂”,养殖了上亿条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妈妈”“蚯蚓女孩”。在仅有百亩的养殖场内,平时不起眼的小蚯蚓却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