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通过一个个初创者的故事,看这座青春之岛如何培育和孵化这些新生力量,观这座城市能否给这些创业者提供一个留下来扎根的理由。我们走进青岛拓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话创始人兼设计师汤爱博。

青岛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万国建筑博物馆”,不仅吸引着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师的目光,还培育出了众多知名本土建筑设计事务所。2014年,一个毕业还不足十年,在行业内毫无名气的青年设计师汤爱博,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设计师一起,成立了青岛拓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开启了一群人的建筑梦想和这个行业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业10年出现职业生涯焦虑 成为创业原动力

2004年,汤爱博正在准备毕业实习毕业答辩,当时在青岛理工大学设计院实习。那时候,建筑行业的施工图平法表示和电脑制图刚刚普及完成,他参与的团队设计师们正在完成东海路上一个超高层办公楼的设计。这个项目的设计,让他眼前一亮,尽管汤爱博的专业课十分优秀,但是在项目设计方案中讨论中却完全插不上话。短暂的实习经历,让他对设计师的未来充满了憧憬,这是一个披着华彩的外衣的专业。2005年毕业,进入到青岛一家比较知名的设计事务所,开始了他最初的设计师梦想。

那段时期,国内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也带动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几乎与公司的发展同步,汤爱博积极参加了多个地标性的建筑设计之后,创建了自己的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迅速成长为一个设计管理者。

2010年,对于汤爱博而言,可能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用他的话说他“从设计师成了一名建筑工人”,在参加了临沂文化中心的建筑设计后,这个项目给他第一次带来了建筑业全行业的观察视角。临沂文化中心建筑体量大、有两个近百米高的塔楼,要在73m高处实现连接,对设计和施工都提出了挑战。汤爱博在图纸设计完成后,又入驻项目现场,一呆就是一年半,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一直到项目全部建成,他不仅仅学习到在整个项目实施中的宝贵经验,更练就了与各个专业有效配合的技巧。但是,项目竣工之后,汤爱博一直在思考,在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给予建筑赋予何种精神气质,并把这种设计思想落地,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介入?建造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应该是一个幸福的过程,为什么参与的各专业那么痛苦,为什么不能怀着愉悦的心情去工作。

项目完成之后,他又回到最初的岗位,但这之后,他改变了思路。每当在项目设计中有了好的创意,他就会想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业主方,期望改变建筑设计中一些不合理的方案,但是尝试多次,他发现这跟本做不到,即使沟通了很多也受前期条件的限制变更不了,甚至比在现场管理项目落地时还要艰难。好像一个人对着大山喊话,除了回声,没有任何的回应。这是汤爱博的焦虑期和惆怅期。一个不完美的建筑,一个没有充分沟通的建筑,经过设计师之手,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之后建成,无论满不满意,未来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它就立在那里。对于在现场做过深刻挣扎的汤爱博来说,是无法容忍的。因为他知道使用者的内心,观赏者的期待。

“对我自己设计师职业生涯焦虑,对建筑设计行业未来的焦虑成为我决定创业的原始动力。”汤爱博说。

最不像“公司”的设计企业 6年人均产值翻三番

创立一家最不像“公司”的设计企业,让设计“回归”设计的本质;通过“事业合伙人+”的商业模式,聚拢最有才华的一批设计师;让设计成为设计师和使用者之间智慧碰撞的产物,成为设计师脑力劳动更多一点的产物。怀揣这样的初衷,“拓界设计”于2014年诞生了。

“创业不是对母体的再复制,是团队设计理念的独特表达,要创造建筑设计公司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汤爱博这样表达他的创业理念。

在这样的初衷与情怀感召下,“拓界设计”吸引了一大批优秀设计师。目前共有设计人员133人,从人员学历构成来讲,硕士以上占比20%,本科占比75%,其中高级工程师有30名,各专业国家一级注册设计师17名,既有美国建筑名校回来的建筑学研究生,也有日本早稻田大学回来的景观硕士、同济大学毕业回来的博士,形成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

2016年,拓界设计参与了山东临沂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设计。那时,“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还没有被写进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赋予乡村新的建筑灵魂,大家都在摸索。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在汤爱博的带领下,公司内部头脑风暴,从费效通的《乡土中国》,到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再到国内对乡村发展的顶层指导意见和政策,一帮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们结合当地的资源,提出了一个“新沂蒙风格”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结合当地情形,通过产业导入,吸引本地青年回乡创业,让整个建筑、环境、产业、人才形成一个链条的闭环,实现一个生活场景的再造。2018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朱家林一下子火爆起来,该项目也获得了“全国十大田园综合体”的荣誉称号。

还有一个案例,让汤爱博至今记忆犹新。在设计燕儿岛路停车楼设计时,当时一楼入口大厅处有一个结构柱,不去掉大厅使用不舒服,去掉结构跨度超20米,梁就会很高,投资方不同意去掉,但他认为去掉,将来真正的使用方会很便捷。于是他说服各专业以及投资方去掉。这其实是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尽管费了很大的力,也没有人褒奖,但这件事做了,汤爱博感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心里也很踏实。因为,对于这个行业,需要严谨,也需要一份初心来坚持,而不是去敷衍。现在每次经过那座宽敞明亮的大厅,汤爱博还一直觉得,当初的这份执拗和倔劲是值得的。

在项目设计中,设计师的良心,往往比什么都重要。用汤爱博自己的话说,“这一行你用90%的努力还是100%的努力,全靠自己的责任感。因为好的设计就像画家的画,没法量化,也就无法考核。”

2014年创业之初,“拓界设计”人均产值在12万,全年产值共70万左右;截止2020年,公司人均产值已达到41万,全员产值达到5000万以上。

创业是格物也是格己 未来将跨领域和地域发展

“创业其实就是人的一次蜕变,就像化蝶的过程。任何创业的过程都会有困难,没有内部困难也会有外部困难,创业者就是通过打造内部的团队合作,去解决外部的不满意,这是创业者和他的公司存在的意义,通过解决这些困难和不满意,逐渐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品牌。”汤爱博认为拓界设计的脱颖而出,就是源于此。

对此,拓界设计也积极地和一些巨型的建筑公司合作,在土地一级开发领域,在EPC领域,在城市更新,产业运营,被动式建筑,结合优化设计的BIM,凝聚新时代思想的国土空间规划都开拓出新的方向,发挥他们在建筑方案上创意型团队的优势。

目前,青岛市的项目设计是拓界设计的一部分,汤爱博和他的团队,有一半以上项目在青岛之外。随着海南自贸区政策落地,拓界设计放眼山东之外,在积极开拓展海南的业务,通过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大地上,和不同的地域文化碰撞交流,赋予这些城市新的建筑思想与灵魂。

时代在前进,人类在进步。现代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冰冷的建筑物,而是更多赋予了文化。每一个拓界设计完成的建筑,都是当地文化的发声体,具有一定时代的意义,带有设计师的思想,带着哲学的气息。“拓界思维”,正是汤爱博和他的团队,在经过多年的历练之后,形成的对于建筑设计的独特的理解和担当。拓界设计的思想,源自浓浓的青岛蛤蜊味,源自“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但更多的是承载着一批有追求设计师的思想和责任,创造出具有“中国风”、会说话的、有生命的建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6.html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的相关文章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返乡创业故事:在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金澜大道旁,李勇冠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里,正在不断吸纳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热心家乡发展,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临高籍武汉高校教师李勇冠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李勇冠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新闻专业,毕业后便在武汉一知名高校任职,有着让父母骄傲,让亲人自豪的好工作。前几年,得知...

二十大代表李敏:90后独臂女孩带领数百村民触“网”致富

二十大代表李敏:90后独臂女孩带领数百村民触“网”致富

创业故事:2012年,时年22岁、刚刚毕业的沭阳姑娘李敏或许很难想象,十年后的自己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带着双荡村全体村民的期盼和嘱托,走进人民大会堂。十年间,这个曾经对未来一筹莫展的独臂女孩,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努力,在人生的新旅程中绽放出了绚丽之花。这十年,通过电商自主创业,她不仅开辟了个人新生活,...

90后姑娘为父亲回乡创业,种植特色蔬菜品种,每亩能收入2万元

90后姑娘为父亲回乡创业,种植特色蔬菜品种,每亩能收入2万元

创业故事:在湖南常德有个90后姑娘,叫罗琴。大学毕业后立志成为媒体达人,因此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一步步朝着梦想努力!在2014年,父亲突然病重终止了她追求梦想的脚步,只好回到老家接手父亲的香菇事业。然而,接手还不到一年,香菇的市场价格骤降,她家和附近村民的香菇都遭遇滞销。24岁的罗琴一年损失了60万...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作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武阳春雨形似松针丝雨,带有淡淡花香,味甜醇甘鲜,得到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认可。这背后,是一名政协委员30多年来带领6万茶农奔共富的故事。委员名片祝凌平,金华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批中国制茶大师,浙江工匠,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武义绿茶非遗传...

返乡大学生做电商 让“家乡味道”飘得更远

返乡大学生做电商 让“家乡味道”飘得更远

“太好吃了,做出来就是老家的味道。”9月11日,何九江刚结束一天的工作,便收到一条新订单好评。看着产品销量一点点增加,好评越来越多,何九江的脸上露出欣慰笑容。农家自制手工魔芋、柴火烟熏豆干、老坛腌制萝卜泡菜……这些都是何九江网店中的产品。5年前,他从浙江回到家乡巴中市巴州区大和乡界牌村创业,和伙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