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秦芳:女性创业想要走得更远,不矫情,不内疚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6

见到秦芳的时候她刚把女儿送到学校,“今天老二第一天上幼儿园,送完了老二又送老大,这会才过来忙工作。”边说着边放下包招呼我们坐下,虽然已经拥有18家校区,在机器人教育领域做的小有成就,秦芳依然那么平易近人。白衬衣搭配红色羊绒外套,披肩长发,让她多了几分温婉。她喜欢别人称她秦老师。

因为爱选择机器人教育

在创办童臻机器人俱乐部之前,秦芳已有了两次创业经历,两次创业都称得上“成功”,选择做机器人教育也是因为女儿。2011年,秦芳的大女儿出生,在大女儿出生前,秦芳有四次胎停的经历,因为是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对当时渴望成为母亲的秦芳来说,这种宿命般的打击带来的伤害从身蔓延到心。当第五个孩子平稳在肚中待足了10个月,秦芳抱着她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她决定:“再创业,就做一个跟孩子有关的事儿。”

最终,她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把目光锁定在了当时市场一片空白、家长认知度几乎为零的少儿机器人教育行业上,在她看来,这个行业前景广阔,她也希望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2013年,秦芳开始创办童臻机器人俱乐部,聚焦2-16岁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及机器人教育创新。虽然她做了很多准备,但对于新晋创业者来说,碰壁是免不了的,尤其这是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机器人教育是什么,我就把图片存到手机里,别人问起我就拿出手机给她看,看完后很多人都不屑的说‘这不是积木吗’?我就再给她们解释。提起创办初期的心酸,秦芳一带而过,“现在都是好日子了,所有校区都步入正轨,2020年在疫情突袭,上半年所有机构暂停营业的情况下,下半年我们逆势而上,收了3家校区。”

理念领先乘风而上

2013年创业的时候,市场上还没有这么多机器人教育机构。秦芳选择了自主研发课程,但结果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上着上着,就感觉这个课程体系有问题,很痛苦,你知道你的产品有问题,却又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解决,因为整个行业可参考的价值信息实在是太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一番考察,秦芳选择了当时市面上最好的机构进行合作,“花了很多钱,但现在来看很值得,这个选择加速了整个课程产品的完善。”

说到童臻的核心竞争优势,秦芳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理念,童臻的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童臻充分尊重个体发展,在尊重个体发展的前提下又要通力合作,比如两三个孩子负责一个项目,各有分工,有的负责搭建,有的负责编程,有的负责创意,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的意识。”

近几年,家长认知变化催化了机器人教育行业的热度,市场需求量迎来爆发,童臻搭着这股市场东风,快速完成了规模化的商业扩张。

没有平衡,只有取舍

在公司,秦芳是风风火火的领头人,在家里秦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秦芳有自己的想法:“我把自己活好,给她们做个榜样。只有取舍,没有平衡。因为这一个小时我在公司,我就没办法带孩子,我带孩子就没法工作,这两者不可能兼得,工作的时候想着孩子,带孩子想着工作,这样两样都做不好,所以只能是取舍。”

采访的时候,秦芳摸着自己下巴上刚长的痘痘说:“知道你们来采访,我就想把这个痘痘挤掉,结果越挤越大,哎,女人还是不要创业。”我问她:“那为什么您一直在创业的路上”。她说:“一是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我是家里的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二是当时和老公谈恋爱时,两个人收入差距特别大。”这个性格要强又爱美的样子,真是无数女性创业者的缩影,“很多女性创业者很强势,可能我也这样,所以我会穿红色的衣服,留长头发,就是掩盖自己的强势。作为企业的领头人,有时候强势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于其他女性创业者,秦芳说:“选择了创业这条路,不要内疚,不要自责。愧疚和自责不利于亲子关系开展,在家里是妻子,是母亲,在公司就是职场人,把每一个角色做好,没有什么可自责内疚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53.html

“秦芳:女性创业想要走得更远,不矫情,不内疚” 的相关文章

退役军人杜灏之:立创业创新潮头 展退役军人风采

退役军人杜灏之:立创业创新潮头 展退役军人风采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滨州退役军人杜灏之,2015年转业入职圣豪,从基层创业干起,到分公司部门经理、公司总裁,杜灏之用他敢为人先的胆识、敢闯敢干的思路和稳步攀升的业绩,实现了个人思想认识和行动的全新蜕变,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诠释了一位军人企业家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以思想转变立身争先出...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眼下正是割蜜的最佳时期,走进开化县思远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徐进正在割蜂蜜。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割了一块原蜜给我们品尝。轻咬一口,满口香甜。这位动作娴熟的年轻蜂农,如果不是亲眼相见,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学生。“好环境+好政策”实现创业梦想徐进,33岁,他家老房子就建在一个小山凹里,三面环山。从他爷爷手上...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女,48岁,南京大学博士、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现任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三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州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从蚯蚓身上看到商机的人并不多。法月萍就是其中一个,发现商机的她放弃了博士毕业后,放弃年薪二百...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们的羊肉复购率达到45%以上,回头客很多。”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90后”返乡大学生张志强如是说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盟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这里的牛羊遐迩闻名。相比于全世界蓄养的60多个品种的羊,当地的乌珠穆沁羊要多一枚胸椎或腰椎,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

马尕文:“种菜大王”创业记

马尕文:“种菜大王”创业记

暮春四月的青海,仍有些春寒料峭。但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加洛苏合村的蔬菜大棚外,却是热闹红火的景象,收菜的商贩和农户们正在将刚刚采摘的青椒打包。大棚内,空气中弥漫着青椒的独特香味,马尕文穿梭在热腾腾的大棚里,仔细查看青椒的生长情况。排列整齐、长势喜人的辣椒苗让他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今年46岁的...