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5后”蟹农的致富经:在太湖南岸“蟹”逅生态养殖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

秋风起,蟹脚痒。国庆假期,正值大闸蟹上市时节。

5日一大早,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迁街道东上林村,“95后”养殖户贺成林撑着小船,从地笼里打捞、分拣出成熟的大闸蟹,很快便被各地赶来的商贩订购一空。

今年是贺成林养殖大闸蟹的第8个年头。从小生活在鱼米之乡的他,对螃蟹养殖并不陌生。2014年,他从江苏连云港来到湖州,承包了200多亩鱼塘养殖中华绒鳌蟹。

“养蟹先养水,养水先养草。要养好蟹,水和草至关重要。”贺成林回忆,养螃蟹的第一年,因为只养蟹忽略了水与草,结果产量不高导致亏本。向周边老蟹农“取经”后,他在第二年转变了养殖方式。

太湖南岸一带水网密布、水质清澈,湖中繁茂的水草和丰盛的鱼虾,为大闸蟹带来更长的生长周期和更健壮的体魄。除了水之外,其他变量也是评判大闸蟹品质的关键。

为了从源头把控大闸蟹的质量,贺成林借助太湖天然的优良水质,坚持古法喂养,从蟹苗选种到精心培育,从生态水域到天然饵料,从专业捕捞到手工绑蟹,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在精心喂养大闸蟹的同时,还要做好选种投放、水草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等养殖技术,确保大闸蟹自然生长。这样养殖出来的螃蟹,味道鲜嫩、品质优良。”贺成林介绍,今年由于产量减少,价格较以往会有所上涨,但从不缺客源。

来自上海的老陈是贺成林的老主顾,有着五六年的交情,每年国庆假期前后都会专程赶来购买大闸蟹。他说,太湖水质洁净,富含微量元素,在这里生长的大闸蟹品质非常优秀。

如今,在电商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实体市场的售卖已经不能满足各地顾客的需求。作为一名“95后”,贺成林在东上林村的养殖户中率先“触网”,让太湖大闸蟹“爬”向全国。

“不少老蟹农还在用传统方法养蟹卖蟹,但是时代变了,养螃蟹也要换一换思路。”贺成林认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还是要走高端路线。”

贺成林所在的东上林村,临近太湖水域,具有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的有利条件,近年来依托地理优势发展以大闸蟹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打造“蟹”逅水晶晶共富工坊,引导村民共同走上特色水产养殖的道路。

“近两年,当地政府时常开设水产养殖培训班,邀请专家给养殖户上课,提高我们的水产养殖技术,打造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贺成林说,有了专家的技术指导后,螃蟹的品质更好,产业规模化水平也不断提升。

2021年以来,东迁街道还规划建设新诚生态大闸蟹标准化示范园区,在引入太湖优质水源的基础上,通过供应河蟹种苗、提供专家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促进河蟹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方向发展。

“单打独斗永远成不了气候,抱团发展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贺成林希望,接下来能继续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为螃蟹养殖产业注入新动力,为传统蟹农植入新思维。(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61.html

““95后”蟹农的致富经:在太湖南岸“蟹”逅生态养殖” 的相关文章

90后创业大学生杜浩宇:一口气参加27个创业比赛

90后创业大学生杜浩宇:一口气参加27个创业比赛

大学生创业故事:“西安、株洲、广州、顺德、重庆、西安、天津、株洲、顺德,说完了!”杜浩宇一口气报出一串地名后,在电话里发出爽朗的笑,“过两天再回西安,30号回学校报到。”1993年出生的杜浩宇是湖南株洲人,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设计,开学就升大四了。 他的声音听起来成熟老练,极少有“学生气”。杜浩宇在地...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从对手工作品的一见倾心到模仿制作、创作开发,她把手工制作之美带给她人。从独自创办工作室到联合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并肩开发作品完善制作流程开展手工艺课程培训,她用一双巧手将“青果”培育成一片巧妇手工园地 。她就是李英,北京青果布艺工作室(以下简称青果工作室)创始人,现任全国手工协会会员,北京巧娘协会理事,...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重庆八马茶业龙头寺店内,牟丹和王艳端坐在茶台前,与顾客有说有笑,一同品味老白茶的清甜。姐妹俩都是重庆人,行事风风火火,从事茶行业十余载,让她们多了几分温润与从容。小小的茶叶托起了两个90后姑娘的创业梦,如今,她们在重庆管理着4家茶店、20余人的团队。从茶艺师到创业者,金色茶汤的浮光掠影里,也有她们苦...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在贵州省岑巩县,一些有志青年怀揣青春梦想,在家乡带头发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80后青年张顺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年他靠发展蛋鸡产业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广,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奔向好“钱”程。在岑巩县凯本镇芭蕉冲保览组,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俨如世外桃源。在这个寨子里,最显眼的就是张顺江的蛋鸡养殖...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回农村卖辣椒,90后小夫妻年入50万元,返乡创业越来越香

回农村卖辣椒,90后小夫妻年入50万元,返乡创业越来越香

城市套路深,当代年轻人开始选择回乡创业。青年返乡,不是逃离当你提着行李箱,从大城市返回农村家乡时,周围人只会对你贴上一个标签:失败。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青年返乡不再只是一种逃离城市的无奈选择,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层面上的主动融入。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有20多年种植大棚蔬菜的历史,60多个“小土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