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2023-01-18创业故事42

“我感到非常震惊。”近日,成都市蒲江县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叶艳说道。让她震惊的,是她所在园区两位二十余岁的残疾青年,25岁的杨添财和29岁的吴云,3个月居然卖出4000万元农货。

杨添财(左二)和吴云(左三)看望在家办公的残疾人员工陈光祥(左一)与周苗(左四)。

7年自闭:十四岁少年的人生绝境

眼前的杨添财,虽然坐在轮椅上,却一脸阳光。很难想象,这位生于1994年7月的年轻人,是一家颇成功公司的总经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曾自闭长达7年。

6岁那年,杨添财患上肌肉萎缩,渐渐不能走路。医生说,这孩子可能活不过18岁。对杨家,这犹如晴天霹雳。“小学就开始有小孩叫他瘸子,初中懂事了,他受不了,初二就辍学了。”杨添财的妈妈指着大门口的无障碍通道说,“几年时间,他不曾下过这个台坡。除了上厕所,连吃饭都闷在自己房间里。”

蒲江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陈莉还记得第一次见杨添财时的情景:“当时,他听到我们来看他,就躲进被窝。我们一句话也交流不了。”第二次,杨添财没躲被窝,却背对着墙,不看陈莉一眼。因为完全看不见未来,少年杨添财把自己放逐到人生的绝境里。

不幸中的万幸,杨添财遇到了互联网。杨添财靠着电脑,度过了几年的自闭时光。

吴云看上去和身体健全的人没两样,但因为年幼时感冒用药出问题,他的一只耳朵丧失了全部听力,另一只必须随时带着助听器。“我也经过一段自闭期,因为别人说话我总听不见,后来就越来越不愿跟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不过,他还是考上了大专,学设计。因为听力障碍,吴云找工作不顺,2012年开始在电商行业做供应链。

直到2015年,时年21岁的杨添财和26岁的吴云,人生轨道才发生交集。

互助创业:卖的每一个水果 证明着自身价值

杨添财的父亲和吴云的父亲,都在蒲江县做了二三十年的水果代办。2015年6月,两位父亲介绍他们在网上认识。“以前他不跟人交流的,但跟吴云在网上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俩交流心理上没压力。”杨添财的妈妈说。

在吴云的引导下,杨添财开始尝试做电商,卖本地的猕猴桃等农产品。做了几十年代办的父亲,负责给杨添财采购供货,妈妈就帮手打包发货。2015年底,销售额达到100万元,杨添财注册成立了公司。2016年,卖到300万元。

吴云的供应链模式也在不断发展,2017年做到了400多万元的销售额。与此同时,吴云很苦恼:“订单经常不稳定,有时备好了货,别人却突然改口说不要了,非常被动。我很想自己直接开店。这样就能直接掌握订单。”

此时,杨添财与吴云经过近一年网聊后,已经见面,成为现实中的好朋友。他们花六七千元买了大疆无人机,孩子似的一起玩。“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挺幼稚。我们都很爱天文和物理,一起听音乐、旅游。有一次,我背着他上了9层的高塔去望远,很累,但很开心!”吴云说。面对共同的发展需求,他俩一拍即合,2018年初决定把两人的公司合并,入驻蒲江电商孵化园。杨添财和吴云有个强烈的共识:“卖出的每一个水果,那不是钱,而是在证明着我们的价值。”

一起走吧:创建残疾人自强的联合体

2018年6月前,两人去成都系统学习了三个月电商运营,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我们都是残疾人,由于我行动不便,出行都是吴云照顾我,吴云听力不好,与别人交谈都是由我传达给他,可以说‘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腿’。”杨添财这样介绍自己与吴云的关系。这种比亲兄弟还紧密的状态,激发出他们的灵感:创建“一起走吧”残疾人品牌,带动更多残疾人创业就业。

这次,他们把精力集中在新电商拼多多平台上。2018年8月开店,10月才开始真正运营,但爆发力惊人,到2018年12月底,他们在拼多多的销售额就超过3500万元,线上线下总体销售额则突破4000万元。他们的官方旗舰店,获得拼多多2018年度潜力商家奖。除了蒲江本地的地标农产品红心猕猴桃、柑橘,他们还销售四川盐源、云南昭通、山西运城、陕西礼泉等地的苹果,先后在河南、陕西、湖南等地建仓库。

在“一起走吧”团队里,80后陈光祥是从工地上摔下来后,双腿截肢。周苗则是因为车祸,腰部以下失去了知觉。如今,他们俩都在家做客服,每天17:30到23:00工作,回答消费者的各种问题,月薪3000多元。隔一段时间,公司会派人上门给他们做培训,更新业务知识。“这是我截瘫后的第一份工作,能回答消费者的问题,这让我觉得生活很有价值。”陈光祥说。

“我其实更希望陈光祥他们能逐渐开始自己创业,我们会推一个残疾人培训的项目,专门来做这件事。”杨添财说。截至目前,他们免费培训了20余名残疾人,优先销售残疾人种植的猕猴桃、柑橘等农产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40.html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兔子肥硕健壮,一碗碗饲料让兔子吃得欢实……8月14日,乌苏市四棵树镇哈尔莫墩村,看着争先恐后抢食吃的兔子,冯中平乐呵呵地说:“别抢,别抢,都有份……”冯中平是“90后”,也是乌苏市营赢御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哈尔莫墩村方圆几百公里内,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兔倌”冯中平...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4月上旬,苗族聚居的花垣县山中细雨霏霏,桃红李白。采访中,我们遇到许多个性鲜明的苗家青年,其中,有3个人的故事令人难忘……硕士当上“放牛郎”花垣县雅酉镇麻家村的龙胜新年方27岁,拥有中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如今却被人们戏称为“放牛郎”。2011年毕业后,龙胜新决定自主创业。通过时近半年的社会调...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25岁在读硕士陈瑞亮还有一年才毕业,不过,正读研二的他已创业三年,还带动家乡百姓一起创业,100多位农户跟着他走上致富路。6月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华中师范大学见到陈瑞亮。说起“跨界”创业的故事,陈瑞亮说,光卖乌龟的生意,“去年,我们创办的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800万元”。陈瑞亮...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赵卫刚给我微信里发来一篇长文,题目是《创业者的人生最美丽》,讲述陕西和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雅娟的创业之路,我反复阅读后,倍感震动,一名农家之女,通过艰苦创业,竟然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被选为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被评为西安市好青年、西安市最美女性、巾帼创业模范。刘雅娟,1984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