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少年开烧烤店的酸甜苦辣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

大学生创业的不在少数,各行各业的都有,张奇是一名大三学生,对于充满激情的九少后而言,创业似乎充满了一点点的冲动。都说大学生创业没有经验,失败是必然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奇的烧烤创业路。

3月21日17:40,重庆理工大学,放学铃声响起,22岁的大三学生张奇急匆匆地走出教室。张奇从车上取下桌椅,把提前洗干净的蔬菜摆放整齐,换上卖烧烤时穿的工作服……几分钟的时间,他摇身一变,从一个在校学生变为了重理工校内闻名的“烧烤哥”。

同学们口中的“张店长”可不是就会烤点东西那么简单———学了概率学搞抽奖、自己制作烧烤用具、雇同学给老顾客做回访……他的生意经可是一套套的。

A、烧烤的梦想

烧烤“世家”

耳濡目染让他深得家传

3月21日晚上8点过,重庆晨报记者来到张奇的摊位前,他正在烤架前翻烤着一条鲫鱼。翻鱼、上料、拿叉,动作干净利落。烧烤架后方一溜排开的,是四五套桌椅。

张奇是重庆永川人,现为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大三学生。当年,张奇的母亲靠5**起家,从卖菜做起,到后来成为永川当地的烧烤门店,人气佳的时候,家里有5个门面。

耳濡目染之下,张奇从杂活、配料、操作到管理,他都学了不少。后来,家里的生意亏本了,门面缩水,父亲改行做了喂养,留下母亲一个人独撑门面。那些多出来的桌椅和烧烤架,就一直闲置在家里。

每次在家里望着那些被遗弃的器具,张奇总觉得有点心痛。于是,自己创业做烧烤的时候,张奇租了车子,从永川老家把这些闲置的东西搬了过来。

大学创业

父亲很反对但妈妈支持

张奇的创业梦,从高中就萌芽。

“那个时候,经常和同学讨论,听说大学里创业的挺多。”他心里痒痒的,计划着,自己进大学了,也得干点什么。

“如果我踏出这一步了,即使爬着,也要把它走完。”张奇决定开这个烧烤摊,其实也“纠结”了挺久。

开始,父亲对张奇开烧烤摊的想法,是很为反对的。在父亲看来,作为一个学生,搞好学习才是重要的,做其他事情,总会影响到学业。但母亲对张奇的想法挺支持,“孩子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生活。”

终,在母亲与姨妈的支持下,父亲勉强同意了张奇创业的念头。

B、烧烤的经验

开张考察

他足足用了一学期时间

为了十足的把握,开张前,张奇足足考察了一个学期。消费人群、消费水平,乃至在哪里买菜,买炭,都在张奇的考察范围内。才到学校,对周围环境都不熟悉,张奇就坐上“面的”,四处转悠,终,把自己的开店地点定在校门外,买菜的地方在马王坪,距离学校也就十多分钟的车程。

因为有家里的陈旧设备“打底”,张奇这个烧烤店初的投资并不多,总共就2000多元。2010年9月份,开学后不久,张奇的“兄弟烧烤”开业了。张奇亲自掌勺,请班上的同学到店里海吃了一顿。现在,班上不少同学都是他店里的常客。

从未歇业

他两年间出摊风雨无阻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张奇的摊位位置不太好,加上初来乍到,生意并不好做。差的时候,一晚上只有十多元的腰包不瘦。

张奇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两年多来,无论刮风下雨,他从没中断过出摊。“做生意就是这样啦,如果中间歇了,会影响客源的。”

后来,附近一家位置较好的摊位店长不做了,张奇把这个摊位顶了下来,生意才慢慢上了正轨。现在,这个烧烤摊一天的营业额,达到了八九百元。

说话间,之前还空着的几张桌子,已坐了三桌。正在挑菜的一个男生想烤条鱼,听说价钱,觉得贵了。张奇手里的活没停,抬头笑了笑,“同学,现在这个鱼进价都贵了,没得办法呀。”

这天的生意不算是好的,张奇忙到晚上12点才吃晚饭。收拾妥当回去躺下睡觉,已是凌晨三点,第二天一早8点多,他又爬起来赶去上课。

虽然累,但张奇说,自己尽量不翘课。因为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他都灵活运用于烧烤这个副业上了。

C、烧烤的学问

利用概率

搞抽奖赠菜品吸引顾客

有一段时间,生意陷入低谷。课堂上老师正好讲到概率问题,正在为生意发愁的张奇灵机一动。他想到了利用概率,通过“摸球”的办法给顾客赠送菜品。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若干,然后根据顾客摸到的小球的颜色,再决定是否可以赠送顾客菜品。

“顾客获赠菜品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当然,我们也提前根据自己承受能力先算好概率。”张奇说,把课本知识用到实践中,自己感觉很有意思。

“这些柜子也是我自己焊接的。”刚学完焊接,张奇就自己焊成了一个装杂物的柜子。

闲来无事的时候,除了菜品更新,张奇也总想着搞点什么新鲜玩意。

以前,周围摆摊的都是低矮的桌椅。有一次,张奇坐在自己的凳子上,突然发现凳子矮了坐着很不舒服。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把几个矮凳子换了。结果周围的店长们纷纷效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03.html

“90后少年开烧烤店的酸甜苦辣” 的相关文章

灵山县残疾人翁建光的成长与创业故事

灵山县残疾人翁建光的成长与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曾听说,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我呢,唯有坚持,唯有自强,才有未来。”7月15日,记者随同灵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来到广西农垦国有华山农场,采访了肢体三级残疾、现年46岁的灵山县武利镇珠理村的残疾人翁建光。他租赁了华山农场原仓库面积500平方米的场地 , 开办了灵山县檀圩...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结缘VR行业 创业梦起于创客大街出生于1993年的毕凯斌,虽然故乡威海也是海滨城市,但在青岛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后,他更想留在青岛闯出一片天地。...

四川女子返乡创业养殖小尾寒羊 年入近千万

四川女子返乡创业养殖小尾寒羊 年入近千万

创业,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背后的心酸和艰辛,只有自己深知其味,尤其对一个女人来说,更是一种磨砺。何俊华,今年43岁,阆中文成镇人,在外打工20年,于2011年回乡创业,创办了畜牧养殖场,依靠养殖小尾寒羊,走上了致富之路。阆中人社局介绍,经过5年时间打拼,现在何俊华所经营的羊业专业合作社,集种羊培育、...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因为手术舌头切除两厘米而发音含混;上身的花格子衬衣被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沾满泥土,像是从泥泞田地归来的老农。眼前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让记者深感意外:就是他,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就是他,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乡村振兴,有你有我。”冬至将至,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石庙村家庭农场主陈正东在快手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分享他今天的养殖心得,做好300多只羊的越冬准备,希望与广大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陈正东今年45岁,参加过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位新农人,随手拍短视频记录羊群等乡村场景,一展歌喉,已成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