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6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

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道。

创业故事,公司负责人李东往蚯蚓养殖床表层一抓,数十条蚯蚓露了出来,它们通体深红,吸管粗的,牙签细的,还有几粒小米样淡黄色的蚯蚓卵。“我养的这种蚯蚓是大平2号,目前各地普遍养殖。这神奇的小东西浑身都是宝,可以做药、做饲料、做肥料,你们女士用的化妆品,也是从这里提取的营养素呢。”李东说。

李东在查看蚓床

李东养蚯蚓在乌海是首家,在全自治区也是排得上号的。说起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李东滔滔不绝。

他原本做机械生意,2016年,在去山东谈生意时偶然发现一个蚯蚓养殖基地,深入了解后发现,蚯蚓养殖效益好、风险低、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属于绿色生态产业,符合未来发展方向,于是,他萌生了搞蚯蚓养殖的想法。

“隔行如隔山”,李东开始往山东、河南、江西、广东、湖北等蚯蚓养得好的地方跑。每到一地,在养殖基地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看新场地放蚓床、投苗,看旧场地管理、上料、出货,仔细观察,勤问勤记。取经路走了9个多月,李东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可以开干了。2017年,他投了5万元买种、租地,在巴彦淖尔市开始养蚯蚓。

养起来才发现,养蚯蚓并没有那么简单。蚯蚓喜欢阴暗潮湿,不能见强光又不能不见光;蚓床温度、湿度、高度都要合适;土壤、水质不能酸也不能碱;投料次数、多少、早晚都有讲究;该出蚯蚓就得出,而且三代不能同在一个蚓床;冬天要封床把水分、原料保存好……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没别的办法,只能继续学习。

“看是一回事,干又是另一回事。之前只是了解个皮毛,一动手操作才发现差得远呢,哪儿觉得不对就和行家视频,10分钟500块钱,学费又花进去9万多元。”李东说。

日复一日地观察总结实操,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2020年底,李东终于摸清了养蚯蚓的门道。“蚯蚓聚团,繁殖能力强,投放种苗后,科学管理下,蚯蚓会自己繁殖,35-40天就可以出蚯蚓。一斤种放下去,能出一斤活蚯蚓,算是及格;出2斤以上,算技术过关。我现在一米蚓床可以出5-7斤蚯蚓,每亩大概年产蚯蚓2500公斤,品质、密度在全区都是靠前的。”

蚯蚓养好之后,李东又开始跑销路。此时,他在乌海租了2个基地养蚯蚓,正式成立公司,投入市场运营。

蚯蚓干做药材要求高,他带着样品和检测化验报告拜访全国各地的药厂,不知跑了多少家,好不容易一家陕西药厂表示只要符合标准,可以要货。但出师不利,第一批3吨货和当初的样品有差异,含水量高了,李东二话没说交了7万多元赔偿金,还说能用多少用多少,用不了的可以自行处理不要一分钱。药厂被他的诚信打动,又给了他一次机会。这次李东抓住了,带着货和检测报告来到西安住了10多天,药厂的检测报告出来了。李东说:“得知检测合格后心里非常高兴,虽然货没有多少钱,但终于和药厂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每走一批货,李东都要弄清楚用途是啥,因为要提供相应品级质量的产品。“销出去的货用得好坏和我有关,我出货就要保证质量,这两年赢得客户就是因为诚信。如果出了货收了钱后面的事就不管了,我早就做不下去了。”李东说。

除了蚯蚓本身,蚓床清空后变成纯蚯蚓粪,是非常好的有机肥。但这是个新鲜事物,加上见效周期长,价格也不便宜,种植户们都抱着怀疑态度。于是,他送了40吨有机肥给周边的农户免费用,慢慢地效果出来了,农户认可了,口碑和回头客终于也有了。目前,周边一些番茄、草莓、火龙果种植户用上了蚯蚓粪肥。

“同样的品种、同样的土地,用蚯蚓粪肥种出来的草莓成活率高、果型饱满、色泽鲜艳、甜度更高,提早一个多月就上市了,能卖到90元一斤,虽然成本高但用起来不亏,下年的早就预订上了。”乌兰淖尔镇鸿源采摘园负责人尤刚介绍。

大白菜种植基地的梁大姐也是个敢吃“螃蟹”的人,她用蚯蚓粪肥种出的西红柿吃起来又沙又甜,价格卖到了10块钱一斤。买的人都说吃到了老味道。

李东说,经过努力开拓,目前几个销售渠道都挺顺当。黄河穿城而过,有不少垂钓爱好者,活体蚯蚓主要用作钓饵和海鲜饲料,约占到销量的40%;蚯蚓干主要做药,占到20%,冻块蚯蚓主要用于南方海鲜市场和药厂,占到20%;此外,有机肥也供不应求。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蚯蚓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后加入了养蚯蚓的队伍,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也加入公司。除了自养,公司还和乌兰淖尔国油种植合作社,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狼山、碱柜合作社等多个合作社合作,为他们提供种苗、技术和包销服务。现在,蚯蚓自有养殖基地已经扩大到了70亩,2021年利润50多万元。

“只要有人想养,我都低于市场价卖给种苗,就是想带动更多人加入,真心想把这个好产业做大,把市场做大。”李东说。

目前,公司形成了一条立体生态循环产业链:以蚯蚓为饲料养殖畜禽,畜禽粪便发酵后养殖蚯蚓,蚯蚓粪肥种植蔬菜瓜果,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展望未来,李东信心满满:“下一步要扩大养殖规模,以‘公司+基地+养殖户’模式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养殖,不仅实现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还要把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泥变废为宝,都变为有机肥。”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15.html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您看,这草莓花开得多好!”8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里绿意盎然,刘长伟俯身察看草莓长势,笑着告诉记者,这一棚能产4000多斤,11月份就能上市了。刘长伟正在察看草莓长势。孟海鹰 摄金秋十月,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1989年出生的刘长伟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干...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返乡创业故事:在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金澜大道旁,李勇冠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里,正在不断吸纳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热心家乡发展,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临高籍武汉高校教师李勇冠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李勇冠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新闻专业,毕业后便在武汉一知名高校任职,有着让父母骄傲,让亲人自豪的好工作。前几年,得知...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鸸鹋寿命10年,3年成熟卖蛋一枚180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鸸鹋寿命10年,3年成熟卖蛋一枚180

野生动物驯养的历史,最早追溯到原始社会,被称为“六畜”的马、牛、羊、鸡、犬和猪最早,被人们驯化,成了人们食物来源之一,还有一种数量比较稀少,利润比较高的动物养殖深受市场欢迎,这种养殖被称为特种养殖,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位大学生返乡创业养一种寿命长达10年的鸟类,身高150-185厘米,以擅长奔跑而著名,...

华黎明:回皖创成“小巨人” 闯出事业“大天地”

华黎明:回皖创成“小巨人” 闯出事业“大天地”

打开拍照模式,伸缩镜头“探出头来”,咔嚓一下......这一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动作,却让手机真正实现全面屏。在这背后,离不开一款内孔1毫米特微型轴承的助力。安徽孺子牛轴承负责人华黎明查看公司生产的轴承。专注研发 练就细分领域唯一“当时国内外多家知名的轴承厂家都参与了,由于客户技术要求不断升级,我们团队...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岁物遂,皆可观藏。我为品牌取名为‘椿物皆藏’,就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汉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被拿来收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说话的人叫执辞,“椿物皆藏”汉服创始人,今年二十出头的她在高二那年偶然观看了一场汉服社团成人礼活动,从此便被汉家华服深深吸引。大学毕业后,她和发小一拍即合,从外省一起来...

汉服“出圈”,创业者曹县“赶潮”

汉服“出圈”,创业者曹县“赶潮”

2021年5月,山东曹县因为偶然的机缘爆红网络。“走红,是给有准备的城市”,对于创业者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呢。2014年10月,我跟老公回老家时接触到了曹县电商业,便跃跃欲试,不久后,开起了自己的淘宝店。开张当晚,我们就接到了第一笔订单——500件学士服。为此,我们常要守在服装加工厂门口抢货,辛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