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3

尽管已进入收尾季,李万庆的五彩椒大棚内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

中国北方夏日凌晨3时,天刚蒙蒙亮,李万庆安排好雇佣来的村民,换上劳作时的行头,将改装的三轮车驶入自家近400米长的五彩椒大棚,开启了新一天的采摘工作。尽管已进入收尾季,但大棚内彩椒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

图为李万庆采摘彩椒。

1989年出生的李万庆,是“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一名返乡创业青年,现有3个五彩椒优质大棚,面积约3万平方米,年收入超50万元(人民币,下同)。每到收获季,新鲜的彩椒通过当地农业合作社销往中国各地,有的甚至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回乡创业不仅是为了生活,还有一种感恩的情怀。”李万庆在外干过汽修、当过技术工人,但家乡蓬勃发展的蔬菜产业和日新月异的乡村环境,让他萌生返乡情节。“在乡村振兴大潮的驱动下,农村事业大有可为,让年轻人看到了干事创业的好机会。”创业近10年,他广泛学习、大胆投入,甚至给村里带来了许多“玩棚”新思路,成了村里最早一批返乡青年的杰出代表。

李万庆所在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是一个典型的五彩椒种植专业村,凭借“斟灌彩椒”品牌年收入1.4亿元,从偏远小村摇身变成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透露,目前,村里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中“70后”300人,“80后”130多人,“90后”20人,返乡大学生21人,退役军人26人。“这些年轻人有知识、能钻研、会经营,已成为彩椒生产经营主力军,他们家庭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在距离东斟灌村不远的寿光孙家集街道瑞航家庭农场,36岁的“农场主”郑景渠向记者展示了智慧大棚的自动控温、通风、洒水、卷帘等功能,所有流程都通过手机智能系统实现。同样是返乡创业的他直言,在寿光用手机种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手机早就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农具”。

在外闯荡多年的郑景渠深知,现代农业不再像父辈那样单靠人、纯靠天,还得靠科学和技术。2020年,他返乡创建了集果蔬育苗、种植、采摘、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技术研发和培训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家庭农场。目前,农场建有11个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大棚,解放了大部分人力,探索出“互联网管理+农场+新型职业农民”的组织模式,实现了农场集约化、规模化、数字化高效运营。

与前两位返乡青年不同,1989年出生的王建文抢抓2016年左右中国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的机遇,返乡成立公司投身电商行业,销售寿光蔬菜。6小时售出125万斤羊角蜜、一天卖出10万斤无刺黄瓜、单月销售200万斤贝贝南瓜……借着寿光蔬菜的名气,王建文和他的团队屡次创下生鲜界单品销量全网第一的佳绩。

王建文告诉记者,寿光是中国最大的蔬菜交易集散地,“买全国,卖全国”,每年一届的菜博会更是将寿光蔬菜推向世界。在他看来,寿光本地的蔬菜种植技术高,蔬菜品质好,政府部门对蔬菜产业培育还有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电商销售寿光蔬菜是不可多得的选择。2020年,寿光市政府与电商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通了寿光蔬菜旗舰店,交由王建文团队运营。2020年,王建文的公司销售额达4.6亿元,团队从最初几人增至150余人。次年,公司销售额突破6亿元。

记者走访寿光期间发现,上述案例只是寿光青年返乡热潮中的一个个缩影。很多大学毕业生和已进城就业的年轻人再次回乡,接过父母种大棚的“接力棒”变身“棚二代”“棚三代”,用勤劳、知识、见识、人脉“浇灌”土地。在他们心里,家乡的蔬菜产业是有奔头的事业,吸引着他们勇做“新型农民”。

目前,寿光蔬菜产业从种子研发、种苗培育,到种植管理、销售加工,再到蔬菜质量标准认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2020年,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被确定为中国首批建设的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无论体系和品牌优势,都大大提升了寿光蔬菜附加值,让种菜农民更有信心和希望。(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05.html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的相关文章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养殖业创业故事:刘志鹏,身份: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1、他的故事,“95”后回乡养殖小龙虾 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刘志鹏是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长沙市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示范培育班学员,乔口商会工商联执委,乔口田心坪村扶贫产业指导员,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我注定成不了一个商人,只能做一个设计师。”在和陈际州聊天的过程中,他反反复复念叨着这句话。1996年出生的陈际州在20岁的时候从国外辍学回国创业,带着和传统汉服完全不一样的设计理念闯入汉服圈,在淘宝上运营着他的原创汉服设计品牌。在经历了创业过程中该有的和不该有的挫折后,如今陈际州的汉服在淘宝上吸引...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创业故事,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政镇三条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李银龙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大力发展草莓产业,用满腔热忱、无悔行动实现自己的“莓”好梦想,走上致富路。眼下正值冬草莓即将成熟的季节,在新政镇三条沟村无土草莓示范园,绿油油的草莓植株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一颗颗红艳饱满的果实安静地等待着人们来采摘。...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薛超:一个90后的“电商故事”

薛超:一个90后的“电商故事”

电商创业故事:随着淘宝等电商的飞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购市场有很大的创业机会。作为一名90后电商创业者,薛超用乐观的心态和创新的意识,寻找到了一条通向自己梦想的路。在接触电商之前,薛超一直做着南北干货的生意。2018年底,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萌生了在线上销售自己产品的...

民勤:“90后”电商达人返乡创业记

民勤:“90后”电商达人返乡创业记

今年31岁的张鹏大学毕业后曾在令人羡慕的国企工作。2016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了解到家乡甘肃民勤蜜瓜、人参果、羊肉、板栗南瓜等农特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前景十分广阔。于是,瞒着父母辞去大城市稳定的工作,返回家乡,做起电商创业之路。张鹏在电商产业园宣传家乡特产“希望利用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