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7

一台二手单反相机,将幸福点滴记录下来,成为将要上传到快手账号上的视频素材。在快手短视频平台,高玉楼、王娇夫妇开设的“乡野丽江娇子”账号,已有近600万粉丝。

五彩粽子、自制菠萝QQ糖、鲜花饼、古法咸鸭蛋……打开这对夫妇的账号,大多是母亲带着孩子制作原生态乡村美食的日常。

视频里的王娇,喜欢穿浅色棉布长裙、绣花中式上衣。白皙透红的俊秀面庞让她看起来不像干农活的,更像一位都市白领丽人。事实上,在返乡之前,他们确实曾是白领。

这两位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昆明念书时相识、相知、相恋。2014年,毕业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他们在昆明就业,当上了都市上班族。当时,王娇是一名3D动画师,给房地产公司渲染楼盘动态效果。项目多的时候,公司让他们通宵加班,经常极度疲惫。

王娇陪女儿在自家院里吃芒果

尽管工作辛苦,出身云南曲靖富源县后所镇的小镇姑娘王娇,仍留恋昆明的繁华。

与只将背影留给故乡的青年不同,高玉楼将目光投回广袤乡野。他坚持认为,“未来十年,农村才是更多人向往的地方,回到乡下,并不等同于放弃自己的追求。”

留城,还是返乡?小两口面临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选择,差点分道扬镳。最终促成他们返乡创业的契机,是一个娃和一场病。

2016年,女儿小豆芽出生。可高玉楼一遇农忙,就得回丽江华坪的芒果地里帮忙。王娇无法在昆明独自照看孩子,刚出月子,小豆芽就被送回王娇娘家照看,母子分离、夫妻分居。

2017年底,高玉楼年近八旬的老父亲,因突发疾病住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每天高达4000元的住院费用,很快耗尽了小两口的全部积蓄。

花光了手头的20万元,甚至试过在网络平台上募款,最终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王娇和高玉楼也一同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在城里苦熬,还是回乡试一试?

几番思量,小两口决定,一家人一起“回家”。

丽江华坪县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种出来的芒果尤为香甜。但是,早年间当地打造自有品牌意识不强,华坪芒果被一江之隔的四川攀枝花“抢了风头”,收购商抢购丽江华坪芒果后,会贴上攀枝花的牌子销售。

当地果农普遍遭遇“不缺好芒果,但缺好品牌,急缺好销路”的尴尬。高玉楼回乡帮老乡卖芒果,正是想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让广大消费者知道,家乡华坪种得出优质芒果。

早在2017年,高玉楼就探索通过拍视频推销“果在深山无人知”的丽江华坪芒果。初试牛刀,就卖出了17万斤芒果,销售额达40万元,光净利润就有12万元,追平了他在城市打工的收入,还帮周边63户果农扩展了销路。2021年上半年,高玉楼夫妇收购果农16万斤鲜梨用以熬制梨膏,还帮助养蜂合作社卖出6万斤蜂蜜。

每年八月,芒果飘香。高玉楼带着团队的几位小伙伴,在芒果地里拍视频,到果农家里收芒果,遇到家境不好的农户,他总会在市场价上再加些钱,让辛苦一年的老乡多得实惠。

隔壁村有位叫张兴文的贫困户,年逾五旬,妻子有精神疾病,儿子过世,女儿还在上高中,日子过得很紧。他会养蜜蜂,却不会卖蜂蜜,积压了5700斤蜂蜜卖不出去。高玉楼得知后,让王娇在直播中向粉丝推销张兴文家的蜂蜜,一次性售罄,为他家带来了6万多元的收入。

张兴文不懂啥是网络销售,却记住了高玉楼、王娇——小两口通过手机屏幕招呼一声,老乡家里的农产品就能寻到买主。

2020年7月,王娇夫妇加入当地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帮助500多位蜂农线上销售蜂蜜。

告别城市生活,王娇并非没有一丝留恋,她也会点开城里朋友的朋友圈,发现城市光鲜生活的背后,大家也有各自的烦恼:不少当年的同事苦于“加班996,通勤一小时”的忙碌,没时间陪伴家人,与爱人变成了“周末夫妻”,也只能做孩子的“周末父母”。相比之下,自己已算幸福。

夏蒸芒果冻,秋煮木梨膏。巧手烹制时令美食,一餐一饭常陪稚子。王娇不后悔当初返乡创业的选择,既因为这份“甜蜜”的事业,也因为那份陪伴爱人孩子的“小确幸”。(刘晶瑶、张东强)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62.html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的相关文章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性创业故事: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养牛这种活,一般都是由男人来干的。而她,原本是办公室里的光鲜亮丽的80后白领,却毅然辞掉了这份轻松的工作返乡创业回来养牛,开始悟起了养牛的门道,并从中寻找到了巨大的商机。吉安市泰和县沿溪镇女青年刘素珍,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后,如今已成为当地养牛行业里的一位著名网红“牛倌...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我们有一所房子,一半泥土,一半诗意。”如今,70后杨家远与妻子武娟的这一愿望,已实现。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张家界社区富溪峪组的醉心谷庄园,距离景区仅10分钟车程。民宿建在山顶上,享有一整片森林的景致。17间客房,不拘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既有融于自然的美,又有居住的舒适。住在这里,清晨不是被...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千余亩的蔬菜园区,什么时候最适宜播下种苗?大棚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菜农都是按照经验、跟着感觉走。但在如今的寿光,菜农依靠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近年来,寿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智慧化”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农业赋予新动能...

回乡创业养鸭子,一家团聚过上有房有车好生活

回乡创业养鸭子,一家团聚过上有房有车好生活

赖大森是开平水禽公司金鸡服务部的合作农户,在与温氏合作养殖前,他从事过多个行业,辗转多地,长期与父母、子女长期分离,加上工资收入不高,仅能维持家庭生计。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赖大森加入到温氏养殖行列,成为了温氏股份水禽养殖户。妻子一句话让他坚定合作2016年3月,赖大森回乡祭祖,期间他与亲人朋友们谈及...

“养蜂大王”孙士成:酿造“甜蜜”致富经

“养蜂大王”孙士成:酿造“甜蜜”致富经

“我们合作社蜂产品现已有十余种,每年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蜂蜜能达到80余吨,产品供不应求。”说起自己一手“酿造”出的“甜蜜”事业,五大连池市宇晟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士成一脸骄傲。2013年,孙士成联合本村5户农民组建了五大连池市宇晟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身边的许多农民实现了致...

“我要当老板”创业12年 小伙拼多多月销玉米10万单

“我要当老板”创业12年 小伙拼多多月销玉米10万单

11月的清晨,冬天的气息已抵达广西横州这个南国小城,褪去了潮湿和燥热。天微微亮,今年30岁的秦宗暖已经站在一道田埂上,他的面前是一个绿色海洋:一棵棵批绿衣、顶红穗的玉米,挺拔的矗立在田野上;顺手抓下一颗玉米,剥开绿皮,玉米棒饱满澄黄。伴随着摇曳的玉米杆,丰收的气息,迎面而来。在南方有些地方,玉米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