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

一台二手单反相机,将幸福点滴记录下来,成为将要上传到快手账号上的视频素材。在快手短视频平台,高玉楼、王娇夫妇开设的“乡野丽江娇子”账号,已有近600万粉丝。

五彩粽子、自制菠萝QQ糖、鲜花饼、古法咸鸭蛋……打开这对夫妇的账号,大多是母亲带着孩子制作原生态乡村美食的日常。

视频里的王娇,喜欢穿浅色棉布长裙、绣花中式上衣。白皙透红的俊秀面庞让她看起来不像干农活的,更像一位都市白领丽人。事实上,在返乡之前,他们确实曾是白领。

这两位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昆明念书时相识、相知、相恋。2014年,毕业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他们在昆明就业,当上了都市上班族。当时,王娇是一名3D动画师,给房地产公司渲染楼盘动态效果。项目多的时候,公司让他们通宵加班,经常极度疲惫。

王娇陪女儿在自家院里吃芒果

尽管工作辛苦,出身云南曲靖富源县后所镇的小镇姑娘王娇,仍留恋昆明的繁华。

与只将背影留给故乡的青年不同,高玉楼将目光投回广袤乡野。他坚持认为,“未来十年,农村才是更多人向往的地方,回到乡下,并不等同于放弃自己的追求。”

留城,还是返乡?小两口面临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选择,差点分道扬镳。最终促成他们返乡创业的契机,是一个娃和一场病。

2016年,女儿小豆芽出生。可高玉楼一遇农忙,就得回丽江华坪的芒果地里帮忙。王娇无法在昆明独自照看孩子,刚出月子,小豆芽就被送回王娇娘家照看,母子分离、夫妻分居。

2017年底,高玉楼年近八旬的老父亲,因突发疾病住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每天高达4000元的住院费用,很快耗尽了小两口的全部积蓄。

花光了手头的20万元,甚至试过在网络平台上募款,最终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王娇和高玉楼也一同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在城里苦熬,还是回乡试一试?

几番思量,小两口决定,一家人一起“回家”。

丽江华坪县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种出来的芒果尤为香甜。但是,早年间当地打造自有品牌意识不强,华坪芒果被一江之隔的四川攀枝花“抢了风头”,收购商抢购丽江华坪芒果后,会贴上攀枝花的牌子销售。

当地果农普遍遭遇“不缺好芒果,但缺好品牌,急缺好销路”的尴尬。高玉楼回乡帮老乡卖芒果,正是想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让广大消费者知道,家乡华坪种得出优质芒果。

早在2017年,高玉楼就探索通过拍视频推销“果在深山无人知”的丽江华坪芒果。初试牛刀,就卖出了17万斤芒果,销售额达40万元,光净利润就有12万元,追平了他在城市打工的收入,还帮周边63户果农扩展了销路。2021年上半年,高玉楼夫妇收购果农16万斤鲜梨用以熬制梨膏,还帮助养蜂合作社卖出6万斤蜂蜜。

每年八月,芒果飘香。高玉楼带着团队的几位小伙伴,在芒果地里拍视频,到果农家里收芒果,遇到家境不好的农户,他总会在市场价上再加些钱,让辛苦一年的老乡多得实惠。

隔壁村有位叫张兴文的贫困户,年逾五旬,妻子有精神疾病,儿子过世,女儿还在上高中,日子过得很紧。他会养蜜蜂,却不会卖蜂蜜,积压了5700斤蜂蜜卖不出去。高玉楼得知后,让王娇在直播中向粉丝推销张兴文家的蜂蜜,一次性售罄,为他家带来了6万多元的收入。

张兴文不懂啥是网络销售,却记住了高玉楼、王娇——小两口通过手机屏幕招呼一声,老乡家里的农产品就能寻到买主。

2020年7月,王娇夫妇加入当地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帮助500多位蜂农线上销售蜂蜜。

告别城市生活,王娇并非没有一丝留恋,她也会点开城里朋友的朋友圈,发现城市光鲜生活的背后,大家也有各自的烦恼:不少当年的同事苦于“加班996,通勤一小时”的忙碌,没时间陪伴家人,与爱人变成了“周末夫妻”,也只能做孩子的“周末父母”。相比之下,自己已算幸福。

夏蒸芒果冻,秋煮木梨膏。巧手烹制时令美食,一餐一饭常陪稚子。王娇不后悔当初返乡创业的选择,既因为这份“甜蜜”的事业,也因为那份陪伴爱人孩子的“小确幸”。(刘晶瑶、张东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62.html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的相关文章

90后姑娘为父亲回乡创业,种植特色蔬菜品种,每亩能收入2万元

90后姑娘为父亲回乡创业,种植特色蔬菜品种,每亩能收入2万元

创业故事:在湖南常德有个90后姑娘,叫罗琴。大学毕业后立志成为媒体达人,因此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一步步朝着梦想努力!在2014年,父亲突然病重终止了她追求梦想的脚步,只好回到老家接手父亲的香菇事业。然而,接手还不到一年,香菇的市场价格骤降,她家和附近村民的香菇都遭遇滞销。24岁的罗琴一年损失了60万...

“90后”小伙回乡创业当“新农人” 直播带货农产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90后”小伙回乡创业当“新农人” 直播带货农产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大学毕业“杭漂”四年,在积累了一定的视频拍摄经验后,他决定返乡创业,成立农业公司。利用“直播+短视频”模式尝试销售家乡的土特农产品。在拓宽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增收,他就是徐州市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90后”人大代表宋超。返乡创业他做起了“带货”主播“这是我们刚从树上摘下来的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

80后女大学生开网店创业 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80后女大学生开网店创业 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椒江有位1985年出生的女生,从2008年开始创业开了家网店,专卖女鞋,经过经营,现在她的网店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李丹丹是椒江人,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那时她沉迷网络游戏。在家玩了一年。"李丹丹说,她刚接触到淘宝网时,属于淘宝买家,买家信用到4钻后,觉得开网店很适合自己,于是开始留意一些网店销...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青年。如今,随着广东省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措施的实施,一大批青年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以家乡为“舞台”大展拳脚,唱响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近日,记者就走近了这样两位回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作为“85后”“90后”的他们,原本都被家人寄予厚望:毕...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返乡创业故事:“成名须趁早”,60岁的王献志,为实现从家具厂商到家禽养殖户的跨界创业转型,他已在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的山里待了7年。在其漫长而波折,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他欠债后卖了房也要坚持。为纪念父亲的创业历程,鼓励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老人的儿子将六旬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年逾半百后 仍跨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