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无花果 用追梦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4

8月7日,正值无花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安居区观音镇桃子园村,一大片长势良好、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无花果把果树压弯了腰,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袁谋若啊?他在地头,那边,挑粪那个……”“挑粪那个”?这似乎让人难以与90后的大学生联想在一起。当记者见到袁谋若时,他正在准备“有机肥”。

黝黑、干瘦,相对内向是袁谋若给人的第一印象,实实在在的农民形象,这与大多数人印象中,90后大学生衣着光鲜,皮肤白皙的形象相差甚远。

放弃就业回乡当“农民”

“无花果在土层深厚的土壤中,能长成高大的乔木树体。树龄可达100年以上。因此,为无花果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当谈起无花果时,袁谋若顿时有了精神,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讲起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2015年,90后的袁谋若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继续深造,回到家乡观音镇桃子园村,不顾父母反对,放弃了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白衣天使”,当起了“农民”。2016年,他承包60余亩土地种植无花果树。如今,他已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用他的话来说:“未来的农业属于有理想的年轻人”。

袁谋若,是土生土长的观音镇山溪寺村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和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放弃“白领生活”回到家乡创业时,别人问他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不去上班,而选择农业这条又苦又累的路时,他说:“我本身来自农村,自始至终对农业就有一定的热爱,现在的农村和过去已经不一样,现代化农业需要懂技术、懂市场的创业者。我希望自己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一番作为,在新农村的美好建设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桃子园村土地平坦,土壤环境适合无花果的生长,成为袁谋若追梦的理想温床。村支部书记黄友富介绍说,袁谋若年轻有为,看中了无花果的价值和桃子园村的土壤条件,无花果不仅物美价廉,而且本身拥有很广泛的药用价值,果园种植出的无花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艰辛创业后终见“彩虹”

袁谋若回忆起创业之初的不易,很是感慨,“每次回老家就发现大片大片土地荒废,就觉得特别可惜。当时冲劲比较大,也知道有风险,没有着重考虑这个问题。”

2017年,原本长势良好的树木忽然患上了白绢病,很多树木都死掉了。看着树木一棵棵死去,袁谋若坐在树下好绝望,付出这么多辛苦换来这样的结果,对未来产生了一点迷茫,感觉看不到明天的路。“不行,我不能被这点困难打倒!”袁谋若迅速调整心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病虫害的症状,查百度、访前辈,认真查询相关知识,多方了解病虫害防治方法,曾经在农广校学习的父亲袁西学这时也成了他的“好帮手”,“他算吃得苦,群众都很夸他,都说一个大学生出来一天能对着太阳干,一身晒得黢黑,但是也没有办法,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走下去,而且要走好!”袁西学既是一个“好帮手",更是一名严格的父亲。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袁谋若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在无花果种植这条道路上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今年无花果进入第三年挂果季。袁谋若称,不受雨水多天气的影响,丰产期每亩至少收获无花果500公斤以上,年产值可达到20万元以上。

致富反哺帮村民增收

致富不忘乡亲。袁谋若的无花果园每年给出租土地的村民支付土地租金的同时,还给村民提供了诸多岗位,带动更多的农户共同致富。每年为村民增收6万余元。

“我的岁数大了,现在没有出去打工了。在果园务工,50元一天,增加了不少收入。”今年73岁的袁西华,在无花果园建起的时候便在果园打工。果园的劳动强度不大,栽树苗、施灌肥料、除草等,每天既能收入50元,同时又能照顾患病的妻子,一举两得。

“身为一名青年创业者,在新农村建设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充满信心。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农业,扎根基层,建设新农村。我希望通过自身的经历,吸引广大的有志青年回到家乡创业。”袁谋若认为,当一名新时代农民,需要很多知识,因此他一直不断学习,包括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研究等,他琢磨怎样更大程度地发掘农业的潜力,他希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壮大自己的果园,为周边村民增加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袁谋若,这名90后大学生,正在努力做一个“追梦人”,为自己的“无花果梦”努力奔跑,为家乡发展、乡村振兴努力奔跑!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23.html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无花果 用追梦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的相关文章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深耕9年将2000余亩荒地变成良田 早餐店店主回乡种红薯带动乡亲致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10月22日上午,付红星带领村民开着新型红薯收获机挖地里的最后一批红薯,他们要赶在霜降前后把这批红薯放进地窖里储藏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批发销售,不久这批红薯就会出现在各地的菜场。“这是我今年引进的新品种,种植成功!”22日上午,付红星发来一组挖薯机挖红薯的视频。松...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创业路上的巾帼模范——刘雅娟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赵卫刚给我微信里发来一篇长文,题目是《创业者的人生最美丽》,讲述陕西和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雅娟的创业之路,我反复阅读后,倍感震动,一名农家之女,通过艰苦创业,竟然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被选为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被评为西安市好青年、西安市最美女性、巾帼创业模范。刘雅娟,1984年出生...

瞅准“阳台菜园”,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将蔬菜做成盆栽卖

瞅准“阳台菜园”,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将蔬菜做成盆栽卖

瞅准“阳台菜园”,她将蔬菜做成盆栽卖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做起蔬菜盆栽生意 辣椒、茄子等从“盘中餐”变成“盆中景”邱慧婷培育的辣椒盆栽。说到辣椒、茄子、番茄和土豆这些蔬菜,你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不是菜园或者菜市场?除了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其实它们也可以是供人观赏的阳台盆栽。浏阳女孩邱慧婷瞅准了如今城市里阳台...

新人遇上新业态 东营80后女性创业者的厨电新机遇

新人遇上新业态 东营80后女性创业者的厨电新机遇

近年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鼓励到城乡基层就业和返乡创业。山东东营的吴敬敬,就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其经营的京东手机数码店在当地家喻户晓。而尝到“创业甜头”的她,今年又马不停蹄的开业当地第一家京东家电智慧厨房店,与京东...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大家好,我现在在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农场,离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农场的名字叫「分享收获有机农场」,今天我到这个农场来体验有机农业的发展。「分享收获有机农场」是两位博士做的,他们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相关的博士,非常了不起。他们现在统称为“掌柜的”,女主人叫石嫣,另一位叫程存旺,两位都是博士毕业,...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我们有一所房子,一半泥土,一半诗意。”如今,70后杨家远与妻子武娟的这一愿望,已实现。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张家界社区富溪峪组的醉心谷庄园,距离景区仅10分钟车程。民宿建在山顶上,享有一整片森林的景致。17间客房,不拘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既有融于自然的美,又有居住的舒适。住在这里,清晨不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