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荣昌帮带致富 帮“穷亲戚”建养兔场年入上万元

2023-01-18创业故事45

39岁的张德平今天起得特别早,因为她家兔场的“大灰”昨晚产仔了。这是今年6月她开办养兔场以来迎接的第4窝小兔子。掰开手指算算,再过两个月,这些兔子将给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这不但能为家里还上一些欠债,还能为两个癫痫儿子挣上一笔医药费,张德平满心欢喜。

她特地给自己的“亲戚”何平打了个电话:“何主任,我学会了照顾仔兔的方法,这次产仔就不用麻烦你再跑一趟了。”挂上电话,她像何平往日教她的那样,掬起一捧母兔身上掉落的毛,盖在小兔子身上。

张德平的这位“亲戚”,是重庆荣昌县昌元街道的机关干部何平,在今年开展的“三项活动”中,她与张德平一家结为“亲戚”。想到这个半年前“从天而降”,如今给自己带来莫大帮助的“亲戚”,张德平心里充满了感激。

张德平在崭新的兔笼前给兔子喂食

双胞胎儿子患癫痫 花光积蓄生计难

张德平住在重庆荣昌县昌元街道。她原本有一对让人羡慕的双胞胎儿子。谁知出生后,双胞胎同时患上脑病、癫痫、视神经萎缩等疾病。张德平夫妻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家境贫寒的他们只觉得这日子比天塌下来还难度过。

为了给儿子治病,张家花费近10万元,不但用光积蓄,还向亲友借债5万多元。没有了钱,丈夫蓝永超开始外出打工,张德平则在家务农照顾孩子。微薄的收入都成了两个孩子的药费。

“那时我想挣钱,可是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当时的张德平并不知道,很快她的生活就有了转机。

干部与她结“穷亲” 设计养兔致富路

今年4月,“三项活动”在荣昌县全县上下开展。4925名机关干部与5579户农民结为“亲戚”。就在他们中间,昌元街道的年轻机关干部何平走进了张德平的家。

扎着高高的马尾,热情洋溢,何平看起来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三项活动”中,她和张德平一家结为“亲戚”。经过多次走访与悉心交谈,何平详细地了解了张德平一家的状况,如何能长期、切实解决张家的生计问题成为燃眉之急。

根据自己的了解与张德平本人的意愿,何平为“亲戚”设计了一条“生财之道”:养兔子!她积极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汇报,多方争取资金,并向当地养兔协会请教“养兔经”。不到两个月,在何平的努力牵头下,一个现成的兔场梦一般地出现在张德平面前。

筹资3万元建养兔场 每年可赚一两万

新修建的养兔场,整齐专业的兔笼,活蹦乱跳的兔子,平整过后的院坝……看着眼前的一切,张德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今年6月,她的生活焕然一新。

在何平的帮助和多方争取下,昌元街道各方共为张德平一家筹资3万多元,养兔场的基础设施全部到位。张德平只需掌握养兔技术,力所能及地辛勤劳动,就离脱贫致富越来越近。

何平联系了当地养兔大户与养兔协会,为张德平传授养兔技术;又为张德平联系餐馆订购,解决销路问题;如同陪伴姐妹打拼,何平还自己学着养兔,随时帮忙。如今,张德平一家共喂养种兔9只,商品兔200余只。按照计划,“肉兔可以卖到10元一斤,按照兔子一年出栏3到4次来算,除去成本,每年可以赚一两万。”张德平笑得合不拢嘴。

感恩党和政府 “爱心兔场”显真情

现在,张德平每天经营着她的兔场。白兔、灰兔、美人兔,每一只兔子都将为她带来财富。再过两个月,张德平就要从她的养兔场获得近万元的收入,回想半年来自己从无到有的新生活,她的眼里噙满泪花。

“没有何主任,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感谢社会各界的爱心,你们都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张德平将兔场取名为“爱心兔场”,心怀感恩。

对于这一切,何平引用荣昌县委书记陈杰的话说,“真正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不是阶段性的事情,对于我的穷‘亲戚’,我要长期地帮扶下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67.html

“荣昌帮带致富 帮“穷亲戚”建养兔场年入上万元” 的相关文章

云南普洱:“西盟姐妹”返乡创业 用青春追梦圆梦

云南普洱:“西盟姐妹”返乡创业 用青春追梦圆梦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有大量返乡大学生创业者,他们并没有选择做时代的旁观者,而是选择主动融入,成为新时代奋斗的参与者。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90后”的佤族女孩娜布拉和娜能正是这一群体的代表。当同龄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外出闯荡时,她们却带着自己的梦想回到家乡,一心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乡亲们走上产业...

李晓军:在创新活力之城创造奇迹

李晓军:在创新活力之城创造奇迹

走进艺福堂,你会发现,这是一家处处彰显茶文化细节的企业。办公室里,茶香氤氲;办公桌上的绿植,是用艺福堂生态茶叶罐栽培的;茶水间里没有咖啡,放着几十种茶叶;员工的花名都与茶叶、中药材相关,大家因茶相聚,在这里写下了人生的新篇章。除了共同的爱好,这群年轻人还有着共同的愿景:实实在在做好茶,打造百年艺福堂...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眼下正是割蜜的最佳时期,走进开化县思远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徐进正在割蜂蜜。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割了一块原蜜给我们品尝。轻咬一口,满口香甜。这位动作娴熟的年轻蜂农,如果不是亲眼相见,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学生。“好环境+好政策”实现创业梦想徐进,33岁,他家老房子就建在一个小山凹里,三面环山。从他爷爷手上...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中南大学27岁硕士回乡创业当“放牛郎”

4月上旬,苗族聚居的花垣县山中细雨霏霏,桃红李白。采访中,我们遇到许多个性鲜明的苗家青年,其中,有3个人的故事令人难忘……硕士当上“放牛郎”花垣县雅酉镇麻家村的龙胜新年方27岁,拥有中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如今却被人们戏称为“放牛郎”。2011年毕业后,龙胜新决定自主创业。通过时近半年的社会调...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没想到首年采挖出的藕会是又长又大,由于卖相和品质好,前来批发藕的叔叔们只得排队,几乎是供不应求,估计总量超30万斤……”24日下午,正在田里与10多位挖藕师一起忙碌的成都“00后”小伙吴浩指着身前成堆泥藕说。当日的田间虽是艳阳高照,但伴随着冬日的微风,水田里仍是冰冷刺骨。只见吴浩和10多位挖藕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