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张杨:与多肉一起成长的大学生创业者

2023-01-18创业故事48

张杨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2020年,还在读大一的她就组建了自己的多肉创业团队,2021年又成立昆明杨阳洋花卉有限公司。创业近三年,她的团队从最初仅承接简单的设计工作逐渐发展壮大到40余人的花卉公司,实现营业总额突破上百万。张杨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褪去青涩,成长为一名奔跑在创业路上的“追梦人”。

张杨直播实拍

与多肉结缘,始于张杨17岁那年。当时,张杨因身体原因无奈休学入院治疗。当看着其他同学都在为理想而努力拼搏时,病床上的张杨万念俱灰。母亲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儿的情绪,为她送去了一株小小的多肉,并鼓励道:“多肉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它坚韧的生命力总是能鼓舞人们。相信我,你的病一定能很快好起来!”母亲希望这株多肉能给病床上的女儿带来希望和陪伴。理解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张杨慢慢解开了自己的心结,病情也逐渐开始好转。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的内心留下了今后要从事多肉行业的想法。

此后,她如愿考上大学。随着公司的成立,张杨开始了新的蜕变,她和同事并肩奔走于多肉种植基地,扎根最基础的市场。在一路的成长和打拼中,张杨也逐渐意识到,目前云南的多肉市场面临家庭式种植效率低下、本土育种技术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渠道少、利润低等困境,若想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开辟新道路,此中艰难可想而知。

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怎能轻易放弃?出现问题,那就解决问题;没有好的产品,就自己设计;没有销路,就多平台开辟新道路……就这样,张杨以勇士的姿态,在创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借助产学研专业技术及人才支撑,张杨的团队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校专业人才加入,并对多肉石花新品种进行了再创作,设计出一个个多肉作品,让一株株多肉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其中一幅名为“小象莫莉”的作品,就是为了庆祝莫莉从河南顺利“回家”而创作。作品中,一株株多肉簇拥着小象,小象则高高地抬起鼻子靠近一株多肉树,小心翼翼地嗅着。创作理念就源于在张杨心里,多肉不只是一种花卉形态,它还可以和世界万物相融共生。也正是在她一步步的努力下,“石花再创”成功解决了传统多肉产品内容单一、功能性不足、个性服务落后、体验感不强等问题。

此外,为了破解疫情带来的出口业务停滞问题,张杨通过网络直播,让“张杨的多肉”进入更多人的视野。通过直播,张杨的多肉与全国各地的“肉友”们建立了联系,让石花从西南边疆逐渐走向全国各地,逐步开设了多个直播间。其中之一的直播间日销售额已突破一万元,日均达到7000元。

在张杨的带动下,朗家营、阳宗海、脚步哨、晋宁等多个村庄有三十多名村民也依靠多肉实现增收。截至今年6月,昆明杨阳洋花卉有限公司的营业总额已达300余万元。面对未来,张杨表示,今后将继续和团队一起为“以金钥匙开启七彩云南,以新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而奋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71.html

“张杨:与多肉一起成长的大学生创业者” 的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跨界探出养殖“新门道”

90后大学生跨界探出养殖“新门道”

90后小伙江杰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多种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启了在蔡甸养殖鲈鱼的创业生涯。经过两年的摸索和打拼,江杰渐渐闯出了市场,并立志在蔡甸打造一个万亩鲈鱼养殖基地。公司开口料孵化车间下乡创业 从“小白”到养鱼“行家”记者走进湖北江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开口料孵化车间旁投放...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他原本从事建筑行业,最后转行创业去种菜,居然年赚5000万。他为了让芽球菊苣卖得好,建立全封闭的无光养殖间,每隔2小时就去观察生长状况。为了把芽球菊苣卖出去,他绞尽脑汁想到了试吃的方法,可是芽球菊苣见光4小时就会变绿。他又是怎么样做的呢?咱们就来聊聊刘秀军的致富之路。1969年刘秀军出生在河北,在当...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四川路25号,曾经诞生了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岛造船厂,多艘渔业、公务船从这里扬帆;2013年,老船厂启动搬迁,金茂湾拔地而起,国际湾居综合体呼之欲出;2018年,青岛柒贰法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与大多数平台公司不同,创始人于洋没有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东部,而是将创业孵化平台落在了老城区灵魂与文化的交汇点...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在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金澜大道旁,李勇冠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里,正在不断吸纳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热心家乡发展,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临高籍武汉高校教师李勇冠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李勇冠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新闻专业,毕业后便在武汉一知名高校任职,有着让父母骄傲,让亲人自豪的好工作。前几年,得知家乡临高多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