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6

创业故事:今年71周岁的潘焕华,是瑞安康馨养老服务中心(简称康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00年,年逾五旬的她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创办了瑞安康馨养老院。20年来,她紧紧抓住时代养老需求,不断扩大养老事业版图,一手将康馨打造成一家拥有机构养老、培训、康复、居家上门、服务便民网点为一体的规模大、服务功能全的民办养老企业品牌。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致力养老服务行业20多年,潘焕华的创业、创新得到行业内充分认可。分别在2010年、2013年,被评为全国“心系老人、真情奉献”养老院长金棉袄奖;2015被评为 “中国大孝、大爱无疆”中国老年产业健康发展十大爱心人物;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养老服务行业领军人物……

最让她骄傲的是,作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委员会人员之一,今年她还参与了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的制定与评价。

她说:“养老事业很美,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要一直做到干不动为止。”

1、50岁再创业,开办民办养老机构

潘焕华的人生经历很丰富。作为一名老三届知青,她当过10年的民办教师,也曾在瑞安商城做了10年批发生意。用她的话说,自己一生经历了不少磨难。在50岁时,大多数同龄人刚好退休时,她却选择“再出发”,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再创业。

“当时,刚好政府在鼓励社会力量养老,想着开办养老院既是创业,还可以更好照顾母亲的晚年生活,一举多得。”想做就做,2000年,潘焕华承包了民政局公开招投的场地,开办了瑞安市康馨养老院。

面对完全陌生的创业领域,虚心好学的潘焕华不耻下问。她先是花了一年多时间到北京、上海、青岛等地考察学习,并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企业培训师等多个资质证书。

然而养老院的经营难度仍超乎她的想象。第一年,入住率很不理想,最多时也只有50来个老人入住。为了减轻成本,她精兵简政,自己更是身兼数职,每天起早摸黑到菜市场采购,既是养老院负责人,又兼食堂管理员、采购员。处处身先士卒,在最苦、最累的地方总有她的身影。这样坚持3年,“康馨”经营状况逐渐转好。2007年,她又增加了投资,完善养老院硬件建设及附属配套设施,在瑞安打响“康馨”养老品牌。

2、深耕行业20年,打造完整养老服务产业链

深耕养老服务20来年,潘焕华对养老事业和入住的老人倾注了全部心血。在她的大胆创新开拓下,康馨形成了完整的养老服务产业链。

2007年,成立了夕阳红托老所;2012年,创办了康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13年,创办了康馨红日老年照护中心;2017年,成立了温州地区示范性嵌入式的微型养老园——康馨养老园;2018年成立了瑞安市康馨养老服务中心;2021年,成立了瑞安剪爱认知症公益组织等。

如2017年成立的康馨养老园,是温州地区示范性的嵌入式微型养老园,可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就能享受到机构照料、上门照护、居家护理等一站式综合型的专业养老服务。创新性地打造出一种“机构+社区居家”融合养老模式。

为了满足更多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近年来,潘焕华又在瑞安桐浦镇桐溪风景区太平山脚下征地建设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桐溪康馨颐养园”。颐养园将采用“医养结合、康养融合”的经营方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吃、住、医、养、乐”养老新模式,也是目前瑞安市极其稀缺的老年康养项目之一,预计2022年底投入运营。

“康馨”养老还很注重服务团队建设和养老人才的培训。2005年创办了“康馨家政服务培训学校”,为自己的养老机构培训正规军,同时也为社会上热爱养老事业的人员提供培训。从2014年开始,康馨培训学校就已成为瑞安市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基地。2014年到2016年3年间,共培训了家庭护理员2万人次,初级养老护理员1500人次,为养老机构提供了许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

3、“真爱到家”,入户关爱特困老人

除了办好自己的养老服务中心,潘焕华还时常关注社会上的老人。今年,她就为日益老龄化的社会做了两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一是在今年6月,成立剪爱公益长者服务中心,普及“认知症”。在社区开展公益服务,科普筛查,提前干预及给认知症家庭关爱与支持服务,同时建立认知症好朋友、认知症友好社区。

二是关爱社区特困老人。今年10月,她承接了瑞安民政局“真爱到家,入户关爱特困老人”项目。项目启动后,她带领康馨服务中心的人员上山下海,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团体就走访湖岭、高楼、平阳坑、马屿、曹村、北麂、安阳、陶山、飞云、汀田、塘下等20个乡镇242个村773户特困老人,进行入户帮扶关爱活动等。在帮扶走访过程中,潘焕华细致热情地把政府的惠民政策与关怀,及时送到特困老人手中。

4、寄情养老服务行业,古稀之年不退休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潘焕华,仍习惯于每天一醒来就先跟员工确认养老中心大小事务,有条不紊安排好日常工作才放心。

潘焕华说,在她看来,养老事业很美,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要有爱心耐心才能坚持下去。现在政府特别支持养老行业,年逾七旬的她更有信心做好这份事业,将来干不动了,就把这个事业交给子女。让她们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把养老业做下去,帮助更多的老人,给他们一个“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58.html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的相关文章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河南监管局: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农民工创业人群不断增加,对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助力脱贫攻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监管局调研发现,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遇到择业创业缺少引导、融资困难、政策红利享受不够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择业创业选择缺少引导。一些返乡创业农民工表示,虽有外出...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创业故事:“女孩也要自立、自强,纵然也跌落尘埃,也能倔强地开出一朵花来,抖落满身的灰尘,与不好的告别,向美好的行进。”这是光韵达联合创始人姚彩虹女士一直坚守的信念,也是父母一直都教育他们四姐妹的话。作为2022年3D打印女性创业故事征文活动中的参与者,资源库很高兴看到有姚总这样实力派的企业家参与进来...

贵州岑巩:“80后“女青年返乡创业筑起新时代“乡村

贵州岑巩:“80后“女青年返乡创业筑起新时代“乡村

创业故事:六月,熏风悄然漫过初夏的河堤,笼罩在雨山之中的土家腊味生产厂房,如海市蜃楼般迷迷蒙蒙。在厂房里,工人们忙着腌制、熏制腊肉、腊肠、腊火腿,柴火噼里啪啦,肉制品不时的散发出阵阵香味。“要赶紧把这批腊肉炕好,节日前后下订单的客户比较多。”刚从贵阳回来的龙久宏,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村里查看腊肉熏制情况...

80后女老板返乡创业卖玉米 回报乡邻恩情助力乡村振兴

80后女老板返乡创业卖玉米 回报乡邻恩情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体系的构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创业,80后女青年丁淇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大石头镇三河村的丁淇毅然放弃在城里的赚钱生意,回到家乡卖起了鲜食玉米。经过苦心经营,她创立了自己的鲜食玉米品牌并远销省外,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为实现当地乡村振...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