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宇树科技创业故事:从实验室机器人到全球四足机器人领军者

2周前 (06-20)创业故事19

宇树科技创业故事:从实验室机器人到全球四足机器人领军者

一、创业起点:浙大实验室的“机器狗雏形”

宇树科技的创业故事始于浙江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创始人王兴兴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就展现出对机器人技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2015年前后,他在实验室主导研发了一款四足机器人原型——“XDog”。这款机器人仅有20厘米高,体重约2千克,虽然体积小巧,却能稳定地实现行走、小跑甚至跳跃等动作,其核心突破在于采用了低成本电机搭配高精度控制算法的技术方案——相比当时依赖液压驱动、造价高昂的国外四足机器人(如波士顿动力的BigDog),“XDog”以电机驱动为核心,大幅降低了成本,同时保持了较好的运动灵活性。

“XDog”的诞生并非偶然。王兴兴在研究生期间就意识到,传统液压驱动的四足机器人虽然性能强大,但成本过高(单台造价超百万美元),难以实现商业化落地;而纯电驱动的方案虽成本低,却面临动力不足、控制精度差的技术瓶颈。他带领团队尝试将电机驱动与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算法结合,通过优化电机扭矩输出、改进传感器融合技术,最终让“XDog”在性能与成本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款机器人不仅在国内机器人比赛中获奖,更吸引了科技媒体的关注,被评价为“中国四足机器人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二、初创阶段:从“学生创业”到首轮融资的艰难破局

2016年,王兴兴硕士毕业后,决定将“XDog”的技术产业化,正式成立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创业初期,团队只有5人,全是他的同学和实验室伙伴——他们租用了一间位于杭州的民房作为办公室,白天写代码、调硬件,晚上睡折叠床,典型的“学生创业”模式。

但现实很快给这群年轻人泼了冷水:四足机器人是一个高度交叉的领域,涉及机械设计、电机控制、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等多个学科,而国内相关产业链尚未成熟,核心零部件(如高精度电机、力矩传感器)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更棘手的是,市场对四足机器人的需求尚不明确——投资者质疑:“这种‘机器狗’能做什么?是玩具还是工具?”

转机出现在2017年。宇树科技带着升级版的“Laikago”(中文名“莱卡狗”)参加了当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这款身高约30厘米、体重约2.5千克的四足机器人,不仅能稳定行走、跑步,还能负载5千克的重物,运动续航时间达2小时。其最大的亮点是售价——相比波士顿动力动辄数十万美元的产品,“Laikago”定价仅2-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20万元),直接将四足机器人拉入“消费级市场门槛”。这一产品迅速引发海外科技媒体的关注,《连线》《IEEE Spectrum》等杂志将其评为“最具潜力的机器人创新”,宇树科技也因此拿到了第一笔天使轮融资——来自深圳一家科技投资机构的数百万人民币。

三、技术突围:从“追随者”到“定义者”的跨越

拿到首轮融资后,宇树科技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从“实验室原型”走向“规模化量产”。王兴兴意识到,四足机器人的商业化不能只靠“炫技”,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成本控制,二是场景落地。

在成本控制上,宇树科技选择了“全产业链自研”的路径。团队不仅自主研发电机驱动器、运动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还深入供应链,与国内电机、传感器厂商合作定制零部件。例如,他们联合一家浙江的电机厂,开发了专门用于四足机器人的高扭矩、低功耗电机,成本比进口产品降低60%;通过优化机械结构设计,将“Laikago”的零件数量从上千个减少到几百个,生产效率提升3倍。这些努力让“Laikago”的售价进一步降至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以内),成为全球首款真正实现量产的四足机器人。

在场景落地上,宇树科技瞄准了三个方向:科研教育、安防巡检、特种作业。针对科研机构的需求,他们推出了“Lite”系列(轻量化版本),支持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开源接口,方便高校和实验室进行二次开发;针对安防场景,开发了搭载热成像仪和高清摄像头的“Guardian”系列,可在夜间或复杂地形中自主巡逻;针对电力巡检等特种作业需求,研发了“Aliengo”系列(工业级版本),负载能力提升至10千克,防护等级达到IP65(防尘防水),可在-20℃至50℃的环境中稳定工作。这些产品的推出,让宇树科技迅速打开了市场——2019年,“Laikago”和“Aliengo”在全球市场的销量突破1000台,客户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顶尖高校,以及西门子、ABB等工业巨头。

四、行业爆发:从“单打独斗”到“标准制定者”的崛起

2020年后,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让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大幅提升(如3D视觉导航、实时路径规划);另一方面,疫情催生了无接触巡检、物流配送等新需求,四足机器人凭借其地形适应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成为替代人力完成高危任务的理想选择。

宇树科技抓住这一机遇,于2021年推出了旗舰产品“Go1”——这是一款面向消费级市场的四足机器人,身高约40厘米,体重约12千克,最大运动速度达4.7米/秒(接近人类慢跑速度),支持语音交互、APP控制等功能。其最大的突破是引入了“主动减震”技术:通过电机实时调整关节扭矩,抵消行走时的震动,让机器人在奔跑、跳跃时更加平稳,甚至能做出“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Go1”的售价进一步降至1万美元以内(约合人民币7万元),直接推动了四足机器人的“消费级普及”。

更关键的是,宇树科技开始从“产品制造商”向“行业标准制定者”转型。2022年,他们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牵头制定了国内首个《四足机器人通用技术规范》,涵盖机械结构、电气安全、运动性能等核心指标;同年,宇树科技加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参与全球四足机器人标准的讨论与制定。这些努力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四足机器人领域从“追随者”变成了“定义者”。

五、未来蓝图:从“四足机器人”到“智能移动平台”的生态布局

如今的宇树科技,已成长为全球四足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产品覆盖科研教育、安防巡检、特种作业、消费娱乐四大场景,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万台;团队规模从最初的5人扩展到30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超60%。

但王兴兴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四足机器人只是我们的起点,未来的目标是打造‘智能移动平台’生态。”这一愿景正在逐步落地:一方面,宇树科技正在研发轮足复合机器人(结合轮式与足式运动的优势,适应更多地形)、人形机器人(探索双足行走在服务场景的应用);另一方面,他们开放了部分核心算法与开发工具包(如运动控制SDK、环境感知模型),吸引开发者基于宇树机器人的硬件平台开发应用(如物流配送、农业植保),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完整生态。

回顾创业历程,王兴兴总结道:“宇树科技的成功,本质上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主义’的平衡——我们既坚持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又始终关注市场的真实需求。”从实验室的“机器狗雏形”到全球市场的“行业标杆”,宇树科技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创业传奇,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注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092.html

“​宇树科技创业故事:从实验室机器人到全球四足机器人领军者” 的相关文章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姚彩虹:创业路上,3D打印科技创新彰显“她力量”

创业故事:“女孩也要自立、自强,纵然也跌落尘埃,也能倔强地开出一朵花来,抖落满身的灰尘,与不好的告别,向美好的行进。”这是光韵达联合创始人姚彩虹女士一直坚守的信念,也是父母一直都教育他们四姐妹的话。作为2022年3D打印女性创业故事征文活动中的参与者,资源库很高兴看到有姚总这样实力派的企业家参与进来...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胡晶金在农场查看小番茄。编前语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不管在什么时代,青年都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敢想敢拼,勇于挑战自我,在危难面前从不低头。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宁波晚报、甬上APP今起推出“青春赛道奋力奔跑”系列报道,聚焦我市青年农创客、青年岗...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以前外出打工,很不方便,挣钱也不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资也翻番了,一年至少能赚五六万元。”青岛莱西市七星河新村村民徐希红说,“这都多亏了王云静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说起王云静,返乡创业、造福乡亲,周边村庄的群众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八零后的王云静,从小在七星河胡家疃和龙三村长大。大学毕...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返乡创业故事:时间来到下午6时,安静的生产车间嘈杂起来,女工们整了整手头的线束,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天是9月27日,一场雨刚下过,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泥土味。女工们一...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他们都是“90后”,他们基本上是在校大学生,与很多人相同的是,在校期间,他们萌发了创业的冲动,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们将冲动付诸了行动。尽管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天道酬勤,他们也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几个学生的平均月收入也都接近了一万元。昨天,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尽管已进入收尾季,李万庆的五彩椒大棚内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中国北方夏日凌晨3时,天刚蒙蒙亮,李万庆安排好雇佣来的村民,换上劳作时的行头,将改装的三轮车驶入自家近400米长的五彩椒大棚,开启了新一天的采摘工作。尽管已进入收尾季,但大棚内彩椒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图为李万庆采摘彩椒。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