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21

“以前外出打工,很不方便,挣钱也不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资也翻番了,一年至少能赚五六万元。”青岛莱西市七星河新村村民徐希红说,“这都多亏了王云静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

说起王云静,返乡创业、造福乡亲,周边村庄的群众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八零后的王云静,从小在七星河胡家疃和龙三村长大。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青岛、莱阳等地创业。近几年,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村民对增收的期盼,她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乡村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能、造福乡村的大舞台;农村潜力巨大,天地广阔,是有所作所为的地方,既可以创业,又能为父老乡亲提供就业的机会。于是,她和丈夫史本勇回村租了房子,办起了服装加工厂。从一个最初有20余名员工的小服装厂,发展成为拥有100多名员工、多地办厂的中小企业——青岛旺昀晶工贸有限公司。

谈起企业发展历程,王云静介绍,起初,主要生产加工汽车座椅套;2020年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受到冲击。正当畏难发愁时,七星河新村第一书记张建东经常上门走访,给予鼓劲打气、出谋划策,增强她的发展信心。在第一书记的指导帮扶下,她审时度势,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遇,开始转型加工家居服、体恤衫、polo衫等服装,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改变单一生产100多种的家居服外贸加工出口模式,逐步打开国内经营销售市场,满足多方市场需求,销售收入稳中有升,连年增长。

随着“双莱”一体化的发展,王云静又在莱阳市投资兴办了公司的分厂,扩大了生产发展规模,帮助更多地村庄妇女就近就业。“到这来上班只有5分钟的路程,非常方便,还能照顾家,照顾孩子,工资待遇也不错。”家住莱阳市朱家埠村的员工冯雯静高兴地说。

据了解,王云静创办的公司,为本村及莱阳附近村的家庭妇女提供了100多个便利的就业岗位,有些在外地上班的也都回到了村里。员工月收入高的达到万元以上,平均也在三四千元以上。公司每年为员工发放工资600余万元,年纳税40多万元。在她公司上班的哪个村民有困难了,夫妻俩都会献爱心,送关爱。仅此一项,每月多支出三四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第一时间向慈善总会、有关部门和村委会捐款捐物。

“现在我们的村庄发展越来越好,好多在外面打工的村民都想回来上班。我是在村中长大的,创办这个企业,就是想帮乡亲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王云静表示,“下一步,企业将抓好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打出自主品牌,带动更多的乡亲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王云静作为新村产业振兴带头人,返乡创业,带富了乡亲。”莱西市七星河新村第一书记张建东说,“今后,将培育发展更多的产业振兴带头人,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87.html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的相关文章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90后”小伙返乡创业:从牛棚“哞哞”声走出来的致富先锋

90后创业故事: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落在山间的小院里,伴随着远处牛棚里传来的“哞哞”声,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张堡村养殖户张号号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走近位于张堡村的静宁县共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迎面微凉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发酵的草料味儿。站在山头放眼望去,不大的养殖场却被打理的井井有...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这周的生意怎样?”“有没有碰上什么技术问题?”8月20日上午10时,哈啰电动车的东莞地区总代理商姚传勇已经跑了3家门店,这是他的日常。根据工作需求,东莞有100家门店,他和同事每周都要一一走到,维护客情、摆放陈列。金九银十,这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受新国标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上牌政策影响,今年以来,东...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25岁在读硕士陈瑞亮还有一年才毕业,不过,正读研二的他已创业三年,还带动家乡百姓一起创业,100多位农户跟着他走上致富路。6月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华中师范大学见到陈瑞亮。说起“跨界”创业的故事,陈瑞亮说,光卖乌龟的生意,“去年,我们创办的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800万元”。陈瑞亮...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创业故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养猪致富、养鸡致富、养鱼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鲜,可你是否见过养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乡,一位叫罗景杨的女大学生辞职回乡创业,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厂”,养殖了上亿条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妈妈”“蚯蚓女孩”。在仅有百亩的养殖场内,平时不起眼的小蚯蚓却牵出...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新野县一个叫朱艳霞的女硕士研究生,因不满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丈夫一起从杭州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她不仅凭借其所学的新技术为农村饲养业竖起一面旗帜,还吸引当地农民改变传统观念,走科技致富之路。学非所用女硕士辞职当猪倌新野县新甸铺镇石桥村的一个猪舍内,30多头品种猪又大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